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研究

杜鹃  
【摘要】: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实际应用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预测控制作为一种成功的先进过程控制算法,越来越多地得到控制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从预测控制的发展过程来看,基于线性时不变模型的算法研究日趋成熟,并且有着许多的成功的实际工业应用;然而,对于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的发展仍然尚未成熟,同时也鲜有成功的实际工业应用实例。正因为如此,非线性预测控制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于非线性系统的预测控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简单回顾了模型预测控制的发展历史后,简要介绍了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和应用方面概述了模型预测控制的发展现状,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 2.介绍了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概述了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和参数的选择方法。 3.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技术的预测模型的预测函数控制方法。利用支持向量回归的方法对非线性过程进行建模,采用预测函数控制方法进行控制。针对具有强非线性的连续搅拌反应釜过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的建模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强非线性的化工过程的建模问题并且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基于这种预测模型的预测函数控制具有很好的控制性能。 4.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技术的预测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的方法对非线性过程进行建模,采用基于微粒群优化算法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进行控制。针对具有强非线性的pH中和过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跟踪能力和抗扰动能力。 最后,在总结全文基础上,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苏成利;吴云;刘晓琴;;一种基于PSO的自适应神经网络预测控制[J];控制工程;2009年04期
2 宋海滨;刘云帼;;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控制算法[J];兵工自动化;2006年04期
3 史冬琳;毛志忠;;基于仿射控制输入的输入状态稳定非线性预测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年10期
4 王东风;制粉系统球磨机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张彦军;周硕;;基于H_∞控制的非线性鲁棒预测控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张浩然,韩正之,李昌刚;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J];计算机仿真;2003年05期
7 杨建军,刘民,吴澄;基于遗传算法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3年02期
8 向微;陈宗海;盛捷;;具有Hammerstein模型描述的非线性系统的基于混合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年05期
9 李超璟,熊伟丽,徐保国;Wiener型系统基于神经网络的在线训练算法广义预测控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陈霞;陈志巧;王毅;王秀芳;;模糊预测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J];煤矿现代化;2006年05期
11 王志征,余岳峰,姚国平;基于神经网络的过热汽温模型预测控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年02期
12 满红;邵诚;王国峰;;非线性Hammerstein-Wiener模型辨识预测控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3 金宗华;李远昌;姜根泽;;非线性离散系统的自适应PID控制器[J];控制工程;2008年06期
14 王远景;基于Kalman滤波的自适应离散递归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及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S2期
15 张绍杰;胡寿松;;基于反馈线性化的MIMO非最小相位系统指数镇定[J];控制与决策;2009年02期
16 陈士荣;周衍超;;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器在聚丙烯装置上的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7年02期
17 罗云虎;模型预测控制在自主式水下航行体运动控制中的应用[J];水雷战与舰船防护;2004年04期
18 罗云虎;模型预测控制在自主式水下航行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4年11期
19 吴建国,张培建;基于预测函数控制的PVC聚合釜温度系统[J];控制工程;2004年S2期
20 孙青林;林霞;陈增强;袁著祉;;基于增量加权的预测函数控制[J];控制工程;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风;;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张军;王彪;;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刘勇;沈毅;胡恒章;;递归神经网络自适应滤波器[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4 徐建闽;欧松;韦岗;;一类非线性系统参数辨识的浮点遗传算法[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6年
5 胡维多;文传源;;一个非线性输入输出解耦的动态状态反馈结构[A];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6 徐维鼎;;一类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7 邓智泉;彭兆行;;异步电动机动力反馈线性化[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秦孝艳;陈卫田;初学导;;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曹曙光;;一般非线性系统的规范型[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10 刘成;冯元琨;李春文;杜继宏;;非线性系统弱能控向量的递推算法[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成利;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刘晓华;非线性系统模糊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赵峻;基于学习方法的非线性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4 张绍杰;一类非线性系统的若干控制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何静;基于观测器的非线性系统鲁棒故障检测与重构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苏亚坤;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与滤波设计[D];青岛大学;2010年
7 刘鹏;非线性时滞系统最优控制器的近似设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刘继兵;开放量子体系中几何相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罗秋滨;一类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中的建模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张果;基于T-S模型的非线性系统的模糊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鹃;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凤芹;非线性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D];燕山大学;2005年
3 冯伟;迭代学习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4 侯海良;基于RBF-ARX模型的预测控制在磁悬浮系统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5 王振英;不确定扰动情形下离散系统约束鲁棒模型预测控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6 张有昌;轻烃分馏装置的建模与先进控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李继文;间歇过程模糊预测控制方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荣春;基于LMI的滚动时域H_∞控制在三容实验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陈飞;模型预测控制器的性能评价与监控[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10 李园;非线性系统的模糊模型预测控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杰吴胜 董斌;莫要泛化“非线性”[N];中国国防报;2007年
2 孟庆刚 王连心;中医药研究别忘了非线性[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黄尊文;军事思维模式的线性与非线性[N];解放军报;2006年
4 记者 杨晓 实习生 王荍;创建量子力学新论[N];四川日报;2005年
5 徐继鸿;“混沌”的魅力[N];新疆日报(汉);2000年
6 记者 芦伟/北京;非线性制播系统之解决方案[N];电子资讯时报;2003年
7 杨保国 本报记者 吴长锋;“能得人和事不难”[N];科技日报;2010年
8 本版编辑 覃光华 方华 本刊记者 庞亚斌;面向对象技术:让洪水预报更及时[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张晔 王燕宁;陶醉于非线性之美[N];科技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蕾;干科学事业 绘精彩人生[N];光明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