铝合金车轮设计及结构分析
【摘要】:车轮是汽车行驶系统中重要的安全部件,汽车前进的驱动力通过车轮传递,车轮的结构性能对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车轮还是汽车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车轮设计多凭借经验展开,存在着设计盲目性大、设计制造周期长、成本高等诸多弊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迫切需要采用科学的手段改善设计方法,本文所采用的CAD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方法。
本文运用工业设计理论,将造型设计构思表现的方法与技能应用于车轮设计中,结合车轮结构尺寸优化和形状优化,使工程技术与形式美密切结合,综合表现了车轮的性能、结构和外观美。
结构强度是车轮重要的性能指标。鉴于车轮弯曲疲劳试验是车轮三项性能试验中失效频率较高的一个,本文采用有限元技术对铝合金车轮弯曲疲劳试验进行强度分析。首先根据试验工况建立起16×6.5J车轮的有限元模型,通过静力分析研究螺栓预紧力、旋转离心力和试验弯矩对车轮结构强度的影响以及车轮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为验证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进行了实验应力分析,利用动态应变仪采集危险点的应力信号。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间误差只有4%,有限元计算结果是可靠的,为后续的疲劳分析奠定了基础。
疲劳破坏是车轮破坏的主要形式,在设计阶段预测车轮的疲劳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决定结构疲劳强度的是危险点的最大最小应力值,本文利用有限元动力学分析得出车轮在旋转弯矩下的动态响应,确定危险点的位置及其应力极值。在此基础上根据疲劳寿命预测理论,采用名义应力法、局部应力应变法结合Miner修正法则和Smith-Waston-topper损伤公式预测危险点的疲劳寿命。通过与实测车轮极限疲劳寿命比较,证明了局部应力应变法和Smith-Waston-topper损伤公式更适用于预测车轮结构的疲劳寿命,尤其是低周疲劳寿命,与实测结果非常吻合。
本文关于铝合金车轮的造型设计、结构优化、强度分析和疲劳分析的研究工作,其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大的通用性和工程实践价值,在与浙江万丰奥威汽轮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
|
|
|
1 |
李尧忠,贺仁良,贺红林;无内胎铝合金车轮检测机液压系统的设计[J];液压与气动;2002年06期 |
2 |
彭理志;;铝合金车轮的90°冲击试验[J];现代零部件;2009年08期 |
3 |
韩建普,甄艳君,付红军,杨刚;原位钛A356合金在车轮轮毂生产中的应用[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5年05期 |
4 |
任志霞;王顺新;;不可忽视的铝合金车轮平衡问题[J];现代零部件;2007年08期 |
5 |
章舸帆;秋实;;车轮越轻 污染越小[J];世界有色金属;2010年09期 |
6 |
;简讯[J];摩托车技术;1996年05期 |
7 |
祝国辉;;天阳铝合金:扩展市场紧抓优势产业[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年12期 |
8 |
阡陌;;美铝公司锻造铝合金车轮在商用车上的应用[J];汽车与配件;2011年34期 |
9 |
周灵革;;铝合金车轮铸造方法评析[J];摩托车信息;1999年03期 |
10 |
吕金真;;摩托车铝合金车轮生产设备[J];摩托车技术;2006年11期 |
11 |
叶春生;;解决低压铸造汽车铝合金车轮正面针孔问题[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7年06期 |
12 |
陈立亮,刘瑞祥,林汉同,潘增源,支前明,吴祖宴;低压铸造铝合金车轮充型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9年03期 |
13 |
宁文祥;;值得关注的轻量化专用汽车和零部件[J];专用汽车;2011年03期 |
14 |
施孝新;陈丽青;;浅谈摩托车铝合金轮毂的电镀工艺[J];摩托车技术;2006年11期 |
15 |
陈铁牛;;铝合金车轮切削性能探讨[J];广西轻工业;2010年07期 |
16 |
陆仕平;段军;周峰;;摩托车铝合金车轮的有限元分析[J];摩托车技术;2006年11期 |
17 |
尤炳艮;;提高车轮行业综合实力 向车轮强国进军[J];摩托车技术;2010年11期 |
18 |
何灿东;汽车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模具的标准化设计[J];模具工业;2000年10期 |
19 |
贾金龙;;铝合金车轮重力铸造模具设计与分析[J];摩托车技术;2010年12期 |
20 |
孔永华;摩托车铝合金车轮液态模锻[J];摩托车技术;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