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近年来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抗休克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科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复苏情况,了解抗休克补液对“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烧伤外科学分册”推荐补液公式遵循情况及抗休克效果。
方法:收集我科大面积烧伤患者(总烧伤面积≥50%或Ⅲ度烧伤面积≥20%)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烧伤原因、烧伤面积、烧伤深度),休克期补液情况,包括伤后0-8、9-24、25-48小时补液量、性质,并记录抗休克前后生命体征、尿液(量、PH、比重)、实验室检查结果。统计分析上述患者复苏效果及休克期救治时对通用公式和“指南补液公式”的遵循情况。
结果:复苏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钾,氯,葡萄糖较复苏前明显好转,提示复苏有效。与通用公式比较,除伤后前8小时胶体补充量与公式推荐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余各项均超出公式推荐量,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与“指南晶胶混合公式”推荐量比较,成功复苏患者伤后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普遍偏多,其中以晶体、水份超量为主。随时间延长,晶胶比例逐渐增大。至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晶胶比例,水份补给基本正常。与“指南”推荐尿量比较,伤后第一个24小时患者尿量与推荐量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伤后第二个24小时患者尿量明显偏多。据复苏后有无并发症分组,并发症(+)组Ⅲ°烧伤面积明显大于并发症(-)组,但伤后各时间段补液系数及尿量系数间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我科近年来大面积烧伤患者抗休克治疗一周内并发症发生率33.3%,均为特重烧伤患者。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抗休克救治中,维持推荐尿量,实现平稳复苏,实际补液量高于“指南晶胶混合公式”推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