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水稻耐镉的基因型差异及外源GSH缓解镉毒的机理研究

蔡悦  
【摘要】: 农田遭受镉(cadmium, Cd)污染,不仅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伤害,导致产量下降,更有可能造成作物产品中镉积累过多,导致粮食卫生品质的下降。本研究利用水培试验,系统地研究了镉抑制水稻生长及Cd耐性和吸收积累的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理,并探索了以谷胱甘肽(GSH)为主的外源物对水稻镉毒害的缓解效果及作用机理。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浓度外源谷胱甘肽和植物激素对水稻镉毒害的缓解效应 以水稻品种秀水63为材料,水培试验,比较研究了外源GSH、吲哚-3-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和赤霉素(GA3)对镉胁迫下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μM Cd显著降低株高和地上部干重和鲜重。与5μM Cd对照相比,不同浓度GSH显著提高水稻幼苗的株高和地上部千重,其中尤以50GSH处理对地上部鲜重的恢复作用最明显。低浓度IAA显著提高了地下部鲜重。而各个浓度的6-BA和GA3均没有显著的缓解镉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5μM Cd胁迫添加不同浓度GSH和IAA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5μM Cd相比,不同浓度的GSH(除50 gM外)和0.1μM与10μM IAA可以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SPAD值)。各浓度GSH和10 IAA均可显著降低地上部与地下部镉浓度。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镉毒害缓解效果以50μM和200μM GSH最好,其次是10μM IAA。 2镉对水稻超微结构与抗氧化系统影响的基因型差异及外源GSH和IAA的缓解效应 水培试验,研究了外源GSH和IAA对镉胁迫下2个耐镉性不同水稻基因型(秀水63,镉敏感基因型;丙97252,耐镉基因型)生长、超微结构、抗氧化系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μM Cd胁迫显著影响叶肉与根尖细胞结构,使细胞基质变稀,叶绿体片层结构松散,液泡变多变大,根系电子富集颗粒(EDG)增加,其中敏感基因型受到更严重的抑制。镉胁迫提高地上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主要是Mn-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GSH含量、和镉处理10d以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但降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地下部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地上部抗坏血酸(AsA)含量和AsA/DHA比值。但是镉处理后丙97252的地上部CAT活性上升,而秀水63则下降;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则是秀水63增加的多。说明了丙97252有较强耐性的可能机制是将镉储存在液泡以及更高的CAT活性。镉胁迫条件下添加GSH,镉中毒现象得到明显缓解:生长和细胞结构恢复、减少MDA积累,并且丙97252恢复相对更好。GSH显著提高了耐镉基因型根系POD、CAT、APX活性、地上部AsA含量及AsA/DHA比值,显著降低两基因型根系GST活性、地上部GSH含量以及15 d时Cu/Zn-SOD活性。镉胁迫条件下添加IAA,镉中毒现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显著提高根系干重、细胞结构恢复、减少地上部MDA积累、减少植株中镉积累。IAA提高镉胁迫后根系AsA含量,降低GSH含量、GST活性和地上部POD活性。比较GSH和IAA的缓解效果,GSH要更显著。镉胁迫条件下同时添加GSH与IAA,也可以明显缓解镉中毒症状,对生长的影响与单一用GSH缓解相近。其对SOD活性的影响也更接近于单一用GSH来缓解。不同的是,在SOD同工酶中,Cu/Zn-SOD活性更低。并且复合处理后的GSH含量、GST活性、地上部AsA和AsA/DHA值,均低于单一用GSH或者IAA缓解。这些说明外源GSH和IAA可能都有参与螯合作用,GSH还与抗氧化系统活性的恢复有关系,而IAA对抗氧化系统可能不起作用。 3外源GSH影响镉胁迫水稻苗生长及元素吸收积累的基因型差异 外源GSH对不同浓度镉(5和50μM)胁迫下水稻矿质元素浓度和积累量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50μM Cd处理后水稻生长相比5μM Cd受到更严重抑制,对秀水63的影响尤为严重。镉胁迫显著减少根系与地上部的Mn和地上部的Zn的浓度和积累量,降低根系与地上部的Cu浓度。地上部Zn浓度与地上部/根系镉浓度之间,以及根系中Cd和Mn浓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外源GSH显著降低根系和地上部中镉浓度。同时,在5μM Cd处理中,GSH提高了丙97252中Ca和Mn的浓度以及秀水63根系中Ca和Zn的浓度;而在50μM Cd处理中,GSH增加了Zn的转运。启示外源GSH的效果具有基因型和镉处理浓度的差异。 4 GSH对镉胁迫水稻光合作用和植物螯合肽分泌的影响基因型差异 外源GSH对镉胁迫下光合特性和植物螯合肽(PCs)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镉(5和50μM)胁迫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生物学产量,其中秀水63受到抑制尤为严重。镉降低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ν/Fm)和有效PSⅡ量子产量(Y(Ⅱ)),增加能量规则损耗量子产量(Y(NPQ)),镉敏感基因型受影响也更明显。镉诱导根系产生PCs,增加GSH和半胱氨酸(Cys)的含量。其中,丙97252在5d时诱导的PCs和GSH含量均高于秀水63。GSH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Pn, Fν/Fm和Y(Ⅱ),降低Y(NPQ)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除50μM Cd处理5d外,添加GSH显著提高两基因型根系中GSH水平;GSH还上调5μM Cd处理下丙97252的PCs水平和秀水63在5d时的水平。因此,GSH对镉毒害的缓解效应与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光合系统的恢复和根系GSH水平有关。 5水稻蛋白质组对低浓度镉毒害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外源谷胱甘肽的影响 研究了50μM GSH对镉胁迫下水稻蛋白质谱表达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秀水63的生长受到更明显的抑制。鉴定到基因型差异表达的27个蛋白点,质谱分析鉴定出21个差异蛋白点。在根系中,参与抗氧化系统、碳水化合物循环、膜保护、蛋白质合成、DNA表达和防御的蛋白;和在叶中参与光合系统、ROS信号、能量和蛋白降解的蛋白应该与镉耐性有关。而在添加GSH后,在根系中参与抗氧化系统、碳水化合物循环、膜保护、蛋白质合成、DNA表达和防御的蛋白;和叶片中参与卡尔文循环、蛋白和核酸代谢、热激反应的蛋白,这些蛋白的表达均得到显著提升。结果暗示了GSH在这些方面的作用起到了提高水稻镉耐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春红;孙海鹰;孙晶;杨兴;高维山;曹敏建;;大豆品种(系)钾响应度的基因型差异[J];大豆科学;2011年03期
2 赵首萍;张永志;于国光;王钢军;叶雪珠;;Cd胁迫对2种基因型番茄幼苗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9期
3 ;《中国烟草学报》2011-3期目次[J];烟草科技;2011年07期
4 ;《中国烟草学报》2011年第3期目次[J];中国烟草科学;2011年04期
5 苏展;程海涛;郭玉华;曹宏;张伟伟;付飞;;水稻DH群体盐胁迫下苗高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遗传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1年03期
6 詹镇远;方瑾瑜;徐志文;;水稻营养生长期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7 田琴;孔宪辉;余渝;刘丽;王旭文;王娟;邓福军;;早熟陆地棉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8 吕培军;薛蕾;伍晓明;高桂珍;李丹;陈碧云;许鲲;闫贵欣;;HPLC法分析油菜种子油中维生素E的组成与含量[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年04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SH synthesis genes GSH1 and GSH2 in Brassica napus[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张莹;金伟;吕绍武;牟颖;;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研究环糊精GPX模拟酶与GSH的相互作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2010两岸四地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金兰;柳李旺;龚义勤;何玲莉;王峰;吴斌;汪隆植;;镉胁迫下萝卜累积镉能力的基因型差异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朱翠凤;李艳飞;彭宏斌;刘桂琴;陆红;郭松超;张帆;李勇;;海洋胶原肽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SOD、GSH、MDA及NO表达的影响[A];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曹宏鑫;石春林;朱大威;金之庆;葛道阔;刘岩;田平平;包太林;魏秀芳;;水稻植株形态结构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A];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揭雨成;;苎麻抗旱性基因型差异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陈范骏;米国华;刘建安;崔振岭;刘向生;张福锁;;玉米自交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林玉玲;林秀莲;黄双龙;林菁;赖钟雄;;长寿花试管苗增殖的基因型差异[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佘晓东;王学军;符美华;沈永年;刘维达;;不同部位分离白念珠菌DNA基因分型分析[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汪李平;向长萍;王运华;;蔬菜硝酸盐积累基因型差异的机制及利用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悦;水稻耐镉的基因型差异及外源GSH缓解镉毒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熊智强;还原型谷胱甘肽高产菌的胁迫生理特性与高密度发酵过程优化技术[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田衍平;还原型谷胱甘肽在登革病毒增殖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4 单长卷;干旱胁迫下冰草AsA、GSH代谢及茉莉酸的信号调控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Imran Haider Shamsi;大豆镉毒害耐性的基因型差异和镉与铝、钠和钾的互作效应[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李志刚;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的筛选及其对磷素水平的反应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4年
7 刘慧娟;具有GSH结合位点的硒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永夫;水稻适应低磷胁迫的营养生理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魏海燕;水稻氮素利用的基因型差异与生理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凌云扬;芯片毛细管电泳分析生物样品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林;镉、锌胁迫对红花生长发育及GSH特性的影响[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聂敏;发酵法生产谷胱甘肽及其高产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小娟;高产还原性谷胱甘肽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邵娜;产朊假丝酵母联产发酵生产S-腺苷蛋氨酸和谷胱甘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汪代东;GSH对H_2O_2诱导人髓核细胞死亡与基质破坏的保护作用[D];暨南大学;2011年
6 周铭锋;高产谷胱甘肽酿酒酵母发酵过程的控制与优化[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7 熊福星;酵母细胞酶法催化合成谷胱甘肽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药海滨;GS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ICAM-1表达和炎症损伤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曹振华;通络化纤颗粒对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的肺组织GSH/LPO含量的影响[D];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2010年
10 张效莉;白藜芦醇对自然衰老小鼠GSH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石松;日光温室黄瓜优质高产理论基础和栽培技术研究[N];科技日报;2007年
2 王燕 蒋宗勇 高玉云;有机硒抗氧化作用及对肉质的影响[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3 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徐峰;使个体化处方名副其实[N];医药经济报;2001年
4 ;省农机学会: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有效节省农民种田成本[N];江苏科技报;2008年
5 记者 李伟峰 周家声 通讯员 赵春波;龙山集团板岩出口再夺标[N];中国矿业报;2002年
6 张海波 张彦 陈蓉;功能酵母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三)[N];中国食品报;2010年
7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 蒋卓勤 教授;微量营养素与DNA稳定性[N];中国食品报;2010年
8 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教授 刘建文;应对辐射可用阿胶[N];健康报;2011年
9 上海交通大学 丛峰松;负氢离子的抗衰老和抗辐射的研究[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