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芳烃包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碳氢燃料中的应用
【摘要】:
吸热型碳氢燃料作为一种可燃冷却剂,可以同时满足飞行器动力及热管理双重需求,而对于马赫数大于5以上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而言,燃料吸热能力尤其重要。本文围绕如何提高碳氢燃料化学热沉展开,针对吸热型碳氢燃料实际使用条件的特殊性,着重探索了碳氢燃料的拟均相催化可行性,为吸热型碳氢燃料最终服务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
分别以对叔丁基苯酚和间苯二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杯芳烃及其衍生物,根据杯状空穴结构以及油溶性差异,发现2,8,14,20-四(十一烷基)杯[4]间苯二酚芳烃具有最优的包合作用。以水合肼为还原剂成功制备了油溶性的杯芳烃包合的纳米Ni颗粒,随着配体量的减少,反应温度的升高,所得纳米Ni颗粒形貌由球形逐渐变为海胆形。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品的影响,发现以水-乙醇为溶剂,n(配体):n(Ni~(2+))=1:4,碱浓度为0.8 mol/L为最佳条件。此外,还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甲苯-水两相反应,制备了树枝状的非晶态Ni-B合金。研究中发现,反应温度对枝状结构的平均直径影响较大,当反应温度为70℃时,平均直径最小,为20 nm。
自制的纳米Ni颗粒以及非晶态Ni-B合金不仅可以作为高能添加剂,还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可以将所制备纳米颗粒分散在碳氢燃料中考察它们的催化能力。当用于DCPD催化加氢时,纳米Ni催化剂可使产物的收率为96.91%,效果优于负载型Ni/ZSM-5催化剂;当用于JP-10催化裂化时,纳米Ni以及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JP-10的裂解转化率,相对于热裂解,转化率最大可提高50%,不同催化剂活性顺序为:Ni(b)>Ni(a)>非晶态Ni-B合金。其中非晶态Ni-B合金催化裂解的最佳温度范围为530~580℃,纳米Ni催化裂解的最佳温度范围为540~600℃。
本文还进行了吸热型碳氢燃料配伍研究,考察利用直链烷烃改善JP-10等高密度碳氢燃料热化学性质的可行性。测定了正辛烷和正癸烷与JP-10混配的两个二元体系在不同组成和温度下的密度和粘度,计算了二元体系相应的超额体积和超额粘度。结果发现在298.15 K时,正辛烷+JP-10二元体系在X_(n-octane)=0.544处,V_m~E具有最小值,体积热值约为36.17 MJ/L。而正癸烷+JP-10二元体系在X_(n-decane)=0.615处,V_m~E具有最小值,体积热值为36.43 MJ/L,略高于正辛烷+JP-10体系。根据Eyring液体粘性流动理论,关联了二元体系的粘滞性活化参数,粘滞性活化熵对吉布斯自由能的贡献比较大,熵驱动居于主导地位,表明混合燃料在混合过程分子间相互作用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燃料配伍研究提供理论信息。
|
|
|
|
1 |
胡昌明;卿凤翎;申存晞;;杯芳烃[J];化学通报;1993年02期 |
2 |
Jacques Fayolle;Andr'e Langlade;窦新富;;适应碳氢燃料发展的丁腈橡胶[J];橡胶参考资料;1982年09期 |
3 |
许学忠,裴明敬,李明,徐前勇,卫海鹰;碳氢燃料与卤素氟化物的爆炸反应特性[J];火炸药学报;1999年03期 |
4 |
童澄教;;影响碳氢燃料燃烧气体中NO浓度的因素[J];环境污染与防治;1984年03期 |
5 |
方文军,咸春雷,徐斌,林瑞森;碳氢燃料的蒸发焓与~1H NMR结构参数[J];燃料化学学报;2002年05期 |
6 |
秦友花,沈兆武,向文;碳氢燃料空气混合物爆轰性能的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1年03期 |
7 |
张得亮;尚丙坤;王伟;丰美丽;薛金强;刘飞;赵云波;;抗静电剂对碳氢燃料电导率的影响[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1年02期 |
8 |
张来新;杨琼;赵卫星;;我国杯芳烃化学的研究进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1年02期 |
9 |
方文军,雷群芳,林瑞森;碳氢燃料的蒸气压与气-液平衡测定[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5期 |
10 |
张涛;单喷注单元燃烧室试验中碳氢燃料与H_2O_2的燃烧性能[J];火箭推进;2004年03期 |
11 |
李祖光,高涵,厉刚,何肇瑜,林瑞森,宗汉兴;吸热型碳氢燃料的量热研究[J];推进技术;1999年04期 |
12 |
李云清;何鹏;王金成;;碳氢燃料在亚临界及超临界状态下的状态方程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7年01期 |
13 |
刘陆智;寇玉辉;汪凌云;曹德榕;;杯芳烃手性识别在核磁中的检测[J];有机化学;2011年07期 |
14 |
姚干兵;解立峰;刘家骢;;燃料—空气两相爆轰相对敏感度的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6期 |
15 |
徐晓峰,解立峰,彭金华,何志光,惠君明;碳氢燃料爆轰波胞格结构的实验研究[J];含能材料;2003年02期 |
16 |
韩豪;曹端林;胡志勇;周俊峰;;水溶性杯芳烃合成的研究进展[J];天津化工;2010年03期 |
17 |
王贞;贺芳;卫宏远;;超临界条件下甲基环己烷的结焦抑制研究[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1年03期 |
18 |
杨立中,刘荣海,张春云;几种碳氢燃料与空气混合物相对爆轰敏感度的测定[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5年S2期 |
19 |
杨立中,王清安,范维澄,刘荣海;石化行业中某些碳氢燃料爆炸危险性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7年05期 |
20 |
钟一鹏;文摘[J];爆破器材;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