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乙烯受体调控规律的研究
【摘要】:
为了探索乙烯受体基因家族成员LeETR1或LeETR2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tum)各表现型的调控规律,实验室前期构建了含有3'-端非编码区和35SCaMV启动子的反义LeETR1和LeETR2序列,以含反义LeETR1或LeETR2的表达载体转化番茄B1纯系,转化子经过多代筛选和鉴定,得到两个转基因株系ale1和ale2。将ale1与ale2杂交,得到杂交dale。本研究以ale1,ale2和dale作为对象,经过标记基因NPTⅡPCR、反义序列PCR和标记基因GUS活性鉴定证明转入反义序列的稳定遗传。对各株系生长发育、衰老脱落、果实成熟等乙烯相关表现型、以及组织的乙烯结合能力等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如下:
1.ale1表达使自然光照下生长的植株明显矮化,显著增强叶柄上位性生长,花序轴缩短,开花期和座果期都推迟,开花数和座果率下降,畸形果率上升。这些性状提示LeETR1在番茄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过程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ale2只表现出微弱的叶柄上位性生长等部分乙烯反应。dale表现型与ale1基本一致,没有特别增强的表现型,说明LeETR1与LeETR2同时缺失并没有比单一缺失产生更高的乙烯敏感性或更强的乙烯反应;LeETR2在番茄生长发育的调控上可能没有特别明确的功能分工,它可能只是对包括LeETR1在内的其它受体成员起辅助调控作用。
2.无论是在叶子还是果实中,对照株系的乙烯结合能力要普遍高于转基因株系,说明转基因株系的乙烯受体表达数量要低于对照株系。在叶子的乙烯结合方面,各个株系叶子的乙烯结合能力没有体现差异性,而在果实乙烯结合能力方面,转基因株系间乙烯结合能力具有显著差异,说明乙烯受体LeETR1和LeETR2在叶子中的表达量占叶子总的受体的表达量比例不大,在果实中乙烯受体LeETR1和LeETR2对受体表达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双突变体dale的乙烯结合能力与ale1和ale2类似,推测也存在乙烯受体家族成员间的特定时间和组织特异性地补偿作用。
3.ale1表现出最明显的器官衰老和脱落加速,对乙烯作用抑制剂敏感性也更高,但ale2在花朵衰老上没有明显的表现,说明乙烯受体LeETRI和LeETR2对器官脱落的调控功能冗余,但也有作用程度的差异,在花朵衰老调控方面,LeETR1可能起了重要作用,而LeETR2可能没有直接的意义;dale叶柄脱落速度明显比ale1和ale2都快,说明dale在器官脱落区乙烯敏感性比ale1和ale2更强。这种结果提示LeETR1和LeETR2在调控器官脱落上既有功能冗余还可能存在功能叠加效果,两者同时缺失比单独缺失产生的乙烯敏感性更强,两者同时存在则可能对抑制乙烯诱导的脱落作用比单独存在时更强。
4.转基因株系果实的单果重要比对照株系果实明显加重,果实形状要比对照株系更加宽扁。在成熟过程中,转基因株系果实的硬度、黏着性和弹性明显要低于对照株系。转基因株系果实的颜色要比对照株系更红,在BK+10以后趋于一致。在可溶性固形物和电导率上,ale1株系的含量要高于ale2株系,dale株系和对照株系。在酸含量方面,转基因株系的含量均要显著高于对照株系。在货架寿命上,转基因株系要比对照株系短。说明反义LeETR1和反义LeETR2果实及双突变体反义转基因果实成熟速度显著加快。这提示乙烯受体差异调控果实的成熟进程,除了前人已经明确的NR(LeETR3)外,LeETR1和LeETR2也与果实成熟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以LeETR1的调控效应较为明显。
5.番茄乙烯受体LeETR1与LeETR2在不同组织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相互关系。LeETR1在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平衡乙烯反应可能具有特别重要的功能地位。番茄乙烯受体家族各个成员都有其独特的表达特点,它们分别缺失或者表达减少都产生了明显的具有时空特异性的乙烯反应表现型。但是大量的证据表明,各个受体之间不是简单的独立存在关系,它们组成了由复杂的分工合作关系联接起来的统一体。
|
|
|
|
1 |
魏绍冲,陈昆松,罗云波;乙烯受体与果实成熟调控[J];园艺学报;2004年04期 |
2 |
韩继成;植物乙烯受体及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2期 |
3 |
魏绍冲,陈昆松;成熟猕猴桃果实中乙烯受体基因Ad-ETR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果树学报;2004年06期 |
4 |
魏绍冲,陈昆松,张玉,张望舒,丁建国;猕猴桃果实乙烯受体基因Ad-ETR1的克隆及其表达[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年06期 |
5 |
韩继成,江良荣,郑景生,李义珍;海南疣粒野生稻乙烯受体的保守序列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1期 |
6 |
曹宛虹,董亿,张劲松,陈受宜;水稻乙烯受体类似物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J];中国科学C辑;2003年02期 |
7 |
谢永红,陈学年,吕斌,丁志祥,欧毅;桃果实采后乙烯合成及乙烯受体ETR1同源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J];西南园艺;2005年03期 |
8 |
王中凤,应铁进;植物乙烯信号转导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年06期 |
9 |
韩继成,方宣钧;编码荔枝乙烯受体(LcERS1)的cDNA基因的克隆与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03期 |
10 |
王然;王成荣;秦斐斐;加藤雅也;西川芙美惠;兵藤宏;;青花菜预冷后乙烯生成特性及受体基因的表达分析[J];园艺学报;2008年06期 |
11 |
莫爱琼;万小荣;;乙烯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
12 |
张明方,向庆宁,应铁进,杨虎清,郑铁松,杜荣茂;反义乙烯受体LeETR_2基因对番茄的转化和功能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年02期 |
13 |
林积秀;;乙烯与基因表达调控关系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7期 |
14 |
宋春丽;马俊莲;唐霞;张子德;刘永巨;;千代田草莓乙烯受体Etr2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8年06期 |
15 |
宋春丽;赵丛枝;马俊莲;;草莓乙烯受体FaEtr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J];华北农学报;2010年06期 |
16 |
李正国,ElSharkawyI,LelievreJM;温度、丙烯和1-MCP对西洋梨果实乙烯合成和乙烯受体ETR1同源基因表达的影响[J];园艺学报;2000年05期 |
17 |
张志刚,巩燕,何新建,王玉军,孙仲序,张劲松,陈受宜;烟草乙烯受体类似物NTHK2全长基因的克隆及其激酶结构域生化特性(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3年01期 |
18 |
迟君德;王然;杨绍兰;王倩倩;王成荣;;1-MCP对大果水晶梨冷藏效果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年14期 |
19 |
郑铁松,应铁进,何国庆,曹家树;乙烯受体基因LeETR1在番茄突变体Epi及其野生型中的表达[J];园艺学报;2001年02期 |
20 |
郑铁松,应铁进,曾广文,何国庆;乙烯受体基因LeETR1在番茄Epi和VFN8中的表达及反义表达载体构建(英文)[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