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绵羊高繁殖力和非季节性发情基因的研究
【摘要】:
本论文以褪黑激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 MTNR1B)、抑制素βA亚基基因(inhibinβA, INHBA)、kisspeptin及其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54(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54,GPR54)、绵羊骨形态发生蛋白6(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6,BMP6)基因为研究对象,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分析、RT-PCR、基因克隆等技术研究这些基因在常年发情的高繁殖力绵羊品种以及季节性发情的低繁殖力绵羊品种中的遗传变异及其对绵羊繁殖性能的影响,寻找影响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和常年发情的主效基因或有较大关联的基因型或基因位点,以探索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及常年发情的分子遗传机理,为绵羊高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主要得出如下一些结果:
根据人褪黑激素受体lb基因外显子2和预测的牛褪黑激素受体mRNA序列设计5对引物,检测MTNR1B外显子2在常年发情绵羊品种(小尾寒羊、多赛特、湖羊)和季节性发情绵羊品种(特克塞尔、考力代)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型与野生型序列相比存在33个碱基突变,其中14个引起氨基酸改变。分析表明这些突变均与绵羊季节性发情相关性不大,MTNR1B基因可能不是影响绵羊季节性发情的主要基因。比较发现获得的绵羊褪黑激素受体1b基因外显子2序列与牛、猪的系统进化关系较与人、小鼠的近,它与牛(95%)和猪(79%)的褪黑激素受体1b氨基酸同源性高于与人(76%)和小鼠(71%),而且与绵羊、人和小鼠的褪黑激素受体la的氨基酸序列也有较高的同源性(61%-63%)。结构分析发现绵羊褪黑激素受体lb具有35个特异变化的氨基酸,并在第3跨膜区后具有DRY和CYVCR序列,这与牛的褪黑激素受体1b一致,而不同于已知的其它褪黑激素受体家族中的NRY和CYICH结构,但和已知的其它褪黑激素受体家族一样,它在第7跨膜区内含有一个NAXXY序列。我们认为可能是由于绵羊褪黑激素受体lb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它与配体(主要是褪黑激素)结合功能的改变,或者导致其受体的特定结构域改变和磷酸化途径,并由于基因替代效应的影响,使它在绵羊体内的功能逐渐被弱化,在进化中其功能逐渐被其它基因取代(可能主要是褪黑激素受体1a),以致于其表达现在很难检测到。
根据牛抑制素βA亚基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2和绵羊抑制素βA亚基mRNA序列设计5对引物,检测抑制素βA亚基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和部分3’UTR序列在2个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以及6个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南非肉用美利奴、考力代、中国美利奴绵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对绵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引物3、引物4与引物5扩增片段有多态性,其余2对引物的扩增片段不存在多态性。对于引物3,发现AA、BB、CC三种基因型型,中国美利奴绵羊都为CC型,湖羊含有AA和BB型,其余6个品种均为AA型。BB型与AA型相比有8个碱基突变,CC型与AA型相比有4个碱基突变,这些突变均没引起氨基酸改变。对于引物4,发现EE、EF、FF、GG和EG五种基因型型,其中小尾寒羊、湖羊、特克塞尔羊、南非肉用美利奴和考力代羊等5个品种都为EE型,多赛特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均含有EE、GG和EG三种基因型,中国美利奴绵羊中含有EE、FF和EF三种基因型。FF型在对应EE序列的第114 bp处有一个G→A的单碱基沉默突变。GG型在对应EE序列的第143bp处有一个C→T的单碱基突变,即TCG→TTG,引起亲水的丝氨酸(Ser)→疏水的亮氨酸(Leu),该位点对应GenBank发表的绵羊抑制素βA亚基的第287位丝氨酸(Ser)残基。对于引物5,发现KK、LL、KL和MM四种基因型,其中MM基因型只在湖羊中检测到。LL型在KK型第218bp处有一个G→A的单碱基突变,MM型与KK型相比有9个的碱基突变,这些突变均为没引起氨基酸改变。小尾寒羊只在引物5中检测到多态,LL型小尾寒羊产羔数最小二乘均值分别比KL型和KK型小尾寒羊多0.53只(P0.05)和0.63只(P0.05)。KL基因型小尾寒羊的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比KK基因型的分别多0.10 (P0.05)。INHBA基因编码区在湖羊、多赛特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中有较高的碱基突变率,以湖羊为最高,在小尾寒羊、特克塞尔羊、南非肉用美利奴、考力代和中国美利奴绵羊中的碱基突变率较低。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kisspeptin基因外显子1和GPR54基因外显子1、外显子2和部分外显子5序列在常年发情的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和季节性发情的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特克塞尔、考力代)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其对绵羊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Kisspeptin基因的外显子1在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出现AA、BB和AB 3种基因型)、湖羊(出现AA朋和CC两种基因型)中均有多态性,在季节性发情的绵羊品种中均无多态性(只有AA型):GPR54基因的外显子2在常年发情的湖羊中有多态性(出现DD和EE两种基因型),而在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和季节性发情的绵羊品种中均无多态性(只有DD型);GPR54基因的外显子1和部分外显子5序列在5个绵羊品种中均不存在多态性。测序发现BB与AA型相比有1个突变(G73A),导致Val25Met; CC型与AA型相比有7个碱基突变(C19T、C33T、T34C、C63A、T64C、C72G、C77T),其中4个突变引起氨基酸改变,即分别为Arg7Trp、Phe12Leu、Asn24Lys、Ala26Val。EE型与DD型相比有T269C、A320C两个突变,分别导致Met90Thr和Aspl07Ala。小尾寒羊AA、BB和A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2、0.05和0.33。BB型和AB型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分别比AA型多0.78只(P0.05)和0.45只(P0.05),BB型和AB型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初步表明kisspeptin基因与绵羊的常年发情和高产羔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根据GenBank发表的绵羊骨形态发生蛋白6基因部分序列所包含的外显子5、6、7和小鼠BMP6基因外显子5、6、7序列设计3对引物,检测了BMP6基因外显子5、外显子6和外显子7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和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特克塞尔、考力代)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发现该3对引物在所检测的5个品种中均无多态性,说明所检测的BMP6外显子5、6、7序列比较保守,该区域可能不是影响绵羊高繁殖力的功能结构域。同时克隆了绵羊(695bp)和山羊(699bp)部分BMP6 mRNA和绵羊exon3-4的内含子序列和两端部分外显子序列(785bp)。发现绵羊和山羊的碱基和氨基酸序列差异很少。两者的碱基序列同源性高达99.2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1%,除山羊中插入一个丙氨酸外,.只有4个氨基酸的差异。绵羊与牛、人、小鼠和大鼠的碱基同源性分别为97.04%、81.82%、84.68%和85.0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05%、91.43%、90.48%和92.38%,均大于90%,说明BMP6在各物种碱基序列虽然差异较大,但氨基酸序列却非常保守。
|
|
|
|
1 |
储明星,桑林华,王金玉,方丽,叶素成;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BMP15和GDF9的研究[J];遗传学报;2005年01期 |
2 |
王益民,陈玮,任涛,孙润忠,董振义;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使绵羊同期发情和提高繁殖力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1986年04期 |
3 |
李碧侠,储明星,王金玉;绵羊GDF9基因PCR-SSCP分析[J];遗传学报;2003年04期 |
4 |
储明星;利用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肉用多胎绵羊新品系[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年06期 |
5 |
李广录;赵宗胜;薛安勇;许汉峰;阿米娜;;绵羊催乳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的多态性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01期 |
6 |
杨华;杨永林;刘守仁;钟发刚;张永胜;何其宏;;绵羊BMPR-I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0年09期 |
7 |
唐雪峰,罗玉柱;中国绵羊多胎性研究与利用现状[J];畜牧与兽医;2004年03期 |
8 |
肖杰文;储明星;李学伟;方丽;;山羊BMP15基因FecX~L突变的检测[J];中国畜牧兽医;2008年03期 |
9 |
买买提伊明·巴拉提;柳广斌;王旭;;多浪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FecX~H位点SSCP分析[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10 |
葛晨霞;王龙涛;李向军;王欣睿;姜怀志;;DAPI检测卵泡期绵羊生殖器官中细胞凋亡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11 |
张英杰,刘月琴,储明星;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和常年发情内分泌机理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1年06期 |
12 |
柳广斌;买买提伊明.巴拉提;王旭;;多浪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FecX~G位点SSCP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3期 |
13 |
储明星,吴常信,张建生,顾建平,孙士铨;二花脸猪高繁殖力主效基因检测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1年04期 |
14 |
杜立新,姜运良,陈如熙;控制绵羊繁殖性状的主基因研究[J];草食家畜;1994年02期 |
15 |
陈义,史学增,李兰萍,王贵;绵羊辛硫磷药浴后体内残留量测定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
16 |
况乾惕;英国兽医国内病科研项目简介[J];中国兽医科技;1982年03期 |
17 |
吉秀善,李成明;拜耳205可以治疗绵羊脑脊髓丝虫病[J];湖北农业科学;1984年10期 |
18 |
潘照东;发展我区毛肉兼用型的绵羊饲养业浅议[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4年02期 |
19 |
谢家麒,陈羔献,卫景玲,王春亭;绵羊胸腺肽类提取物的制备及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4年01期 |
20 |
王光雷,排祖拉努,斯来提,哈山;线虫性肺炎引起绵羊大批死亡的报告[J];中国兽医科技;198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