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有效部位防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摘要】: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文明病之一。近年来应用天然产物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报道越来越多。我国是青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的原产地,虽拥有七千年梅文化的悠久历史,但长期以来主要停留在精神层面,对梅制品的研发投入不足,青梅产业正遭遇严峻的发展瓶颈。本课题组在对青梅进行探索性研究时发现,部分青梅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痛风功效。本研究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提出的,选用浙江萧山青梅中的大叶青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梅果和梅核中总酚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测定青梅不同提取部位中的特征性酚类化合物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所有青梅提取物(青梅果实+非果部分)的体外降尿酸作用,对筛选出的有效部位进一步研究其安全性,体内降尿酸、抗痛风及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作用及机制。现将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1)青梅(梅果、梅核)中含有较多的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本研究首次报道,从梅果中检出了新绿原酸和隐绿原酸两种绿原酸同系物,从梅核中检出了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三种绿原酸同系物。
(2)所有青梅果实提取物对DPPH·、ABTS~(·+)OH·和O_2~(·-)均具有显著的清除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关系。青梅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还原力,且在生物体系(大鼠脑匀浆体系、红细胞体系和全血体系)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
(3)梅核醇提物乙酸乙酯相(PMS-E)和梅花醇提物正丁醇相(PF-B)体外对黄嘌呤氧化酶(XO)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雌、雄小鼠经口急性毒性最大耐受量均大于12.0 g/kg,属于实际无毒类。在大鼠30天喂养试验中,给予PMS-E和PF-B后未出现中毒症状,最大无作用剂量为3.0 g/kg。
(4)在三种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中,PMS-E和PF-B均表现出较强的降尿酸和XO活性抑制能力。本研究采用饲料中添加酵母,同时口服腺嘌呤的诱导方式,建立了理想的大鼠高尿酸血症肾病模型。PF-B对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血清、肝脏中XO活性及肝脏中腺苷脱氨酶活性的抑制均明显强于PMS-E。中高剂量PMS-E和PF-B均可使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血清、肝脏和肾脏中MDA、GSSG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使GSH含量和SOD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此外,PMS-E和PF-B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病变的肝脏和肾脏组织有显著改善作用。
(5)不同剂量PF-B均可显著降低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以及关节周围肿胀组织中NO和IL-1β、IL-6、IL-8、TNF-α、PGE_2等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以及单胺类递质(DA、5-HT)的水平,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F-B在多种炎症和疼痛动物模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6)人体试食试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以梅花醇提物为功能性成分制成的胶囊和口服液在治疗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知青梅是植物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的优良资源,其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在所有青梅提取物中,PF-B不仅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而且在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方面,其效果都是最好的,并推断PF-B中的主要药效成分应该是黄酮类化合物。以青梅花为原料,研究和开发防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膳食补充剂、保健食品、医药中间体和天然药物前景广阔,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
|
|
|
|
1 |
陈秀玉,陈文冰,刘哓兰;痛风性关节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5年01期 |
2 |
施玉英;痛风性肾功能衰竭的饮食治疗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年03期 |
3 |
黄秋红,戴霞;痛风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J];医学文选;2002年05期 |
4 |
方道筑,彭长英;中药踏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1999年01期 |
5 |
杨晋红,罗永莉;针刺配合药物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8例[J];中国针灸;2000年07期 |
6 |
何永生;;痛风盯上中青年男性[J];健康博览;2003年03期 |
7 |
宋炜,宋维明,董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4年08期 |
8 |
李德芹;金黄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肿痛14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9 |
徐虎;氦-氖激光综合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二例[J];中华理疗杂志;1995年04期 |
10 |
潘惠仪;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36例的X线诊断[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1 |
张自新;;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J];黑龙江医学;2010年02期 |
12 |
姚睿智,程宇星,张宏伟;双柏油膏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49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年10期 |
13 |
李兆文,林石明;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1年07期 |
14 |
胡庆年;;拈痛汤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24例[J];河北中医;2006年04期 |
15 |
董斌;;痛风五例误诊分析[J];吉林医学;1992年03期 |
16 |
郭水英,冯蔚芬,黄敏;痛风性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7年06期 |
17 |
柳洁,康文娟,程瑞迎,胡玲,邵晋康,秦洁,薛雪华;肥胖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尿酸代谢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1年05期 |
18 |
闫霞
,吴云华
,张颖;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1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3年04期 |
19 |
苏友新,陈伟宏,王和鸣,许书亮,郑良朴;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研究概况[J];中国骨伤;2004年07期 |
20 |
李天旺,任杰,古洁若;超声引导穿刺协助诊断痛风性跟腱炎一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