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血管源性恶性肿瘤-10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临床上罕见的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诊治。
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0年4月在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0例骨血管源性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包括1例血管内皮瘤、1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8例血管肉瘤。1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从4-67岁,平均年龄35.9±15.3岁,中位年龄36岁。2例为多中心病变,8例为单中心病变;2例位于髂骨,8例位于四肢骨,所有患者以局部疼痛或局部肿块而就诊,本组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6天至4年不等,影像学均提示骨质破坏、溶骨性改变。本组患者根据手术标本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骨血管肉瘤或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接受放疗。2例髂骨病人接受病灶骨大块切除+TSRH重建,其中一例接受放疗。8例病变位于四肢骨患者1例行姑息性治疗,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余7例均行广泛切除或截肢术,其中一例接受放疗。
结果:1例血管内皮瘤患者截肢术后随访至今50月无复发转移。1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接受大段截骨+TSRH重建+放疗后,随访至今66月,无复发转移。8例血管肉瘤患者,1例行姑息性治疗,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术后4月死亡。余7例中其中3例术后出现肺部转移,1例为左下肺局限性肿块,行左下肺段切除术,无瘤生存至今;1例为双肺多发转移灶,行化疗,带瘤生存至今;1例双肺、皮肤、双下肢多发转移,1月后死亡;余下其中2例出现原部位复发,无肺部及远处转移,再次行肿块扩大切除术,无瘤生存至今;2例术后无复发转移。
结论:骨的血管源性恶性肿瘤临床少见,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多中心病灶对诊断具有指导意义。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以手术广泛切除,辅以术后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血管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易复发及肺部转移。
|
|
|
|
1 |
刘旭伟;焦惠贤;;巨大脾血管肉瘤1例[J];新疆医学;2009年01期 |
2 |
谷小鸣,朱纯石,许香广,李润南,梅伯英,幸连春,郭仰明,黄洪铮;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附2例报告)[J];新医学;1987年10期 |
3 |
李玉丹;吴长君;杨海彦;史兴晔;;脾脏血管肉瘤伴肝转移一例[J];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
4 |
李彦敏;姜滨;;脾脏血管肉瘤并肝脏转移一例[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6年06期 |
5 |
李豫闽,刘丽萍;腹膜后巨大血管肉瘤一例报告[J];实用癌症杂志;1998年02期 |
6 |
王艳梅;李楠;吴凯;翟俊山;段云卉;王欣;王紫云;;腹膜后血管肉瘤1例[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0年02期 |
7 |
兰明银;胡玲;严斌;;脾血管肉瘤肝转移的诊治[J];腹部外科;2006年04期 |
8 |
Bong A.B.
,Bonnekoh B.
,Sch?§H.on M.P.
,Gollnick H.,马慧群;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颈外动脉靶向灌注和长效聚乙二醇α干扰素皮损内注射治疗头皮血管肉瘤[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6期 |
9 |
陈晓春;张志坚;葛智平;高子芬;;心包血管肉瘤一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5年12期 |
10 |
陈常召;赵明春;;乳房血管肉瘤1例[J];中国肿瘤临床;1990年04期 |
11 |
胡斌,张霞,荆淑蓉;下颌骨血管肉瘤1例[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
12 |
高建华;孙宪昶;李春伶;黑砚;王立新;李娜;高彩宏;;右心房血管肉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年04期 |
13 |
李远斌;周顺华;陶正德;;头颈部血管肉瘤(附9例报告)[J];实用肿瘤杂志;1991年04期 |
14 |
臧贵明,费宇行,朱智明,张载高,贝亚军;右心房血管肉瘤1例报道[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2年01期 |
15 |
顾基伟;陈克敏;刘玉;;《请您诊断》病例42答案:肾原发性血管肉瘤[J];放射学实践;2010年08期 |
16 |
梁怀虹;;血管肉瘤放射治疗2例[J];中国临床研究;2011年07期 |
17 |
Abratt
,赵泽贞;上腔静脉血管肉瘤[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4年04期 |
18 |
郑世营;脾脏血管肉瘤2例报道[J];肿瘤;1986年01期 |
19 |
陈新,魏霖;眼眶内血管肉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6年03期 |
20 |
邢传平,王荣霞,张继增;皮肤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