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直流输电工程设计及实施
【摘要】: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一个全国互联的大电网即将出现,为扩大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和直流输电设备价格的下降,将使直流输电的优势更加明显,也更具竞争力。
嵊泗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继舟山直流输电工业性试验工程之后,又一个完全立足于本国技术和装备的直流输电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次采用双极双回海缆方式向海岛跨海直流输电。
本文探讨了嵊泗直流输电工程的主要设计原则。对直流系统的主接线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程的设计方案,并对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说明。针对负荷和各种工况,设置了五种运行方式,提出相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并采取自动切换,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由于其受电端为极弱电网,配置了合理的调相机及滤波器系统,进一步解决了国际上作为难题的弱受电端直流输电系统稳定运行的问题,并最终实现了无源运行。
本文还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稳态计算,验证了直流系统的技术参数和保护控制的技术要求。并对工程最大功率损耗进行了计算,同时对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了说明。
|
|
|
|
1 |
左少峰;李琳;;直流输电换流阀系统电动力计算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9年06期 |
2 |
慈文斌;刘晓明;刘玉田;;±660kV银东直流换相失败仿真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年12期 |
3 |
李玉珍;埃基巴斯图兹─坦波夫1500kV直流输电的利用可能性和前景评估[J];人民长江;1994年04期 |
4 |
袁清云;直流输电换流站换流器保护的配置及原理[J];高电压技术;2004年11期 |
5 |
吕鹏飞,王明新,徐海军;三广直流鹅城换流站换相失败原因分析[J];继电器;2005年18期 |
6 |
徐政,于兵,程华;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纯直流输电方案研究[J];华东电力;2002年08期 |
7 |
盛安丽;内蒙古能源基地建设与发展直流输电[J];内蒙古电力技术;1992年01期 |
8 |
张维奇;华威;刘嘉宁;;广东电网直流换流站站用电源的可靠性评价[J];黑龙江电力;2006年05期 |
9 |
王泽;李卓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年07期 |
10 |
吴元熙;南桥换流站2000年直流输电运行分析[J];华东电力;2001年06期 |
11 |
刘酩;张博;;德阳换流站谐波稳定性分析[J];华中电力;2011年04期 |
12 |
陶瑜,龙英,韩伟;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保护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高电压技术;2004年11期 |
13 |
周会高;许钒;黄超;胡治龙;贾一凡;郑军;李彦明;方太勋;董云龙;卢宇;汪大全;;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运行试验合成回路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6年12期 |
14 |
郭渭彬;天广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报导[J];广东电力;1997年02期 |
15 |
尹克宁;日本直流输电的现状、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向[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4年05期 |
16 |
曾南超,王明新;1991年±500kV葛南直流输电线故障统计分析[J];电网技术;1993年02期 |
17 |
傅利平!嵊泗202450,张建平!杭州310014;嵊泗直流输电逆变站无功电压分析[J];浙江电力;2000年01期 |
18 |
陈东;;特高压直流工程的设计特点[J];华中电力;2006年05期 |
19 |
代英筠;刘国云;;葛上直流工程站控系统简介[J];水电厂自动化;1996年01期 |
20 |
石岩,徐玲铃,陶瑜,曾南超;背靠背换流站极控系统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4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