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肖慧明,王建明,陈惠,潘滔,张鉴清;Al取代α-Ni(OH)_2的有机溶剂法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J];功能材料;2003年05期 |
2 |
田华;叶乃清;;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的结构、性能及制备技术研究[J];材料导报;2008年S1期 |
3 |
刘长久;邢春晓;李培培;;非晶态氢氧化镍复合碳纳米管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J];过程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
4 |
李延伟;李月晓;姚金环;姜吉琼;张正刚;刘长久;;层间阴离子对铝取代氢氧化镍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0年10期 |
5 |
李延伟;李月晓;姚金环;刘长久;朱文凤;;α/β互嵌氢氧化镍电极活性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11年01期 |
6 |
肖慧明,王建明;Al含量对α-Ni(OH)_2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04年03期 |
7 |
陈腾飞,黄伯云,贺万宁,王利君;球形氢氧化镍同时掺杂Co和Zn的研究[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1期 |
8 |
贾锐军;彭同江;孙红娟;刘海峰;;pH值在掺Ni纳米SnO_2粉末制备中的作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08期 |
9 |
黄凯;苟立;冉均国;;不同粉体制备工艺对Ca_3Co_4O_9陶瓷性能的影响[J];化工进展;2008年05期 |
10 |
宫杰,李海波,华中,张晓芬,胡安广,幸志明;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超微粒过程中Fe~(2+)离子氧化的影响[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11 |
张志力,李永绣,刘蓓,黄惠珍,周浪;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正铌酸镧过程中杂相的形成与控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年04期 |
12 |
刘喜华,毛红,宋波,傅强;La_2O_3-CeO_2-ZrO_2粉的制备及性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3 |
司宝财;王华;陈宏;李凯;郭亚军;;树形高分子增强的高分子磁性颗粒的制备与表征[J];应用化工;2007年04期 |
14 |
周小兵;代建清;蔡进红;;化学共沉淀法制备NiCuZn铁氧体前驱体的热力学分析[J];硅酸盐学报;2009年01期 |
15 |
周小兵;代建清;陈辉;蔡进红;;Me-NaHCO_3-NH_3-H_2O体系和Me-NaOH-NaHCO_3-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J];无机化学学报;2009年04期 |
16 |
吴晋瑞;薛立娟;丁国斌;洪霞;郭轶;黄宜兵;徐力;张学忠;;水相合成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5期 |
17 |
夏爱林;杜德新;张焕玲;;适于低温烧结的NiZnCu铁氧体的最新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S1期 |
18 |
吴驰明,王鹏,杨芝洲,孙成文;Sc_2O_3稳定的ZrO_2超细粉的制备与烧结[J];无机材料学报;1996年02期 |
19 |
杨蕊,沈上越,沈强,王传彬,张联盟;化学共沉淀法制备Al_(2(1-x))Mg_xTi_(1+x)O_5体系复合粉体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5年03期 |
20 |
马明星;朱朝宽;朱达川;涂铭旌;;化学共沉淀法制备BaMgAl_(10)O_(17):Eu~(2+)荧光粉[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