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

陈建奇  
【摘要】: 随着近年来中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资金迅速增长并且突破了万亿的高额水平,出现了两难并存的局面——高额国库资金闲置的巨大时间价值损失和国库资金波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效应造成显著影响。本文以此为问题导向,主要尝试研究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的现实做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熨平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的制度选择。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解决当前中国万亿国库资金面临的问题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同时丰富国库资金的理论研究内容。 首先,在相关概念界定和现有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变迁。对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分类进行分析和归纳,针对传统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分类体系表现出的不完备性,本文将混合金库制纳入制度分类体系,使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分类体系更加完备,从而更好地解释当前各国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变迁,为本文研究不同制度下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明确了制度环境。 其次,本文第4章、第5章和第6章从理论上分别研究了不同国库资金管理制度下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一金库制下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最为显著:国库资金增减直接引起基础货币的收缩和扩张,由于基础货币属于高能货币,因而国库资金变动将对货币供给和金融机构储备等将造成显著影响,扰动货币政策有效性。利用外生货币供给模型扩展分析发现,国库资金与货币供应量呈反方向运动,国库资金增加将导致货币供应量下降,而国库资金的下降将提高货币供应量水平,并最终对利率和产出造成影响;利用内生货币供给模型扩展分析发现,国库资金变化将引起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变化,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储备需求,最终影响商业银行的储备水平和市场利率均衡水平。银行存款制下国库资金波动不象单一金库制那样对货币变量的总量水平直接造成影响,相反,更多的是影响市场微观机制。研究发现,银行存款制下,国库资金变化会引起微观主体的财富变化,导致政府国库资金存款与私人存款比例以及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比例发生改变,扰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从而通过资产价格渠道和信贷渠道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另外,国库资金容易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弱化商业银行接受国库资金存款的竞争性,加深商业银行市场分割,增大国库资金不确定性,容易诱发风险,影响货币市场或者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模型分析发现,国库资金变化还会影响国库资金存款的债券抵押品、国库资金存款扩张乘数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等,对商业银行信贷造成扰动,从而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对于混合金库制下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的问题,研究表明,混合金库制兼具单一金库制和银行存款制的优点,混合金库制下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的负面影响比其他制度低,现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较多采用混合金库制熨平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合金库制下国库资金会对货币政策效应产生积极的影响:闲置国库资金投资运作,提高货币市场流动性,同时,地方政府对闲置国库资金的投资需求内生推动公共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促进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另外,政府由于国库资金赤字债券融资而增加短期债券供给,有利于发展短期国债市场,促进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有利于公开市场操作的实施,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然而,混合金库制下国库资金也会对货币政策效应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国库资金赤字融资可能造成货币供给增加,产生通胀压力等,国库资产结构调整也可能对货币政策效应产生影响。 第三,本文第7章基于中国国库资金和其他相关货币变量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中国国库资金与基础货币、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国库资金是基础货币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Granger因;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基础货币受国库资金的影响程度较大,国库资金的增加和下降促使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上升和下降。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造成显著扰动。二、中国国库资金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国库资金是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cranger因;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对来自国库资金的单位冲击都表现出负向变化,并且影响程度呈逐渐衰减的现象;方差分解表明,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量M0产生最大的扰动影响,对货币供应量M1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造成了显著扰动。三、中国国库资金与金融机构信贷、金融机构准备金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国库资金是金融机构信贷和金融机构准备金的Granger因;国库资金单位冲击引起金融机构信贷的负向变化,而金融机构准备金对来自国库资金的单位冲击则产生正向变化。从影响程度看,国库资金对金融机构准备金造成很大影响,而对金融机构信贷的影响则呈倒“U”型模式。这些情况表明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受到国库资金的显著影响。总之,上述结论从实证角度揭示了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的显著影响,同时也表明了现阶段熨平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的必要性。 最后,本文结合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如何熨平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推行国库资金管理制度改革是熨平中国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的最优选择,即由现行委托金库制转向混合金库制。本文接着对现阶段中国推行混合金库制改革最核心的三个问题进行研究:一是对中国政府国库日常资金最优存量水平进行模型构建与测算;二是分析现阶段中国政府闲置国库资金的投资运作方式;三是分析现阶段熨平中国国库资金波动影响的短期国债融资制度安排。当然,要熨平国库资金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还必须加强财政部门与货币当局的协调配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余兰;;浅谈加入WTO后国库资金管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冉瑞沛;;国库资金入库报解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四川预算与会计;1996年05期
3 刘惠丽,石兰茹,李秀玉;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如何防范国库资金风险[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8年03期
4 夏国荣,杨斌;国库资金监管的难点与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1年S1期
5 梁国凤;加强国库资金管理的设想[J];理论界;2001年03期
6 陈永林,张玉琴;构建国库资金管理和运作新机制初探[J];武汉金融;2003年10期
7 崔波 ,王军 ,张春;国库资金入库业务亟待规范[J];济南金融;2003年05期
8 刘岚;;浅谈基层国库资金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黑龙江金融;2006年11期
9 凌正容;;改革现行国库体制的构想[J];四川预算与会计;1996年05期
10 朱桔花;正本清源 标本兼治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0年09期
11 ;遵章办事 确保国库资金安全[J];中国金融;2003年16期
12 人行互助县支行课题组;浅谈国库资金风险防范及改进措施思考[J];青海金融;2005年07期
13 刘丽华;;推行国库资金汇划报解新模式 发挥人行经理国库的作用[J];黑龙江金融;2006年10期
14 叶丹;马祖赞;;关于地方国库资金管理的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02期
15 杨伟中;赵清;;优化业务流程 提高工作质量 北京建立国库资金汇划报解新模式[J];金融会计;2007年04期
16 王永建;;基层退库业务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建议[J];河北金融;2007年06期
17 罗平常;;构建国库资金风险预警体系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8年18期
18 王萍;;探讨基层国库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理论观察;2008年03期
19 张诚;王旭;;五大历史跨越 见证国库辉煌——谨以此篇献给中国人民银行国库事业六十周年[J];金融会计;2009年01期
20 刘志宏;;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库现金管理模式[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冬青;刘江鹏;;县(市)级国库资金风险与防范[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二期[C];2001年
2 李俊华;;基层国库资金管理现状及风险防范措施[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二期[C];2001年
3 姜新华;郝焕荣;;关于完善县级国库会计核算管理的思考[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二期[C];2001年
4 白昀;刘斌;刘常东;;强化内控管理 防范国库风险[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二期[C];2001年
5 王伟;常华清;;对基层国库管理和风险防范的思考[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二期[C];2001年
6 刘玉华;;充分发挥县级国库职能作用的思考[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二期[C];2001年
7 杨启元;;目前国库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二期[C];2001年
8 何红丽;;县级国库监管难的原因与对策[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二期[C];2001年
9 张威;施素勤;;强化内控管理 确保资金安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二期[C];2001年
10 朱松柏;陈伏银;刘文斌;;浅析国库集中支付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玮;1860-1917年的俄国金融业与国家经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伟;中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邓大悦;现代国库职能与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宪;国库资金操作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陈育樑;苏州市财政国库现金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王群;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陈朝阳;我国国库资金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5 郝哲;现代国库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杨青;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胡振兵;中国国库现金管理战略思考与操作安排[D];青岛大学;2008年
8 于敏;我国国库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9 尹荔;我国国库现金管理体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周彬;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初探[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莉萍 韩益鸣 范传新;构建国库资金风险预警平台[N];金融时报;2005年
2 牛晓闽;国库资金道德风险防范问题探析[N];金融时报;2011年
3 吕玮;确保国库资金安全运行[N];新疆日报;2004年
4 中国人民银行锦州市中心支行 高凤伟;国库资金流在锦州提速[N];网络世界;2002年
5 通讯员 展志芳;州中支国库在“严实新和”上做文章[N];克孜勒苏报;2006年
6 姜乔 赵希明;如何面对国库资金的潜在风险[N];金融时报;2006年
7 冯宗敬 通讯员  翟旭宁;人行兰州中支 加强国库资金风险防范力度[N];金融时报;2007年
8 闫家润 余方慧;管好国库资金 堵住腐败“财源”[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2年
9 苗燕;央行提出八点要求规范国库经收工作[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齐明和;通许县切实加强财政国库资金安全管理[N];开封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