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烯溴与1,3-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及Ti(Ⅲ)诱导的环氧联烯的分子内自由基环化反应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1,3-二羰基化合物与联烯溴在碱性条件下的加成—环合串联反应,一氯二茂钛诱导的环氧联烯的分子内自由基环化反应及炔基氧膦的硅铜化反应。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一、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1,3-二羰基化合物与联烯溴的反应。(1)在以氢化钠作碱的条件下,丙二酸二甲酯与单(双)芳基取代的联烯溴发生亲核加成—分子内亲核取代成环的串联反应,最终生成芳基亚甲基环丙烷-1,1-二羧酸酯类化合物;而与烷基取代的联烯溴反应则发生S_N2’型反应,最终生成炔基酯类化合物。(2)在以K_2CO_3作碱的条件下,1,3-二酮与单芳基取代的联烯溴发生亲核加成—亲核取代成化的串联反应,最终生成了2,3,4-三取代呋哺类化合物。上述结果是有关联烯溴作为烯丙基双正离子等当体的首例报道,反应结果证实了我们所设想的反应历程是可行的。
二、我们将环氧与联烯结构单元构建在同一分子内,研究了Cp_2TiCl诱导的自由基环化反应。结果发现,该反应高区域选择性的以5-exo方式进行环合,得到了一类合成上非常有用的3-烯基—4—羟甲基四氢呋喃类化合物,提供了一条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与文献相比具有简介、有效等特点。同时该反应还可拓展到合成多官能化的五元碳环(或氮杂环)。
三、研究了有机硅铜试剂与炔基氧膦的硅铜化反应,反应可有效在β位引入有机硅基团,同时生成的二苯基氧膦烯基铜中间体,可以被多种亲电试剂如I_2,PhSeBr,PhTeI,烯丙基溴等捕获,合成了β—有机硅基—α—官能化的烯基二苯基氧膦和多取代的1,4—二烯。这为多官能化烯基二苯基氧膦的立体及区域选择性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
|
|
1 |
何奇龄,谭冬梅,蒋跃清;5-(4-吡啶基)-2-芳酰氨基-1,3,4-噻二唑的合成与环化反应[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
2 |
张群健,李金恒,程金生,欧阳小月,孙均华,江焕峰;Fe(0)催化三氯乙酸烯丙酯的环化反应研究[J];有机化学;2002年12期 |
3 |
;H_2O_2参与的钯催化烯炔氧化环化反应[J];有机化学;2008年09期 |
4 |
李兆丰;顾正彪;堵国成;吴敬;陈坚;;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结构特征与催化机理[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年06期 |
5 |
王宗说;郭燮贤;;脱氢环化催化剂制备的研究——Ⅰ 铂-铝及钼-铝催化剂的酸性对正庚烷脱氢环化反应的影响[J];科学通报;1963年01期 |
6 |
戴礼兴;杨屏玉;钱宝钧;;丙烯腈/溴乙烯共聚纤维稳定化过程的特点[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5期 |
7 |
刘雄民;赖芳;李伟光;马丽;李飘英;;固体酸HY沸石催化合成环十五内酯[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8 |
陈一民;何斌;;聚甲基丙烯酰亚胺的制备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9 |
金英学;谭广慧;王天赤;魏树权;王进军;;氮-二供电子链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衍生物的光诱导单电子转移环化反应[J];有机化学;2010年04期 |
10 |
谢宇;胡金刚;洪小伟;魏娅;贾杰;;异喹啉酮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J];有机化学;2010年06期 |
11 |
胡玲;严胜骄;林军;;二烯醇硅醚在芳环及芳杂环合成中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1年04期 |
12 |
;国外新技术[J];石油炼制与化工;1960年13期 |
13 |
冯小明,陈荣;双(1-甲酰胺基-3-芳酰基硫脲)甲烷类化合物环化反应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14 |
王朝阳,董为民,逄束芬,杨继华;丁苯橡胶的阳离子环化[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9年04期 |
15 |
徐开来,谢代前,鄢国森;顺-8-三甲基锡烷基-6-辛烯醛分子内环化反应立体选择性的理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11期 |
16 |
吴琴芬;刘燕燕;祝志武;王瑜;;紫罗兰酮的合成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6年03期 |
17 |
鲁子恺;冼远芳;李东风;;大环多酰胺的合成进展[J];化学工程师;2006年10期 |
18 |
黄贵秋;董为民;吴广峰;姜连升;张学全;;钕系催化剂和阳离子催化剂原位合成环化聚丁二烯[J];合成橡胶工业;2008年02期 |
19 |
禄树晖;张艳全;郭如振;高振华;;尿素—甲醛的成环化反应[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
20 |
白杨;刘六军;蒋建新;李建章;;氯化铝催化假性紫罗兰酮环化反应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