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生态学视阈中的中国动漫产业研究
【摘要】:
传播生态学是传播学与生态学交叉的产物。本论文在传播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下,从动漫产业的原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生态)、内部生态(受众、产品、资本和人力生态)和外部生态(国际环境)入手,考察中国动漫产业的生态环境及相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影响。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从一开始就是在海外产业大举进攻的环境下进行的,加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无论产业政策还是产业环境准备都不足,存在着先天缺陷,现在也面临重重困难。动漫产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文化产业形态,涉及的内容也相当广泛,动漫产业具有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能耗低、污染低;高投入,投资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在传播生态系统中,科学技术是这个生态环境重要的影响因子。技术的进步让动漫产业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除了传统的传播途径之外,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运用更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天地。新媒体的开发不单是动漫传播方式的增加,更是动漫内容的丰富。新媒体还带来了动漫受众的族群的扩大,使动漫受众生态处于更合理的位置。受众生态在我国动漫产业生态位中严重失衡,长期以来,动漫受众低幼化的定位导致了成人动漫市场被境外动漫企业所占领。
在中国动漫产业内部生态中,投融资困难、动漫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缺乏、动漫内容产品原创性不足,都是制约动漫产业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我国政府要出台更加有力的支持动漫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鼓励企业开拓投融资渠道,利用各种手段培养急需的动漫人才,采取措施加快原创动漫产品的开发。完整的产业链是动漫产业获得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从动漫发展模式来看,要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现有的各个层次的动漫基地等平台,努力完善从内容原创、动画制作营销发行、相关产业跟进的动漫产业链。
全球化浪潮下,文化的融通共享已势不可挡。动漫产业的文化生态因子的影响也越来越凸显。要在共享文化背景下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在世界动漫产业生态环境竞争中不被淘汰出局,使自己的“生态位”不被外来者“侵占”,从文化生态的角度,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传统文化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国际合作与自主品牌的关系;文化共享与拿来主义的关系。中国的动漫产业要抓住机遇,调整发展策略,使“朝阳产业”在不久的将来真正“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