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摘要】:
中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大发展时期,社区是城乡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也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微观基础,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集中反映了当前城市建设所面临的来自资源环境、经济效率、社会文化多方面的矛盾和挑战。在此背景和形势下,进行生态社区规划研究,对于完善生态社区规划的理论体系,构建生态社区规划的体系框架并指导生态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以生态学的观点重新审视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的价值,产生了新的生态价值观。以生态价值观为出发点,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相融合,产生了新的生态经济观,生态文化观和生态社会观。笔者以社区生态价值观的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基点,归纳人类生态价值观的形成脉络,并提出“当代多维生态社区价值观”的范畴。在新范畴的指引下,提出生态社区规划的“全域布阵”体系: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的布阵技术路径,通过“价值发现——基盘再造——社区动员”形成由“社区土地利用规划”到“社区场地设计与调控”再到“社区合意达成”的规划实施途径。
宏观层面,通过重新发现定位生态社区的土地价值,提出确立围绕价值中枢展开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以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主要工具载体,保障社区宏发展观调控和价值管理。通过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定性、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定量、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定容、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布局定案、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时序定序、生态社区的土地开发形态定形等六个关键步骤,优化社区土地利用和空间资源配置,为实现社区在生态与环境、社会与文化、经济与产业的持续改善做好土地的评价、选择和实施三篇文章。
中观层面,通过特定场地社会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格局要素,展开土地开发与建设的管理与调控。以社区场地规划作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发建设和后续过程管理,实现系统的要素优化和维护反馈。在社会生态系统调控原理指引下,构建社区理土、社区理水、社区理气和社区理欲等四个规划分项深入。以理土、理水、理气三分项对社区场地自然生态要素进行管理,建立扎实稳固的社区发展基盘;以理欲规划对社区场地经济社会要素进行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设施布局以更好的服务社区成员的需要。
微观层面,基于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价值发现和要素调控,通过剖析社区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其参与主体、组织机制和分工演化,提出并论述了生态社区规划公众参与之合意达成的推进方法、阶段分工和辅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