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是我国政府根据社会公共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进行创新性自我改革的三十年。如何进一步建立一个能够满足我国公民公共需求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治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县一级地方政府在我国公共行政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家公共行政得中间和基础环节。县级政府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的职能转变具有示范性作用,转变的成败又牵涉到一个国家的根基。因而,县一级地方政府,作为中国政府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方政府,对其的研究就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分析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涵、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入手,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事业发展比较协调、政府制度创新比较活跃、政府职能转变比较清晰的浙江省义乌市作为研究个案,从施政理念、财政支出、社会保障三个维度对其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实践进行实证考察。并由义乌个案挖掘当前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服务行政”意识淡薄,政府职能定位不够清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较低,公共服务体制僵化、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而,本文探究和提炼了建构公共服务性政府的过程中的几点对策,认为:必须要树立“公民导向”的服务理念;要进一步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实现政府的职能重构,实现政府职能的强化、弱化和转化;要大幅度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