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短程硝化反硝化联合脱氮工艺运行策略与硝化生物膜特性研究

梁志伟  
【摘要】: 近年来日益加剧的水体富营养化对废水生物脱氮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对于有机污染物的控制比较有效,对氮素的去除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开发应用高效、低能耗的新型生物脱氮工艺显得尤为重要。短程硝化和自养反硝化等脱氮工艺节省曝气量,不需要投加有机碳源,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是许多研究者都是通过不同功能的反应器串联来运行新型联合脱氮工艺,在单一反应器中的综合控制策略研究很少,因此联合脱氮工艺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工艺运行可控性、稳定性、影响因素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本课题立足于国内外新型生物脱氮的研究成果,对短程硝化和不同电子供体进行的异养与自养反硝化联合工艺进行基础性研究,考察了单一反应器中短程硝化联合脱氮工艺的实现和稳定运行的可行性与控制策略,探讨了碳源和电子供体对脱氮微生物种群结构和生物膜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系统研究了新型复合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短程硝化异养反硝化工艺快速启动和稳定运行的最佳控制策略,发现将硝化反应体系氮负荷在0.89kgN-NH4+m-3d-1条件下稳定运行,亚硝化比率达到85%以上,总氮去除率基本上稳定在90%以上。硝化生物膜表面生长的p亚群氨氧化菌属占全菌比例为64.1±5.0%,硝化菌属占全细菌的比例仅为5%左右,氨氧化菌主要分布在生物膜表面的0-80μm范围内,亚硝酸盐氧化菌主要分布在生物膜表层80μm以下的范围。 2、对短程硝化硫自养反硝化联合工艺实现和稳定运行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的因素对工艺稳定运行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当硫氮摩尔比为3:2时工艺运行稳定,总氮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高浓度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硫化物对微生物均会产生抑制作用,高浓度的硝酸盐对亚硝酸盐的反硝化过程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同时硫化物易于转化为硫酸盐。观察生物膜发现自养菌生物膜和异养菌生物膜结构和微生物种群存在一定的差异,氨氧化菌和自养反硝化菌的优势菌种分别为亚硝化单胞菌和硫氧化菌。 3、探索在自养反硝化脱氮工艺的基础上启动半短程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联合脱氮工艺的可行性,分析了半亚硝化工艺实现的最佳控制条件与稳定控制策略,结果证实进水中添加适量的碱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可以很好的实现半短程硝化。联合工艺持续运行了4个多月的结果表明反应器可以稳定实验半短程硝化工艺,最后出水总氮去除率为52%,去除比值约为l:1.2-1:2.3之间。运行末期反硝化生物膜中硫氧化细菌的数量仍然占比重较大,同时存在一定数量的厌氧氨氧化菌微生物生长在生物膜内层。 4、揭示了工艺运行过程中异养硝化生物膜和自养硝化生物膜的胞外聚合物成分与结构特性,结果发现提取出的自养生物膜中蛋白质、多糖、腐殖质和DNA提取总量和提取层差异较大,自养生物膜中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PN/PS)约为4-7之间,增加了自养生物絮体的疏水性能,相对于异养的絮体其结构也更加稳定,生物膜的胞外多聚物更难以提取。它们主要存在紧密附着的EPS和提取剩余物中,其中自养生物膜中有94%的蛋白质和89%的多糖在这两个提取层中,松散附着的EPS和可溶性EPS中含量较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成强;杨清;杨敏;;好氧反硝化在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23期
2 苏高强;彭永臻;;短程硝化实现方法的研究进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0年03期
3 荣中原;朱波;徐继润;;改进型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内实现短程脱氮的实验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支霞辉;黄霞;李朋;张伟伟;薛涛;;厌氧-好氧-缺氧短程硝化同步反硝化除磷工艺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9期
5 吴春容;;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J];广东化工;2009年09期
6 陈文兵;张云;田猛;;短程硝化过程影响因素与控制条件分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王海花;;新型城市污水脱氮技术及其原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5期
8 陈静;张维佳;黄天寅;;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及其剩余污泥发酵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24期
9 尚会来;彭永臻;张静蓉;王淑莹;;温度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10 孙星凡;文一波;张言;张璇;胡晓晖;陈伟山;;MBR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高氨氮废水影响因素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3期
11 陈立伟,蔡天明,李顺鹏,肖娅,许敬亮;V_E生产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J];环境工程;2004年04期
12 支霞辉,崔晋豫,彭永臻,马鲁铭;含盐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3 支霞辉;丁峰;彭永臻;马鲁铭;;常温条件下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影响因素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04期
14 杨艳;冯晓西;;三聚氰胺生产废水脱氮除碳的试验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年01期
15 万金保;王建永;;基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SHARON工艺原理及技术要点[J];工业水处理;2008年04期
16 赖鼎东;李正魁;张晓姣;杨竹攸;石鲁娜;;固定化氨氧化细菌短程硝化特性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年11期
17 孙晓杰;唐国斌;陈伟胜;童玲;;pH值对城市生活污水短程硝化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8 曾薇;李磊;杨莹莹;张悦;王淑莹;;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0年05期
19 侯巧玲;文一波;吴迪;李林宝;;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的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12期
20 麻娟;;ABR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除磷性能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利云;王红武;马鲁铭;支霞辉;;一种新型电解生物耦合工艺对胞外聚合物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节能高效的城镇污水处理与改造——PCN强化微生物与NICH一步脱氮工艺[A];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俊安;李冬;张杰;朱兆亮;付昆明;;城市污水亚硝化稳定实现的途径探讨[A];2008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付东康;陈倩;陶正望;;基于PCN强化微生物与NICH脱氮工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A];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述刚;吴碧君;刘晓勤;;MnO_x/TiO_2低温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6 朱明权;;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TECH)一种高效经济的城市污水除磷脱氮工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董泽琴;;土壤地下渗滤净化沟污水除磷脱氮工艺及影响因素初探[A];全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设备)交流与工程咨询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李春山;;利用纤毛状生物膜除磷脱氮CNR工艺[A];全国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设备)交流与工程咨询研讨会论文集(续集)[C];2003年
9 任南琪;陈川;王爱杰;刘春爽;周旭;李笃中;;废水同步脱硫脱氮工艺运行模式优选[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孙璐;李伟;张龙;肖文德;;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试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志伟;短程硝化反硝化联合脱氮工艺运行策略与硝化生物膜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朱海兴;短程硝化反硝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催化剂含氨废水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欣;自动呼吸—滴定测量系统开发及其在监测短程硝化反硝化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0年
4 胡博;多段进水A/O生物膜脱氮工艺运行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李治阳;畜禽废水生物除碳脱氮耦合新工艺及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杨红;A/A/MBB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杨群;低C/N比污水EMBR脱氮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安莹玉;UASB-MBR工艺短程硝化—同时甲烷化反硝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秀红;一体化气动内循环好氧缺氧生物膜反应器脱氮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昂;污泥吸附除磷脱氮工艺及其数学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鹤群;短程硝化反硝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D];长安大学;2012年
2 孙萍;SBMBBR内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徐鹏;SBR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模拟氨氮废水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申福维;CAST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杨传修;非单一因素控制条件下的短程硝化反硝化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6 高凌;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快速启动及脱氮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航航;A~2/O~2工艺处理氮肥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及动力学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8 时永辉;低C/N短程硝化反硝化影响因素与系统稳定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9 张肖静;A~2/O~2工艺中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实现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聂春芬;固定化活性污泥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畜禽废水[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汀;改进除磷脱氮工艺 完善污水处理流程[N];中国建设报;2007年
2 李宏乾;润滑油基础油脱氮精制成套技术[N];中国化工报;2005年
3 张立军 王福祥;西郊污水二厂投入试运行[N];唐山劳动日报;2005年
4 史春;阜阳领导政绩挂钩环保[N];中国环境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杨体锋;安陆投资亿元建城市污水处理厂[N];孝感日报;2008年
6 丰恒夫;如何破解焦化废水脱氮难题[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王映;城市污水处理厂面临五大问题[N];河南日报;2007年
8 钱大新 江晖;润滑油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N];中国石化报;2005年
9 张兴刚;氮肥污水治理面临“双高”压力[N];中国化工报;2006年
10 姜长征;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N];中国环境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