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光子晶体波导出射光集束及偏转的相关研究
【摘要】:
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光学材料,是现在光与电磁波研究中的一个热门研究对象。由于光子晶体拥有带隙结构,因此光子晶体能更好的控制光的传播。基于此原理开发的光子晶体波导能做到只有十几个波长量级的尺寸,而且能实现许多传统光学器件无法实现的功能。然而作为亚波长波导,因为衍射极限的存在,光子晶体波导的出射光会发散到各个方向,没法加以应用。因此光子晶体波导出射光场的空间控制成为了光子晶体器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从引入点缺陷和加工表面结构两种基本思路出发,分别讨论了通过共振腔机制和表面波机制实现的二维光子晶体波导出射光场集束及偏转现象及形成机理,比较两种机制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给出了结构的优化方案,并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了相应设计的结果。最后一章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角元胞光栅结构,利用非对称光栅结构耦合表面波到自由空间实现调制功能的原理,可以在尽可能小的尺度内实现二维光子晶体波导出射光场大角度的偏转及方向性出射。
|
|
|
|
1 |
国义;专利与文献[J];激光与红外;1991年01期 |
2 |
周国生,燕居中;平面闪耀光栅共振腔基模的数值计算[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2期 |
3 |
仲伟博,倪燕如,许丽雅;利用高细度法布里-珀罗装置传输的低发散度高斯光束[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年05期 |
4 |
陈松;王维彪;梁静秋;夏玉学;雷达;曾乐勇;陈明;;二维点缺陷正方光子晶体的微腔结构[J];发光学报;2007年01期 |
5 |
黎根;刘正东;赵顺才;郑军;;二维点缺陷三角晶格光子晶体的微腔结构[J];量子光学学报;2010年02期 |
6 |
郭建勋;;使用新型共振腔的CH_3F亚亳米激光器[J];应用光学;1985年01期 |
7 |
顾秉林,楼永明,高乃飞,熊家炯;金属中点缺陷的电子结构和缺陷谱[J];物理学报;1986年01期 |
8 |
谭维翰,刘仁红;含二能级原子共振腔的透过率谱[J];物理学报;1991年04期 |
9 |
王应宗;立方晶体中点缺陷振动表示模与偏振喇曼强度的对应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
10 |
丁祖荣;;粘性对共振腔小孔声阻抗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4年05期 |
11 |
王应宗;付克德;李乃英;;KCl:Pb~(2+)单晶中的低频喇曼信号及相应的点缺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
12 |
赵艳红,张广财,李英骏;冲击波下金属铜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3 |
王慧娟;陈成;邓联文;江建军;;硅晶体中点缺陷结合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
14 |
黄国松,陈世正;稳态热畸变腔及其补偿[J];中国激光;1978年Z1期 |
15 |
陆猗,刘思敏;激光中的涡旋与孤子[J];光电子.激光;2001年06期 |
16 |
任晓兵;张立学;;铁电马氏体中的电致形状记忆效应(英文)[J];物理学进展;2006年Z1期 |
17 |
石市委;易佑民;;使用共振腔实现受控非门及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J];量子电子学报;2009年03期 |
18 |
李岩;傅海威;邵敏;李晓莉;;石墨点阵柱状光子晶体共振腔的温度特性[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
19 |
杜永昌,张玉峰;硅中的辐照点缺陷[J];物理;1985年01期 |
20 |
金庆华,冯少新,郭振亚,李宝会,丁大同;碱土氟化物离子晶体中点缺陷形成能计算[J];物理学报;1999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