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磁致伸缩执行器综合特性测试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摘要】:
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GMM)研制的执行器(GMA)在超精密加工、精确定位、流体控制、机器人和换能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GMM的磁、机、电间的复杂耦合加上磁滞非线性的存在,势必对所研制的GMA要达到设计要求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必须对GMA进行各项特性测试,寻求其最优的工作参数。
鉴于目前针对GMA的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以弯曲型GMA为研究对象,引入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套完整、有效的GMA综合特性测试系统,并对GMA进行了一系列静动态特性实验,为实现GMA结构优化和精确控制提供了依据。全文分为六章,各章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发展概况、性能特点、国内外应用现状以及各项特性,并分析了影响其应用的因素;然后从概念、发展历史、特点三个方面对虚拟仪器技术进行了总结;最后阐明了本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分析了测试系统的需求,通过对GMA各待测参数的测量方法和后续信号处理的详细介绍,建立了测试系统的总体架构。
第三章详细叙述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包括系统中各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的选型,采集卡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系统的抗干扰措施设计。
第四章介绍了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的选择,以及软件总体结构的设计,并给出了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
第五章实验研究了GMA的静态特性,给出了传感器标定过程,以及输入电流、驱动磁场、预压力等因素对GMA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实验测量了GMA的共振频率和频率响应函数等动态特性。
第六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工作,并对进一步的工作方向作了展望。
|
|
|
|
1 |
何正明,龚蔚;(Sm_(0.08)Dy_(0.12))Fe_2超磁致伸缩材料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2 |
;超磁致伸缩致动器[J];金属功能材料;1994年02期 |
3 |
;我国研制成功直径最大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J];发明与创新;2003年05期 |
4 |
肖柏勋,刘明贵,肖文治;一种新型的工程岩体探测震源──超磁致伸缩声波发射器[J];地学前缘;1996年02期 |
5 |
李松涛,孟凡斌,刘何燕,陈贵峰,沈俊,李养贤;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应用研究[J];物理;2004年10期 |
6 |
贾振元,杨兴,王福吉,郭东明,郭丽莎;具有位移感知功能的超磁致伸缩微位移执行器的研究[J];应用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
7 |
周强;金才积;罗良进;杨建成;张永炬;;超磁致伸缩平面扬声器阻抗特性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03期 |
8 |
杨兴,贾振元,郭东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伸缩特性及其磁感应强度控制原理及方法的实现[J];电工技术学报;2001年05期 |
9 |
王昌,李强,李银祥,张一玲;Tb_(0.3)Dy_(0.7)Fe_(1.95)单晶的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0 |
庄辉虎;周白杨;陈伟海;毛宏英;;衬底状态及热处理对Sm-Fe GMFs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11 |
熊焕庭;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系数检测仪的研发[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2 |
;短波[J];科技潮;1998年12期 |
13 |
刘俊;机遇是成功的开始——记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高学绪[J];科技潮;2005年04期 |
14 |
;磁性材料[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12期 |
15 |
;会唱歌的桌子[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9年05期 |
16 |
刘国征;夏宁;刘小鱼;赵明静;赵瑞金;;稀土磁性功能薄膜材料的研究现状[J];稀土;2010年01期 |
17 |
黄迷梅,张子义;稀土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电-机转换关系[J];稀土;2000年04期 |
18 |
王天枢,郭玉彬,白冰,胡贵军,李晓滨;用超磁致伸缩调谐光纤光栅的光分/插复用器[J];光子学报;2003年09期 |
19 |
陈蕾;李平;文玉梅;王东;;高磁导率材料FeCuNbSiB对超磁致伸缩/压电层合材料磁电性能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
20 |
陈磊;刘方文;戴前伟;;水工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