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识别研究
【摘要】: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一种高分辨成像雷达,雷达成像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和远距离工作的特点,可以实现对飞机、舰船、空间目标(如天体、人造卫星等)及地表等的成像。依据雷达图像对目标进行识别和分类,在国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成果,但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正常的ISAR目标图像由于受目标运动状态、干扰、回波信噪比,运动补偿效果等的影响,总是在图像质量上存在一定缺陷,影响目标特征的提取。本文对飞机的ISAR目标图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曲线拟合去除条纹干扰和去除斑点干扰的有效方法。
在对ISAR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为获得高质量的特征,本文通过计算目标的最小覆盖圆并将之映射到单位圆中,使得ISAR目标本身具有了平移和缩放不变性。
本文选择利用Zernike矩提取目标ISAR图像的特征,Zernike矩能够很好地表征图像的形状特征,理论上,当所求的Zernike矩的阶数趋向无穷大时,能够完全还原原图像。并且由Zernike矩提取的特征具有旋转不变性,加之ISAR目标本身已经具有的平移和缩放不变性,从而使获得的特征同时具有了平移、缩放和旋转不变性,对目标的识别极为有利。
在目标识别的过程中,本文选择K-近邻规则对目标进行分类,实验中对所选飞机模型的ISAR目标图像进行识别实验,达到了很好的识别效果。
|
|
|
|
1 |
刘斌;张翔;廖文和;;微小卫星雷达隐身性能的在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
2 |
朱岱寅;张伟;朱兆达;;压缩逆合成孔径雷达中的相位自聚焦算法(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12年03期 |
3 |
张直中;先进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及其特征分析[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
4 |
张亚标;朱振波;汤子跃;苑秉成;;双站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理论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6期 |
5 |
张忠敏,范录宏,皮亦鸣,侯印鸣;噪声干扰对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影响分析[J];电子对抗技术;2005年05期 |
6 |
崔东哲,翁祖荫;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的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6年06期 |
7 |
朱兆达,佘志舜,张兴敢,邱晓晖;逆合成孔径雷达外场数据成象结果[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6年02期 |
8 |
蔡南;;逆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技术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8期 |
9 |
高磊;王福志;郑光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抗欺骗干扰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年10期 |
10 |
邢孟道,保铮;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机动目标平动补偿[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11 |
柯凌;逆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研究成果通过鉴定[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2年01期 |
12 |
张直中;;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对飞机成象的主要难点[J];现代雷达;1989年04期 |
13 |
张昊宇;;基于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的海上船只监控系统[J];中国水运;2018年04期 |
14 |
刘承兰;高勋章;黎湘;;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综述[J];信号处理;2011年05期 |
15 |
田野;高建军;宿富林;;导弹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6年06期 |
16 |
张群,马长征,张涛,张守宏;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技术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09期 |
17 |
胡程;周超;;前向散射阴影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误差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5期 |
18 |
张龙;苏军海;张磊;邢孟道;;采用高阶累积量的调频步进信号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新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9 |
昂立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浅探[J];现代电子;199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