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内流动和燃烧污染物生成数值模拟研究

曹玉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社会和生态问题,给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焚烧法因在减容减量、资源化、无害化等方面具有填埋和堆肥无可比拟的优点,在诸多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因其结构紧凑、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和污染排放低等优点,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在对流化床气固多相流模型进行了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基于颗粒动力学理论的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鼓泡床、循环流化床和管式布风流化床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气固相之间的曳力模型和颗粒碰撞弹性恢复系数的选取对鼓泡床稠密气固多相流数值模拟有重要影响,文中比较了不同工况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曳力模型、颗粒弹性恢复系数和时间步长的计算结果;二维和三维鼓泡流化床模拟得到的计算结果比较发现,三维床的模拟结果更接近实际;运用Ergun气固曳力模型,对循环流化床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和试验值比较吻合,颗粒浓度径向分布的不均匀,颗粒浓度在近壁面区较高,中心位置处较低,流形呈现典型的环—核状。同时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时刻、不同工况条件下管式布风流化床气泡的产生、长大和破裂的情况,研究发现床内气泡的生成初期具有一定的对称性质,该新型流化床具有内循环流化床的一些流体动力特性,布风管的小孔风速和其横向节距的选取对于床内的气泡的产生和颗粒流化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床内颗粒的良好的流化质量,建议布风管之间的L_(cr)/d的大小取为0.25左右;通过对双层布风管的数值模拟发现,加大下层布风管的风量,两层管之间的流化加剧,但对上层布风管上方的颗粒流化影响并不大;通过对双组分颗粒管式布风流化床内流化特性模拟发现,随着流化时间的推移,细重颗粒和粗大颗粒发生分离现象,细重颗粒向床内下沉。通过在床内加入粗重物料后床内的流化情况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粗重的颗粒逐渐分成团状,然后主要向两布风管间移动扩散开来,并逐渐向床层底部扩散,床内流化气泡直径明显地减小,床内的粗重颗粒有抑制床层流化的作用。 在小型流化床垃圾焚烧试验台上进行了垃圾典型组分NO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基于成熟的化学基元反应机理,应用Chemkin对甲烷在对冲扩散火焰中NOx的生成特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垃圾典型组分在流化床垃圾焚烧炉中NOx的生成特性,并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NOx基元反应机理GRI-Mech2.11动力学层流火焰中预测值比GRI-Mech3.0更接近实验值;垃圾典型组分小型流化床焚烧炉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种类垃圾混合焚烧NO转化率均小于单组分垃圾NO转化率线性叠加,配比不同,下降的幅度也不同,总的来说幅度一般在5~20%左右,煤与有机物混合燃烧,NO排放浓度小于煤与垃圾线性叠加。建立了流化床内NO生成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改变工况条件:包括床温、过量空气系数和改变燃料中HCN的含量来模拟NO的排放情况和燃料N转化为NO的转为率,模拟结果同试验结果的趋势一致,从理论上证实了试验中发现的两种垃圾混烧时燃料N转化为NO的转化率低于单组分垃圾的燃料N转化为NO率的线性叠加。 通过在实验室小型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了垃圾典型组分HCl的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单组分典型垃圾的燃料Cl转化为HCl的转化率均随着床温升高而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大;随着掺烧垃圾比例的提高,HCl的排放浓度逐渐增加;HCl对SO_2和NO的排放均有抑制作用。通过垃圾焚烧炉内烟气中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基元化学反应机理化学动力学模拟发现,焚烧烟气中HCl对CO和NO的氧化均有抑制作用,随着NO浓度的升高,对CO的氧化的抑制作用减弱,HCl得抑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G.法雷尔;H.G.斯蒂芬;张君伦;;入库潜流的数值模拟[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86年S3期
2 赵国群;孙胜;关廷栋;;杯-杆型复合挤压过程的数值模拟[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1987年01期
3 张敬宇,徐泰然,王燕群;裂纹扩展过程的数值模拟[J];天津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4 卢执中,匡增意;货车调车冲击的数值计算机模拟[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988年02期
5 邓康耀,顾宏中,陈安琪;涡轮谐振增压系统的研究[J];内燃机工程;1989年04期
6 宋明;金志明;;小颗粒高密实装药床中压力波的数值模拟[J];弹道学报;1989年01期
7 韩国其;汪德爟;许协庆;;风生环流的准三维数值模拟[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8 刘敏;王龙;;CT-6B托卡马克的锯齿模拟[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9年04期
9 张晓武;王肖钧;汤瑞峰;李永池;;圆头弹对均质装甲板侵彻的数值模拟[J];弹道学报;1990年03期
10 贺成明,孙鉴;彩色显象管中非轴对称场空间电荷数值计算[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11 张德良;I.I.格拉斯;;激波绕半菱形柱体运动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1991年02期
12 余华刚;肖景容;;注塑模三维非稳态冷却模拟的变通边界元法[J];自然科学进展;1991年04期
13 张福祥,曹从咏;含强激波二维流动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14 李瑞阳;制冷剂在毛细管内流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程序实用化[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15 朱维宝,徐成贤,陈贵灿;GaAs MESFET器件数值模拟的预优共轭梯度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16 赵等层;刘忠潮;黄景瑗;;漫滩水流的数值模拟[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92年04期
17 翁春生,袁亚雄,邹瑞荣,金志明;一种新型点火管的两相流数学模型及其数值分析[J];兵工学报;1993年03期
18 顾解忡;黄祥鹿;;涡方法数值模拟高雷诺数圆柱绕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19 杨余旺,郑亚,丘光申;TVD格式在三维非对称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20 李华;高速公路组合型护栏特性及其变形计算[J];公路交通科技;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山;俞淼;R.E.Dickinson;戴永久;;东亚区域陆面过程多模式集合模拟系统及初步结果分析[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杨晓君;磊磊;吕江津;何群英;王颖;;对一次渤海风暴潮过程数值模拟检验[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林祥;尹宝树;杨德周;;波浪在波流相互作用中对底应力及流速的影响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陈可锋;季小强;李鑫;;海平面上升对江苏沿海潮波影响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尤宏;陈其伟;刘婷;齐洪波;;单、双挡板多光源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的流场模拟及其比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6 杨欣;程文;川端信义;;公路隧道火灾热气流运动规律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刘虎英;蒋昌波;邓斌;陈杰;;挖入式港池回流三维动力特性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熊鹰;李俊才;陈志宁;张志铖;;套管咬合桩咬合面受力机理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裴文兵;;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及其相关的原子物理过程[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邓华;;Grell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华南暴雨能力初探[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喜新;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2 严春吉;液体射流分裂雾化机理及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的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3 何志伟;复合期权与路径相关期权定价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郭永红;超细粉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5 胡国权;淮河试验时期的能量与水份循环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6 吴一红;管阵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研究及流体诱发振动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1991年
7 陈黎明;电弧加热发动机的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8 肖金花;波纹管传热强化及其轴向承载能力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9 周素云;激光等离子体中有着自生磁场的密度通道的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武文斌;金属板件等离子体弧柔性成形技术的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渤涛;复杂形状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数值仿真模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孙明新;起重机臂架受力状态模拟[D];山东大学;2005年
3 邱田金;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工程潮流数值模拟及泥沙淤积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张皓光;轴向间隙引气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及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建平;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设计及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刘冰;高强混凝土试验及破坏过程模拟[D];河海大学;2006年
7 张敬芝;铝合金铁型覆砂铸造技术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晓娟;土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黄国联;竹节形扰流柱对换热效果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凌芳;开口圆形液池内热毛细对流及其失稳机理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朱江 冯明农;风能项目组研讨数值模拟产品共享[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亚辉;探寻“大气”的奥秘[N];人民日报;2005年
3 张晓健;二重大型铸锻件数值模拟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N];中国冶金报;2007年
4 向杰 实习生:孙馨;在计算机上模拟大气和海洋运动[N];科技日报;2005年
5 上海交通大学 潘健生;材料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N];科技日报;2002年
6 杨雄飞;炼钢与环境技术的研究方法[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吴楠 通讯员 许家帅;数值模拟预测工程效果指导工程建设[N];中国交通报;2008年
8 付冰赵辉;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成为“常规武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赵雪;从自然王国走向必然王国[N];科技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滕艳;教育部资助31个地质课题[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