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驻波型热声发动机起振机理的理论分析

张纪勇  
【摘要】:热声发动机是将热能转化为声能的机械。它的最大特点是结构简单、没有运动部件,因而运行可靠、寿命长。研究这种新型机器的起振工作原理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简要回顾了热声学的历史和研究现状,并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热声机械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对二种典型形式的热声发动机装置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热声热机的热力循环、基本方程以及流体网络理论和振动理论。本文主要以回热器内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分二个时段对驻波型热声发动机的起振过程做了分析,第一个时段中创新性的对回热器内气体起振前的温度分布做了推导,并与实验结果相验证,能较好的吻合;对第二个时段首次应用振动理论做了一些初步的工作,提出回热器自激振荡和临界阻尼对系统起振的影响,并做了初步的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 本文认为热声热机的起振过程是从气体被加热产生杂乱的声波开始,经过声波的规则化先从回热器的高频率自激振荡振动,继而扩展到以谐振管内气体固有频率为主导的整个系统的稳态起振。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先从热能到杂乱的声波,接着转化为高频声波的能量,然后完成从高频能量到低频能量的转化,直到整个系统的稳定。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谭永翔;邱利民;孙大明;郑金鹏;;斯特林热声发动机的直流研究[J];低温工程;2006年03期
2 余国瑶;戴巍;罗二仓;吴张华;凌虹;;回热器参数对热声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理论及实验研究[J];低温工程;2006年02期
3 王红丽;汪双凤;;纯环路型和混合型行波热声发动机的对比实验[J];热能动力工程;2010年03期
4 孙力勇,罗二仓,梁惊涛,周远;改进的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初步实验研究[J];真空与低温;2001年02期
5 邱利民,张武,孙大明,甘智华,陈国邦,严伟林,欧阳录春,段祎;大型多功能热声发动机的研制及初步实验 第二部分:热声发动机的初步实验[J];低温工程;2003年03期
6 胡剑英,罗二仓,凌虹;行波型热声发动机起振温差的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4年02期
7 伍继浩,李青,张晓青,董凯军,郭方中;热声热机系统的测量与实验研究[J];低温工程;2000年04期
8 胡剑英,罗二仓,凌虹,戴巍;热声斯特林发动机的频率计算[J];低温工程;2004年06期
9 郑金鹏;邱利民;孙大明;王波;邓夏;李卓裴;;低于氮临界点温度工作的热声驱动脉管制冷机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6年02期
10 孙大明,邱利民,谭永翔,严伟林,陈萍,陈国邦;新型热声发动机驱动的脉管制冷机实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3期
11 孙大明;邱利民;王波;谭永翔;;行波热声发动机中Gedeon直流定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6期
12 李兆慈,徐烈,张存泉,邓东泉,孙恒;热声制冷技术的研究状况[J];深冷技术;2001年01期
13 凌虹,罗二仓,吴剑峰,杨梅,李晓明;回热器功产生的临界温度梯度研究[J];应用声学;2003年02期
14 裘圆;陈国邦;汤珂;黄忠杰;杨旭;寿琳;包锐;;惯性管对热声驱动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0期
15 刘浩,罗二仓,凌虹;热自然对流对热声起振行为的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2年01期
16 罗二仓;回热器的热声直流模型及其效应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04期
17 严伟林,孙大明,邱利民,陈萍,谭永翔;行波热声发动机加热器改进及其驱动脉管制冷机系统实验研究[J];低温工程;2004年05期
18 汤珂;裘圆;黄忠杰;杨旭;包锐;陈国邦;;50 K温区热声驱动脉管制冷[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1期
19 康慧芳;江钒;薛晓迪;郑宏飞;;热声发动机回热器操作因子的优化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0 罗二仓,凌虹,戴巍,张泳;采用锥形谐振管的高压比聚能型热声发动机[J];科学通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媛;孙大明;余炎;王凯;王波;邱利民;王勤;;在节能减排大赛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孔令斌;;斯特林热机逆流换热式回热器[A];2011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戴巍;;热声制冷技术的研究前沿及进展[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大明;邱利民;严伟林;陈萍;谭永祥;陈国邦;;行波热声发动机驱动的脉管制冷机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低温与制冷工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孙大明;邱利民;谭永翔;;行波热声发动机中的Gedeon直流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郝熙欢;巨永林;杨镝;;低温回热器整流元件设计及实验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于达仁;郭钰锋;王晓娟;;计及回热器蓄热效应的汽轮机动态模型[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哲;龚毅;侯锋;吴学红;;回热器对CO_2跨临界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弘;公茂琼;孙兆虎;吴剑峰;;室温磁制冷回热器数值模拟[A];全国磁热效应材料和磁制冷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萧凡;周俐俐;徐友钜;;应用振动理论测评石油井架承载能力的方法研究[A];振动利用技术的若干研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碧翚;驻波热声发动机振荡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汤珂;热声驱动脉管制冷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陈熙;热声谐振管参数激励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山山;基于振动理论的水工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沈火明;移动荷载作用下桥梁的振动理论及非线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唐先华;泛函微分方程的线性化全局吸引性及临界振动性[D];湖南大学;2000年
7 胡忠军;高频级联型热声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8 康慧芳;高频行驻波型热驱动热声制冷机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9年
9 胡安峰;桩基水平振动理论与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胡剑英;液氮至液氢温区的热声驱动低温制冷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纪勇;驻波型热声发动机起振机理的理论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2 李艳锋;驻波型热声发动机起振机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武;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张稳;热声发动机特性的多速格子气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许亮;化学回热器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张婷;化学回热器的设计技术研究与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杨洪广;热声驱动的脉管制冷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杨梅;行波型热声发动机的热力分析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刘钰;热声发动机的回热器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胡进勤;斯特林型脉管制冷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建玲;海尔中央空调“亮技”国际制冷大会[N];国际商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素艳;丹青难写是精神[N];秦皇岛日报;2006年
3 高剑艾 成自力;山西de“陈景润”[N];山西日报;2002年
4 访鞍山市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奎胜;中国筛王挑战世界[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5 闫青;在徐工科技实现国产化[N];中国建设报;2007年
6 本报通讯员 王菁华 本报记者 凌翔;矢志不移摩擦学[N];光明日报;2001年
7 ;先进制造技术:上海理工新亮点[N];科技日报;2003年
8 樊煜;战略转移:一种多赢的思维[N];中国工业报;2003年
9 王渝生;科学世家伯努利家族[N];大众科技报;2004年
10 高沛峻、徐淑芸;整体系统优化是核心[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