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

卢佳  
【摘要】: 贸易信贷具有“准货币”性质,其对银行信贷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因而贸易信贷能够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影响。经典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没有考虑贸易信贷的作用,对现实的解释力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与经典理论有较大背离。本文将贸易信贷纳入货币政策传导分析框架,在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理论基础上,分别构建含有贸易信贷的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汇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文章运用数理模型推导等方法对贸易信贷与货币政策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文除了对总体的贸易信贷进行讨论之外,还分别针对国际贸易信贷和伪国际贸易信贷进行分析,对三个层次的贸易信贷分别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以求全面分析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本文运用中国实际数据,针对贸易信贷对中国货币政策变动的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贸易信贷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做出增加的响应,对扩张的货币政策做出减少的响应;国际贸易信贷资产额对国内紧缩货币政策做出减少的响应,对国内扩张的货币政策做出增加的响应。货币政策对贸易信贷、国际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效应”,扩张的货币政策影响更大。同时,分别对含有贸易信贷的货币政策传导信贷渠道、汇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分析贸易信贷在其中的作用。从而从贸易信贷在货币政策中发挥的作用这个视角,一定程度解释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实际情况。文章的实证分析分别针对广义贸易信贷、国际贸易信贷和“伪国际贸易信贷”展开,结果表明,贸易信贷对货币政策传导存在一定的弱化作用,国际贸易信贷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短期弱化长期加剧作用。对于不同的传导渠道,贸易信贷的作用方式略有差异。本文针对国际资本非法利用贸易信贷出入境的问题,对这部分“伪国际贸易信贷”规模进行了估算,并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伪贸易信贷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资产价格的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作用。 文章建议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充分考虑到贸易信贷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于国际资本流动要加强监管防止伪国际贸易信贷的猖獗。同时,鉴于贸易信贷灵活、便捷的特点,其可以作为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方式,而且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贸易信贷进行融资,我们需要对贸易信贷的发展进行积极引导,引导其健康发展,让贸易信贷对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茉楠;;盯住全球货币政策失当风险[J];瞭望;2010年33期
2 徐广福;;货币政策与股市运行的思考[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26期
3 本刊特约评论员;;治理通胀:货币政策不是唯一[J];武汉金融;2011年08期
4 ;徐彪: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25期
5 邱云波;;经济向下调整 硬着陆风险不大[J];证券导刊;2011年24期
6 吴凡;吕凌寒;;两难之下,货币政策从宽或从紧?[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30期
7 刘晓玲;;货币政策的两难选择[J];金融经济;2011年16期
8 汤丹;赵昕东;;核心通货膨胀的度量方法及其应用[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9 李永森;;货币新政应对经济难局[J];瞭望;2010年50期
10 江河;;浅议货币及其货币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11 叶檀;;货币政策维持稳定温柔[J];大众理财顾问;2011年08期
12 叶檀;;美国推出QE3坑害全球经济[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7期
13 侯振海;;货币政策陷入僵局 两条主线值得关注[J];证券导刊;2011年26期
14 钟超;;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胀水平的影响探微[J];中外企业家;2011年13期
15 ;2010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J];瞭望;2010年02期
16 黄小鹏;;货币政策“放松”言之过早[J];董事会;2011年08期
17 刘月轩;王振宇;;货币政策怎样影响了菜价和肉价[J];中国统计;2011年07期
18 葛兆强;;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往何处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7期
19 林石;;美国:经济寒冬已经到来 货币政策独木难支[J];国际金融;2008年12期
20 袁丽君;;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黑龙江金融;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超林;;1984年以来中国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演变[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国良;曲国库;;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效果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刘莉亚;;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差异化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朱孟楠;严佳佳;;货币替代对货币政策运行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许坚;;运用土地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可以弥补货币政策的不足[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四个全国“土地日”:坚持科学发展观 珍惜每一寸土地论文集[C];2004年
6 曹永琴;;贫困是非对称货币政策的副产品吗?——理论及基于中国1952—2006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7 孙日瑶;;论货币政策的不完备性与我国对策[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8 闫素仙;;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刘锡良;李镇华;;信用配给理论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增刚;;货币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孙志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张西征;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决策[D];南开大学;2010年
6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8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高莉;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新挑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子尧;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周晔;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3 邹忠伟;金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货币政策[D];江西财经大学;2001年
4 庞拥军;资产价格波动下的货币政策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瑞丽;试析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徐英吉;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7 吴兴敏;我国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传导途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李静洁;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谢亚;面向新世纪的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10 阿日古那;货币政策低效之成因及对策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货币政策更加独立[N];财经时报;2005年
2 主持人  本报记者  于力  郭凤琳  嘉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松奇;货币政策下一步着力何处[N];中国证券报;2005年
3 ;货币政策:内求趋稳 外寻自主[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记者 崔晓伟;年内货币政策六大取向[N];上海金融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扬;货币政策继续“稳”字当头[N];证券时报;2005年
6 经济学博士 傅勇;降息:货币政策再次引领救市政策潮[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伊歌;央行货币政策区别对待优化结构“保增长”[N];经理日报;2008年
8 记者 谷秀军;货币政策的“前世今生”[N];金融时报;2008年
9 但有为吴婷 唐真龙;免税降息: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N];江苏经济报;2008年
10 记者 刘晓鹏黄庆畅;货币政策将灵活审慎[N];人民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