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喃并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摘要】:
研究有机合成新方法得到具有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一直是有机化学的前沿和热点。本论文研究了两种串联反应,可以从简单的起始原料得到吡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主要内容如下:
1.研究了一种DDQ参与的通过两次C-H键活化反应合成吡喃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方法。该反应的起始原料是4-羟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和1,3-二芳基丙烯类化合物。在DDQ的氧化作用下,通过串联的连续两次C-H键活化,从而合成得到了一系列吡喃香豆素衍生物。我们通过设计中间体底物证明了最终的关环产物也是在DDQ氧化下发生的,进一步佐证了所提出的机理。反应过程中有烯丙位正离子自由基产生,对于不对称的1,3-二芳基丙烯类化合物,反应有两种异构体。该反应原料易制备,操作简便,无需重金属离子参与。
2.发展了一种Lewis酸催化下的4-羟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和查尔酮的串联反应。该反应提供了另一种合成吡喃香豆素衍生物的新方法。该反应经历的过程是:在BF_3·Et_2O的催化下,4-羟基香豆素对α,β-不饱和酮进行1,4-加成,得到加成产物,再在BF_3·Et_2O的催化下,分子内发生一次亲核进攻,再脱去一份子水得到最终的关环产物。该反应原料简单,反应条件温和。
|
|
|
|
1 |
夏敏,卢跃东;热敏共聚物负载的2-氨基-3-氰基-4-取代苯基-5-甲氧羰基-4H-吡喃化合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05年01期 |
2 |
王美玉;表示吡喃式环已糖结构的一种新方法[J];镇江高专学报;1997年01期 |
3 |
朱燕云,黄初升,陈希慧,刘红星,凌新龙;苯并吡喃型查尔酮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进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4 |
夏敏,卢跃东;微波促进下2-氨基-3-氰基-4-芳基-4H-吡喃化合物的一锅法合成[J];化学通报;2005年06期 |
5 |
张三奇,李中军,王安邦,蔡孟深;4,6-O-亚苄基-α-D-吡喃阿洛糖烯丙苷的合成[J];化学试剂;1997年02期 |
6 |
尹升镇;3-碘-苯并吡喃-4-酮与2-硫代嘧啶类的Michael加成反应[J];化学试剂;1997年06期 |
7 |
蒋虹,屠树江,房芳,朱松磊,李团结,章晓镜,史达清,王香善;微波辐射下“一锅煮”法合成2-氨基-3-氰基-4-芳基-4H,5H-吡喃-[3,2-c]苯并吡喃-5-酮[J];有机化学;2004年11期 |
8 |
张亮仁,张礼和;2,3,4-三苯甲酰化-1-β-氰基-D-吡喃木糖构象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年07期 |
9 |
周建峰;微波辐射下一步合成吡啶和吡喃衍生物[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年06期 |
10 |
;国外文摘[J];林产化工通讯;1997年02期 |
11 |
童媛媛,季根忠;甲基吡喃的合成[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5年03期 |
12 |
薛良驹,孙关中,高建军;1-O-酰基-2,3,4-三-O-乙酰基-β-D-吡喃木糖及吡喃阿拉伯糖的合成[J];化学通报;1994年01期 |
13 |
吴鸣虎,傅恩琴,吴成泰;3,4─二氢─2H─吡喃─5─醛与脂肪二胺的反应研究[J];化学试剂;1995年03期 |
14 |
廖宏标,徐秀娟;芳香胺参加的Mannich反应(Ⅺ)──4H-[1]-苯并吡喃-4-酮与芳香胺的Mannich反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15 |
陈华君,单秋杰;4-芳基-2,6-二苯吡喃高氯酸盐的合成方法[J];高师理科学刊;1997年04期 |
16 |
何斌,程铸生;香豆素衍生物激光染料的研究[J];中国激光;1993年04期 |
17 |
姚祖光,陈峡华,范天奕;含吡喃鎓牟欢猿迫状ㄈ玖虾铣杉肮庑阅 [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5年01期 |
18 |
黄维;董小萍;邵培;韩波;;新型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0年02期 |
19 |
王香善,曾兆森,史达清,魏贤勇,宗志敏;KF/Al_2O_3催化下2-氨基-4-芳基-4H-吡喃并[3,2-c]香豆素衍生物的一步合成[J];有机化学;2005年09期 |
20 |
全哲山,李元春;2,2-二甲基-6-羟基-2H-苯并吡喃的合成[J];化学试剂;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