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变层厚法的复杂区域物理场可视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吴培宁  
【摘要】:可视化是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方法,它具有直观、易于理解和交流的特性,给科学研究工作与项目决策等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本文针对复杂区域物理场可视化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自适应变层厚笛卡尔切割单元法的复杂区域物理场数值模拟与可视化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三维形体的非结构化六面体笛卡尔生成方法,研究了基于非结构化笛卡尔网格的复杂区域物理场数值模拟及可视化方法。开发了基于自适应变层厚笛卡尔切割单元法的可视化系统,实现了复杂区域物理场的可视化。 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第一章讨论了物理场可视化的主要任务与发展历程,总结了物理场可视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在复杂区域物理场可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基于自适应笛卡尔切割单元法的复杂区域物理场可视化研究的意义。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分析了STL文件的特点与常见错误,提出了基于松弛AVL树的冗余顶点归并方法,完成了STL文件拓扑关系的快速重构。采用了环分裂空洞修补算法等STL文件常见错误的修复方法,实现了基于拓扑关系的STL文件错误修复。 第三章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变层厚笛卡尔切割单元法(本文中简称为变层厚法)的复杂区域非结构化各向异性笛卡尔网格生成方法。研究了自适应层厚控制算法及基于轮廓线集拓扑关系树的切割面上实体区域判断,采用基于凸包的背景网格顶点与封闭轮廓线关系判断方法改进了现有笛卡尔切割单元法。采用了面向不同情况的各向异性加密算法,实现了优质、高效的网格划分,为复杂区域物理场可视化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采用了基于各向异性笛卡尔网格的变空间步长显式差分格式与隐式差分格式,实现了基于各向异性非结构化笛卡尔网格的压铸件凝固过程三维非稳态温度场有限差分计算。构建了区域大气环评与复杂河道水环境评价计算模型,实现了基于各向异性非结构化笛卡尔网格的区域环评预测计算。 第五章在对电表机架压铸件的铸造缺陷进行大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铸造缺陷预测方法。研究了缩孔缩松及气孔等孔洞缺陷以及铸造热应力、热裂等缺陷发生的判据及预测方法,并结合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复杂压铸件铸造缺陷预测。 第六章针对可视化显示中等值线区域填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笛卡尔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义召;朱参世;安利;;基于OpenGL的卫星轨道可视化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30期
2 张兴学,张朋柱;群体决策研讨意见分布可视化研究——电子公共大脑视听室(ECBAR)的设计与实现[J];管理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孙文祥;;图书馆信息管理可视化技术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6期
4 孙长弘;钟尚宸;秦建勋;;基于MATLAB的高炮连发射范围可视化[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04期
5 彭剑,陈文彤,贾东乐,陈曾平;利用OpenGL技术实现的卫星轨道可视化[J];计算机工程;2005年14期
6 张学福;;信息检索可视化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年03期
7 刘杰;雷斌;;基于远程实时数据的导弹虚拟飞行仿真[J];航天电子对抗;2008年05期
8 宋锋;刘瑞歌;谢世满;孟丽丽;;基于OpenGL的可视化战斗部快速设计系统[J];工程图学学报;2008年06期
9 武强;徐华;赵鹏;李磊;;地下水渗流场可视化动态模拟与应用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5期
10 孟海东;蔺志举;徐贯东;;可视化数据挖掘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年06期
11 黄华;徐幼平;邓志武;;基于Flightgear模拟器的实时可视化飞行仿真系统[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19期
12 江友谊;李言俊;张科;;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航天器仿真与演示系统中的应用[J];测控技术;2007年09期
13 周启明;王中杰;李侠;苑志昊;;雷达网威力仿真中的复杂区域图形处理算法[J];现代防御技术;2008年01期
14 郭崇军;洪峰;陈金富;李勇;徐友平;奚江惠;汪剑波;;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水电能源科学;2011年02期
15 朱玉祥;孙文堂;;一个可视化绘图软件——Vis5D[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3年02期
16 孙洁丽;朱智清;;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检索可视化系统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8年03期
17 黄荣;于冠群;刘泽水;;船载卫星地球站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无线电工程;2010年04期
18 朱松林,印霞隽;复杂区域流场计算的驾驭式可视化软件开发[J];计算机辅助工程;1996年02期
19 何慧;胡铭曾;张宏莉;裴晓峰;杨志;;网络拓扑图多级分割塌缩阶段算法改进[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20 吴东庆;刘就女;丁川;李哲林;;刺绣复杂区域填充的简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许卫;李咸善;邓新财;;基于图元对象的可视化潮流计算建模及软件开发[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龚明轩;李兆;侯伟斌;;可视化智能分析系统在广播电视监测行业中的应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09年
3 崔平远;徐文明;徐瑞;;可视化分布式自主深空探测器系统仿真[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周伟静;沈怀荣;;基于OpenGL的可视化仿真系统开发技术研究[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瑟;牛连强;;有限元求解铸件热裂问题的彩色云图生成方法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6 徐平均;金其杰;袁斌;;2D-DVS系统中的动画制作[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7 胡向东;白云;毛良根;;人工地层冻结法信息化施工系统[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8 李萍;薛克敏;;Ti-15-3合金再结晶组织场的模拟及可视化[A];第三届华东六省一市塑性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胡向东;毛良根;邱凡;;多功能人工地层冻结法信息化施工系统[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张琦;陈玉敏;杜道生;龚建雅;;基于SVG的网络空间数据可视化方法研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培宁;基于变层厚法的复杂区域物理场可视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2 姚彦忠;流体力学计算中网格优化方法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3 于师建;复杂结构声波电磁波层析成像方法和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王兴勇;Lattice Boltzmann方法的理论及其在水力计算中应用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力;输电损耗分摊计算平台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李春睿;基于VC++6.0技术的回采巷道支护专家系统(TSES)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3 王峰;舰船电磁兼容仿真技术总体结构及验证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史小辉;铸锭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及可视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范金宝;基于虚拟机的程序执行与调试的可视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6 王宏安;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分析软件开发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洪林;数字矿山的通风网络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8 吴玉国;矿井安全监测可视化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9 林贻珀;可视化并行性能调试环境的设计与实现[D];清华大学;2005年
10 彭剑;空间目标可视化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立新;信息社会技术前瞻[N];学习时报;2006年
2 汪亚萍;国内首套企业版瘦客户端系统落户大港研究院[N];中国石油报;2008年
3 岳世海;勇与谋:一个都不能少[N];人民公安报;2001年
4 任时文 刘是可;“虚拟战场”练本领[N];解放军报;2004年
5 李锋;建一流警队创一流业绩[N];人民公安报;2003年
6 ;我省社会治安基本平稳[N];;2000年
7 北京智能实讯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GIS为北京交通保驾护航[N];计算机世界;2002年
8 杨烨;在实战中成长[N];人民公安报;2000年
9 温公宣 ;温州冬季治安巡防见成效[N];人民公安报;2005年
10 孔令师 ;工程机械控制技术新趋势[N];中国交通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