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理论与控制方法研究

许贤  
【摘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能量分析、随机搜索、有限元法、非线性力法、优化控制等理论与数值方法,针对当前张拉整体结构形态研究中存在的共性科学问题及关键技术挑战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 将张拉整体结构的所有找形问题统一划分为“找力”与“找形”两大类,建立了相应的找形优化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随机搜索算法的张拉整体结构找形方法,为解决自由形态张拉整体结构的找形与设计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利用上述找形方法发现了同一张拉整体结构可以在完全不同的几何构形下保持稳定自平衡状态的多稳态现象,并针对六杆钻石型张拉整体结构和二十面体Z字型张拉整体结构,研究了不同稳定构形之间的能量关系与转化条件,为张拉整体结构在作动器、力学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理论推导了简单张拉整体结构压杆屈曲前后的结构响应,提出了考虑压杆屈曲的复杂张拉整体结构数值分析方法,揭示了张拉整体结构在压杆屈曲前的非线性应力强化现象和压杆屈曲时的应力软化现象,解释了细胞肌动蛋白网状结构应力强化与软化现象的力学本质。实现了张拉整体结构的粘弹性动力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多模块张拉整体结构的细胞张力丝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成功预测了细胞张力丝的一系列粘弹性反应,将张拉整体结构的研究和应用从传统的建筑结构领域扩展到更广阔的生物力学领域。 提出了一种基于力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张拉整体结构单目标优化控制方法,解决了张拉整体结构的非线性优化控制问题。同时,针对张拉整体结构形态控制精度与控制消耗之间的相互制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areto遗传算法的张拉整体结构形态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该算法得到的优化结果能够完整描述控制精度与控制消耗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助于设计者根据实际需要权衡两者之间的制约关系,为作动器及控制策略的选择提供指导与参考。 推导了采用压电作动器的张拉整体主动控制结构的机电耦合作动方程,实现了基于线性二次型和瞬时最优控制算法的张拉整体结构线性与非线性动态优化控制,比较了两种算法在张拉整体结构动态控制中的适用性和控制效率,考察了作动器数量和作动器布置位置对控制效果和效率的影响,为张拉整体结构动态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保障。 本文的研究工作完善和推进了张拉整体结构形态学的发展,促进了张拉整体结构在交叉领域中的应用,为张拉整体结构以及其他张力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当前的工程设计及施工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贤;罗尧治;沈雁彬;;张拉整体结构的非线性主动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10期
2 周一一;陈联盟;;浅谈张拉整体结构发展的历史与趋势[J];空间结构;2013年04期
3 吴杰,张其林,罗晓群;张拉整体结构预应力优化设计的序列两级算法[J];工业建筑;2004年04期
4 彭张立;袁行飞;董石麟;;环形张拉整体结构(英文)[J];空间结构;2007年01期
5 胡昱;邓澄远;张毅;朱俊杰;李中言;颜喜林;;张拉整体结构的实验研究[J];科技资讯;2012年26期
6 张沛;冯健;;张拉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判定及刚度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10期
7 董智力,何广乾,林春哲;张拉整体结构平衡状态的寻找[J];建筑结构学报;1999年05期
8 罗尧治,董石麟;平板型张拉整体结构几何体系及受力特性分析[J];空间结构;2001年01期
9 袁行飞;彭张立;董石麟;;环形张拉整体结构的研究和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10 袁行飞;彭张立;董石麟;;环形张拉整体结构的研究和应用[J];预应力技术;2009年04期
11 罗尧治,年有增,符刚;基于压杆失稳的张拉整体结构极限承载力[J];空间结构;2004年01期
12 傅丰;张拉整体结构——新型的空间结构体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13 李效梅;袁雪峰;;基于张拉整体结构思想的索桁结构艺术[J];空间结构;2006年04期
14 宋文晶;马臣;;张拉整体结构静力性能的参数分析[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15 孙旭峰;张拉整体结构施工方法探析[J];江苏建筑;2003年02期
16 肖明;;预应力张拉整体结构艺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年04期
17 陆金钰;李娜;范圣刚;;面向几何坐标的张拉整体结构找形算法[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2年03期
18 ;杆件失效时张拉整体结构的敏感性分析[J];钢结构;2011年09期
19 曹喜,刘锡良;张拉整体结构的预应力优化设计[J];空间结构;1998年01期
20 卢成江;吴知丰;赵洪斌;;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张拉整体结构初始形态[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悦;冯西桥;;张拉整体结构的蒙特卡罗找形方法[A];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进展: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许贤;罗尧治;;张拉整体结构找形与形态控制问题研究综述[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曹喜;刘锡良;;张拉整体结构与富勒的结构思想[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4 罗尧治;符刚;陈婷;;4m×4m张拉整体结构模型[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许贤;罗尧治;;张拉整体结构的控制路径规划[A];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黄呈伟;;张拉整体结构计算[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7 席根喜;徐国彬;;张拉整体结构的静动力特性与实验研究[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8 曾文平;王元清;石永久;;特大跨度张拉整体结构体系承载性能研究综述[A];钢结构工程研究(三)——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席根喜;徐国彬;高日;;张拉整体结构的形状、预应力研究[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10 孙旭峰;;张拉整体结构施工方法探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贤;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理论与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国鼎;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傅丰;新型预应力张拉整体结构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3 付朋辉;张拉整体结构找形软件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符刚;张拉整体结构的分析理论及其模型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陈超伟;柔性张拉整体结构振动最优控制及作动器优化配置[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吴文友;可展开张拉整体结构天线形态综合及热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征;张拉整体结构的找形和稳定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韩超;张拉整体结构几何拓扑研究及带有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结构设计与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梁锐;基于平衡矩阵理论的张拉整体结构形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彭张立;环形张拉整体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平面内三向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焊接空心球节点承载力研究和实用计算方法[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雪松;球形机器人:或将改变深空探测模式[N];中国航天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