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穿越新建海堤工后沉降研究
【摘要】:
海积软土在堆积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往往是堤防建造和围海造地等重大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了研究海积软土的变形特性,在室内单元体实验的基础上,由修正Cam-Clay改进来的软土模型中加入了海积软土固有的结构性特征。结合实际的工程项目,建立相应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大面积均匀堆载和新建海堤不均匀荷载作用下海积软土的长期沉降和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特性,分析中考虑了竖井地基处理和海堤填筑进程的影响。通过与原位监测数据的对比发现,利用该模型模拟能够很好地反映海堤下方处和厂区大面积回填处的地基沉降和侧向变形,同时能较好地考虑填筑过程中地基不同深度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累积和消散过程。
海积软土上新建海堤一般存在较大的工后长期沉降,随后进行隧道掘进,海堤较大的工后不均匀沉降会引起盾构隧道的纵向变形,严重危及隧道的安全运行。如何衡量计算该情况下软土隧道的安全度成为关键的工程问题。本文对盾构施工时海堤沉降实测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关键隧道截面沉降进行原位监测。根据已求出的隧道处沉降分布,进行曲线拟合,求出隧道曲率;采用等效连续化模型,计算出盾构管片的纵向刚度,由受力分析找出隧道曲率与变形、裂缝的关系,分析隧道的受力状态,提供地基处理建议,解决关键的工程问题。
|
|
|
|
1 |
姜晓刚,刘丛;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海堤的实践[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4期 |
2 |
史建堂;;天津海堤[J];海洋开发与管理;1988年03期 |
3 |
;世界上著名的跨海大桥[J];中外公路;2004年02期 |
4 |
苗青;江洧;张从联;;海堤波浪越浪量常用计算方法评述[J];广东水利水电;2008年08期 |
5 |
郑厚法;;珠江三角洲的海堤建设[J];人民珠江;1991年04期 |
6 |
钱自雄;丙乳水泥砂浆在海堤水闸修补加固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2005年02期 |
7 |
阮学成;;大型土工织物充灌袋在上海洋山深水港海堤建设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06年11期 |
8 |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沿海海堤及江堤工程留地指示[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1951年02期 |
9 |
陶松垒;软基海堤快速施工法在舟山东港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1996年01期 |
10 |
黄宗国,顾德宇,陈泽夏;厦门筑堤围海的回顾与思考[J];厦门科技;1996年06期 |
11 |
陈国忠;阳江市海堤达标工程设计及风浪爬高计算的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1997年06期 |
12 |
;海宁居及海堤居[J];世界建筑导报;1997年03期 |
13 |
刘小曼;珠江口门海堤堤型的选择[J];人民珠江;1998年05期 |
14 |
金德钢;小狮子口海堤的滑动原因和经验教训[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1年03期 |
15 |
陆海源,刘汉龙,谢庆道;新型PCC桩结构直立式海堤技术开发[J];岩土工程界;2004年04期 |
16 |
施建华;石狮市伍堡海堤修建技术探讨[J];水利科技;2005年02期 |
17 |
周文领;;对海堤闸门运行中的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研究[J];硅谷;2008年18期 |
18 |
殷忠;王洪光;黄北生;;沉降监测在海堤修复工程中的技术应用[J];山西建筑;2009年06期 |
19 |
毛昶熙,段祥宝,毛佩郁,张士君,周骥;海堤结构型式及抗滑稳定性计算分析[J];水利学报;1999年11期 |
20 |
陈国樑,游春炎,潘德增,邱开养;福建省江海堤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利;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