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钹形压电复合驱动的微小管内机器人技术研究

郭彤  
【摘要】:空间曲线型微细管路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及核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其内部的结构检测及三维重建却一直是制约这些领域发展的技术瓶颈。因此,针对空间曲线型微细管道潜入式无损检测微小管内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了技术前沿和研究热点。 论文在综述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国内外微小管内机器人的研究状况及其所需要解决关键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空间曲线型分布的深细孔和管路内壁质量检测和三维几何模型重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惯性驱动并具有自主定位功能的钹形压电复合微小管内机器人。 针对这种微小管内机器人技术,文章从该微小管内机器人的爬行驱动系统及爬行定位系统两大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述: 首先针对微小管内机器人的动力源,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压电逆效应的可应用于微小管内机器人动力驱动的钹形压电复合致动器。根据微小管内机器人动力装置的实际应用特点,提出了钹形压电复合致动器的开槽式结构优化方法,建立了开槽式钹形压电复合致动器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理论建模、有限元及实验分析验证了开槽结构优化后,钹形压电复合致动器较无槽钹形压电复合致动器,其输出位移、输出力及能量转化率等特性均有大幅提高。基于这种钹形压电复合致动器,设计制造了基于惯性驱动原理并能满足φ10mm管道爬行的机器人动力装置。针对钹形压电复合动力动力装置的具体结构,建立了该动力装置的时域动力学模型及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并通过模态分析及计算机动力学仿真分析,论述了该系统的运动机理。根据对该钹形压电复合动力装置进行运动速度、负载能力及管道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实验,说明了该动力装置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 为了满足微小管内机器人进行φ10mm管道爬行定位的要求,研制了一种仿尺蠖式爬行的微小管内机器人爬行轴向定位系统。该系统基于钹形压电复合动力装置响应速度快的特点,采用机械碰撞接触式运动机构的定长碰撞解决了仿尺蠖爬行式微小管内机器人轴向的全程定位问题。通过碰撞理论及实验分析证明了该定位机构的接触碰撞属有利碰撞,有利于提高距离定位测量的精度。然而,尽管该系统具有结构简捷紧凑并巧妙结合驱动器运动进行相对位移检测的特点,但实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小军,张树京,黄绣坤;雷达检测隧道衬砌厚度与空洞数据的子波分析[J];无损检测;1996年08期
2 苏保河;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检测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3 朱六璋,周颢,王光荣;公路征费计算机集成监控[J];计算机应用;2000年05期
4 刘浏;转炉控制信息与在线检测技术(上)[J];冶金自动化;2000年02期
5 郧建平!430079,张望先!430079;数字式齿轮双面啮合仪的动态性能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0年03期
6 汤勇峰;BGA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电子工艺技术;2000年01期
7 王会贤,庞全;单臂电桥测温电路的误差分析与软件补偿[J];山西电子技术;2000年03期
8 肖慧娟;基于89CX51单片机的电视信号检测器[J];中国有线电视;2001年20期
9 王黎蒙,朱荣华;模场直径检测中A类不确定度分量的实验评定[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1年02期
10 黄国桢,王勤;在Windows9x操作系统中读取毫秒级时间的编程技巧[J];减速顶与调速技术;2001年01期
11 李志伟;基于USB的航空检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年11期
12 孔繁荣,孔祥红;用DP801单片机实现多路信号自动检测和控制[J];仪器仪表用户;2004年02期
13 孟军,孟广玉;超声波流量检测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J];湖南电力;2004年02期
14 黄明,杨大志,李宪章;一种对PROLOG进行矛盾检测的算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15 梁福平;硅杯同轴度的检测[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3年06期
16 汪建;微机检测信号的两种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4年03期
17 税爱社,刘伟华,周绍骑,涂亚庆;Smart变送器实现高精度检测机理分析[J];传感器技术;1997年01期
18 程国义,程念政;用激光散斑场检测药液内杂质含量分布[J];光子学报;1997年02期
19 周文;浅谈计算机病毒的诊断与防治[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20 王溪波,牛连强,张荣存;300MW 核电水泵性能计算机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少伟;阎西康;郭蓉;周戟;;超声平测法在加固工程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2 邓军伟;王耀辉;;建筑材料的检测取样方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3 李平;李晓芹;;高炉煤气含尘的简易取样检测法[A];山东省金属学会理化检验学术委员会理化检验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姜伏;刘宝山;何建斌;;环介导等温基因扩增技术[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张焱;王晓宁;杨颖;;纺织品中残留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彭武坚;;报文自动检测发报系统[A];2002年广西气象电子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杨波;杨素玲;;植物生长物质的测定和定位技术研究[A];2005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白建华;刘福泉;;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在宣钢红泥测量中的应用[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黄勇军;;激光测振技术检测质点振速的研究[A];水下声系统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沃恩康;陈勇;;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戊型肝炎病毒的方法研究[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彤;基于钹形压电复合驱动的微小管内机器人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张红斌;信息系统内部威胁检测与感知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焕容;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的构建及检测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4 左秀美;克—雅氏病新的潜在标志物H-FABP的检测及朊蛋白基因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周超;八年级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检测与相关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威;钢结构磁力耦合应力检测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马孟根;猪源致病性沙门氏菌耐药基因PCR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刘雪强;薄膜晶体管驱动OLED技术中关键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金华;曲霉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及病原性曲霉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江易华;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证检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明;兽用疫苗中霉形体污染的套式PCR检测技术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4年
2 郑林英;间接夹心ELISA检测鸭肿头败血症病毒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3 黄瑛;昌吉市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普查与防治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张欣;拱桥加固技术研究与实践[D];重庆大学;2005年
5 贾玉珍;DHI体系检测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郭丰哲;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检测及评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高飞;氯胺酮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8 罗君;弓网接触力检测的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詹萍;苹果中农药残留的测定及其降解方法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君;柑桔种子中类柠檬苦素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营 李国庆;地爆器材检测处废站获科技奖[N];解放军报;2009年
2 记者 李天舒;猪肉牛乳检测有新法[N];健康报;2010年
3 通讯员 傅强 吴枫;汪东进赴检测公司苏丹现场调研[N];石油管道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陈焰萍;谷歌推恶意软件示警功能 用户搜索时被感染可被检测[N];通信信息报;2011年
5 记者 谭华健;近40家企业“家门口”检测[N];中山日报;2009年
6 记者 马昭;检测车辆黑尾巴摒除作弊更严格[N];西安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樯;取消检测能否消除乙肝歧视[N];深圳特区报;2009年
8 记者 沈兴国;杭州启用先进方法检测汽车“黑尾巴”[N];绍兴日报;2010年
9 记者 连雅婕 通讯员 于柏林 于洋;长春应化所 检测蛋白质有了新方法[N];长春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王龙玉;我市将全面实施免费婚检和孕前优生检测[N];金华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