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SOI平面波导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研究

王俊  
【摘要】: 随着传感技术的不断的进步,传感器在化学,生物,医疗等科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此同时对传感器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传感技术呈现出高精度,集成化,多通道,在线实时测量等发展趋势。本文研究的内容是一种集成化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通过测量液体或者气体的折射率获取被测物质的浓度信息,由于其结构小巧,精度高,并且可以实时测量,被广泛用于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医学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近年来,随着集成光学的迅速发展,各种光电子器件都在往小型化和集成化方向迈进。我们研究的内容是用集成方法代替传统的棱镜结构实现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技术。 时域有限差分(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 Domain)方法(FDTD)是一种广泛用于模拟电磁波行为的数值方法,本文中,论述了FDTD的原理,以及如何运用合适的金属色散模型来模拟金属色散介质,并使用FDTD方法模拟分析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提出了两种基于SOI波导的集成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方案,分别用简单模型和FDTD方法做了分析和优化,并设计了器件的结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媛媛;肖龙;朱莺;胡建东;江敏;胡枫江;魏文松;李会芹;;非扫描式光学SPR生物传感器的数据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符运良;;LiNbO_3光波导紫外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模拟计算[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8期
3 周洋;孔明;赵军;;PVDF传感器在高速圆度检测系统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11年13期
4 赵春雨;;基于STC单片机的矿用智能甲烷传感器的开发与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1年07期
5 石云波;李平;朱正强;刘俊;张晓明;;MEMS高g加速度传感器高过载能力的优化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07期
6 赵锐;石云波;唐军;刘俊;;MEMS面内大量程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与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8期
7 莫冰;郑琦;刘晓为;陈斯浩;;静电驱动电容式微机械陀螺寄生Coriolis力的建模与分析[J];微电子学;2011年04期
8 任新;吕晓明;张爱红;;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台[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3年02期
9 焦文潭;李小光;;一种基于狭缝波导的纳米传感器研究[J];光电子技术;2011年02期
10 涂晟;王军波;商艳龙;陈德勇;;高灵敏度谐振式微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8期
11 彭继慎;高爽;孟祥海;;三维螺旋极板电容传感器的静态分析与设计[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1年07期
12 臧勇;石延平;崔伯第;;基于非晶态合金的新型测力传感器[J];工程与试验;2011年02期
13 童斌;肖志勇;;基于改进条纹计数法的Fabry-Perot腔液位传感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7期
14 韩磊;;一种开路短截线结构的耦合式微波功率传感器[J];微波学报;2011年03期
15 张锦文;李伟;;碳纳米管压力传感器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1年03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志强;宋炉胜;韩琪;朱劲松;;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的转基因样本高灵敏检测方法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王晓萍;;赤潮毒素大田软海绵酸表面等离子共振免疫检测方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宋炉胜;郭碧红;李少鹏;周文菲;汪之又;朱劲松;;高性能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生物传感器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荆庆丽;杜春光;高健存;;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的新应用——微弱磁场的测量(英文)[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5 张轶鸣;许吉英;王慧宾;陈畯;廖滔;陈义;;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高通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分析[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6 李翀;吴川六;赖金平;赵一兵;;基于金纳米棒表面等离子共振原理检测生物巯基分子[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曹庄琪;陈洸;陈凡;顾江华;沈启舜;;亚毫米尺度金属包覆光波导振荡场传感器[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袁一方;吴英才;郦炬烽;;表面等离子共振法盐度测量原理及实验[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陈进军;温志渝;文方;王武;;液态电极电容式倾角传感器[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10 王宇春;杜学忠;;高蛋白亲和性的二元单分子膜的自导向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新平;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及功能吸附材料富集分离痕量元素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黄福祥;人体组织液中葡萄糖浓度的精密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胡建东;拉锥光纤表面等离子共振氢敏传感器研究与实验[D];浙江大学;2005年
4 陈洸;基于对称金属包覆波导的高灵敏度光生化传感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王春刚;金纳米棒的表面修饰及其生物识别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殿冰;单克隆抗体检测炭疽芽孢[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7 欧惠超;基于SPR技术的传感芯片的研制及其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8 张增福;基于微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系统的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王伟;功能化金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质及其在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陈惠滨;小型SPR分析系统设计及其在环境污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基于SOI平面波导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杜杉;超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设计与表面等离子波导耦合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伏祥勇;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张晶鑫;基于GGBP蛋白绑定的表面等离子共振葡萄糖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张崇文;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扫描成像的DNA芯片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宝阔;剪切流传感器结构优化与性能测试[D];天津大学;2012年
7 范世琦;基于平面波导的角度调制型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刘俊锋;SPR微阵列相位检测图像信息采集系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李博;光纤SPR传感器结构设计以及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楚海威;基于线阵CCD器件的SPR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林春燕;电化学气体传感器获殊荣[N];吉林日报;2007年
2 柏林;我掌握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核心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7年
3 于柏林张兆军;气体传感器技术研究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4 Ryan Seguine;开拓电容传感技术应用新领域[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5 记者 吴苡婷;科研一线的“当家人”[N];上海科技报;2011年
6 高艳丽;雷清泉:传感器领域的开拓者[N];黑龙江日报;2004年
7 通讯员 于柏林;我国已掌握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核心技术[N];长春日报;2007年
8 记者  孙文博;硅微麦克风前景看俏[N];中国电子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张世科 陈建文;汽车维修人才何时与”车”俱进[N];中国汽车报;2004年
10 王繁泓;耐高温压力传感器研制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