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识别研究

陈善丽  
【摘要】: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一种高分辨成像雷达,雷达成像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和远距离工作的特点,可以实现对飞机、舰船、空间目标(如天体、人造卫星等)及地表等的成像。依据雷达图像对目标进行识别和分类,在国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成果,但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正常的ISAR目标图像由于受目标运动状态、干扰、回波信噪比,运动补偿效果等的影响,总是在图像质量上存在一定缺陷,影响目标特征的提取。本文对飞机的ISAR目标图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曲线拟合去除条纹干扰和去除斑点干扰的有效方法。 在对ISAR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为获得高质量的特征,本文通过计算目标的最小覆盖圆并将之映射到单位圆中,使得ISAR目标本身具有了平移和缩放不变性。 本文选择利用Zernike矩提取目标ISAR图像的特征,Zernike矩能够很好地表征图像的形状特征,理论上,当所求的Zernike矩的阶数趋向无穷大时,能够完全还原原图像。并且由Zernike矩提取的特征具有旋转不变性,加之ISAR目标本身已经具有的平移和缩放不变性,从而使获得的特征同时具有了平移、缩放和旋转不变性,对目标的识别极为有利。 在目标识别的过程中,本文选择K-近邻规则对目标进行分类,实验中对所选飞机模型的ISAR目标图像进行识别实验,达到了很好的识别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刘斌;张翔;廖文和;;微小卫星雷达隐身性能的在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2 朱岱寅;张伟;朱兆达;;压缩逆合成孔径雷达中的相位自聚焦算法(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12年03期
3 张直中;先进合成孔径雷达/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及其特征分析[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4 张亚标;朱振波;汤子跃;苑秉成;;双站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理论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6期
5 张忠敏,范录宏,皮亦鸣,侯印鸣;噪声干扰对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影响分析[J];电子对抗技术;2005年05期
6 崔东哲,翁祖荫;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的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6年06期
7 朱兆达,佘志舜,张兴敢,邱晓晖;逆合成孔径雷达外场数据成象结果[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6年02期
8 蔡南;;逆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技术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8期
9 高磊;王福志;郑光勇;;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抗欺骗干扰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年10期
10 邢孟道,保铮;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机动目标平动补偿[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1 柯凌;逆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研究成果通过鉴定[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2年01期
12 张直中;;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对飞机成象的主要难点[J];现代雷达;1989年04期
13 张昊宇;;基于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的海上船只监控系统[J];中国水运;2018年04期
14 刘承兰;高勋章;黎湘;;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综述[J];信号处理;2011年05期
15 田野;高建军;宿富林;;导弹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6年06期
16 张群,马长征,张涛,张守宏;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技术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年09期
17 胡程;周超;;前向散射阴影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误差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5期
18 张龙;苏军海;张磊;邢孟道;;采用高阶累积量的调频步进信号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新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9 昂立新;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浅探[J];现代电子;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源;;一种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干扰方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2 杨宏鑫;;船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方位维定标问题研究[A];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理工农医)[C];2019年
3 张凯;杜小勇;王壮;;压缩感知在ISAR成像中的应用[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源;彭定之;蔡英武;;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5 项艳;柏又青;冯有前;朱丰;张群;;压缩感知在ISAR数据传输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黄慧敏;文成林;徐晓滨;;机载ISAR距离跟踪建模及其非线性滤波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冯德军;王雪松;王国玉;;空间目标的ISAR跟踪[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8 李源;;影响ISAR成像质量的脉冲参数分析[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罗懿;王粲;;X波段收发组件的设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李卫星;张月;林健智;陈曾平;;基于目标区域提取的快速包络对齐方法[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11 金添;常文革;;基于迭代加权散射重心的包络对齐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12 刘宗政;何峰;叶钒;董臻;;基于乘积型三次相位函数的ISAR转角估计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13 吴仁彪;韩萍;;用于ISAR自聚焦的AUTOCLEAN特征提取算法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14 刘毅鹏;王军锋;张振国;刘兴钊;;一种改进的ISAR最小熵相位校正方案[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15 高磊;邹江威;陈曾平;;一种ISAR成像信号中微动成份分离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16 孙刚;吴正容;白广周;;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技术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7 祝本玉;薛磊;史军军;;基于ULAM混沌的ISAR干扰技术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18 赵哲;许人灿;陈曾平;;一种改进的ESPRIT成像算法[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19 李源;吕高焕;彭定之;;一种用以欺骗步进频率ISAR的多假目标信号合成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20 李宁;汪玲;;一种基于有效转动角速度估计的ISAR图像方位向定标方法[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宁宇;高速旋转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孙麟;逆合成孔径雷达旋转目标的结构稀疏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康文武;逆合成孔径雷达微多普勒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9年
4 罗琳;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的实验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年
5 王根原;机动目标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年
6 卢光跃;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技术的改进[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7 白雪茹;空天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兴敢;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及目标识别[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9 刘承兰;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三维成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荣加加;干涉逆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
11 汪玲;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2 呼鹏江;空天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精细成像技术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
13 吴敏;逆合成孔径雷达提高分辨率成像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4 齐兆群;平流层雷达成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5 孙思博;舰载单/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空中目标成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16 张煜;对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7 张义安;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分析与ISAR成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8 刘磊;逆合成孔径雷达二维及三维成像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9 邹飞;弹道中段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0 李强;单脉冲雷达目标三维成像与识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善丽;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李丹霜;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与方位向标定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6年
3 彭鑫;基于贝叶斯非参数的逆合成孔径雷达高分辨成像[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任佳伟;调频连续波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9年
5 邓昊;逆合成孔径雷达舰船目标成像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6 于小燕;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与定标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吴鸿鹄;逆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和少寅;对逆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和实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耿钧;岸基对海逆合成孔径雷达舰船目标成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徐楚;空间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和转动估计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
11 冯晓东;岸基逆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2 黄鑫;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横向定标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13 张文萱;逆合成孔径雷达微动目标回波分离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
14 吴云阳;基于双(多)基地阴影逆合成孔径雷达的目标定位及成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5 赵昂然;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逆合成孔径雷达原理样机工程实现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
16 李笑寒;宽带ISAR干扰技术及其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7 刘霞;双基地阴影逆合成孔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8 涂志宇;高速运动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9 李文静;基于压缩感知的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20 祁鹏辉;ISAR成像算法及仿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