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配电网态势感知与可视化图形与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陈昊  
【摘要】:智能并直观地将配电网的态势进行可视化表达是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固、优质、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伴随现代电力系统采集的信息量与信息维度的增加,传统态势表达方式已不能满足电网调度人员的需求。因此,如何基于当前人类对智能配电网系统的客观认知,合理利用好数据和信息资源,通过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研究来开发优秀的配电网人机协同态势感知和态势可视化平台,意义十分重大和迫切。 配电网态势感知与可视化图形操作平台是配网运行调度人员通过态势图形分析和反演配电网态势的图形操作平台。其中态势图形是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和历史真实线路数据通过特殊的可视化算法合成的一类能够直观展现配电网态势的SVG格式图形。本文围绕配电网态势感知与可视化图形操作平台,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 智能电网态势图形建模及态势可视化关键技术的理论方面的研究。该方面涉及智能电网态势管理概念模型,以及相关态势感知可视化建模方法;提出了将态势图形通过动态播放来实现配电网态势的展现和反演,并给出了其构造的理论方法;初步探讨了态势图设计评价标准,指出了态势底图将直接影响图形用于态势可视化的效果。 配电网态势感知与可视化图形中态势底图方面的研究。针对常规配电网接线图作为配电网态势底图存在缺陷,提出了以变电站为中心的配网动态辐射状均匀接线图的态势底图,并对其自动成图算法FR力导算法做了多项适用于配电网拓扑布局的改进,即在节点运动方程引入牵引力,添加点边规避处理,引入馈线与馈线、相邻级别线路的斥力。同时选取某地区地理接线图和均匀接线图为底图进行电压等高线态势图成图渲染,通过态势察觉度的测量方法进行定量对比验证了均匀接线图的优越性。 配电网态势感知与可视化图形方面的研究。该方面结合可缩放矢量图形(SVG)技术在电力系统图形交互中的应用优势,提出了态势图的文档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种静态态势图形。新的静态态势图形包括等高线态势图、配网异常态势图、功率线损态势图和三维静态态势图,为配电网态势感知与可视化图形平台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态势图形素材。 配电网态势感知与可视化图形平台方面的研究。该方面以先前提出的可视化图形建模理论、均匀接线图、静态态势图形为基础,介绍了态势图形操作平台的基本框架及主体核心功能和该平台所含的动态态势图合成机制,并给出了其多时刻态势数据的集成交互和动态态势图的脚本设计等核心构造方法,最后附上了该平台的集成方法及交互界面展示。 集成后的平台能够满足系统运行人员在此之上进行人机交互,从而实现实时态势图形监控、历史态势图形查询、历史态势图形动态演示等功能。该平台能够在提升配电网运行调度人员对掌控电网实时态势,反演并分析历史态势和预估未来配电网态势方面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策;刘千里;;C~4ISR通信分系统信息优势评估指标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6年06期
2 胡洪波;郭徽东;;通用作战态势图的构成与实现方法[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6年05期
3 吴勤;高雁翎;;美国空间对抗装备的新进展[J];航天电子对抗;2007年03期
4 高庆德;;基于态势感知的美军空间情报对抗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9年02期
5 卢爱平;郝洪亮;穆殿宝;李建平;;基于移动Agent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9期
6 杨长风,郁文贤,粟毅;航天遥感监测信息态势感知能力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刘浩;张东戈;杨虎;孟辉;;多传感器合作网络态势感知效能度量模型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4期
8 ;CH-47F新型“支努干”直升机[J];兵器知识;2007年04期
9 梁颖;王慧强;刘磊;;基于服务影响分析的网络安全态势定量感知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10 梁颖;王慧强;刘磊;;基于网络服务状态分析的安全态势定量感知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1 张建宇;王瑞林;刘葆利;张珍基;张曦;;数字化步兵作战态势感知建模与仿真研究[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2 施慧杰;顾浩;杜阳华;;海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度量方法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0年03期
13 赵辉;严晓芳;曹晨;;网络中心战中的预警指挥机[J];飞航导弹;2010年06期
14 王钰;蒋晓原;王春江;;C~4ISR系统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6年09期
15 杨有龙,高晓光;无人战斗机的态势感知模型框架[J];飞行力学;2003年03期
16 尤政;赵岳生;;国外太空态势感知系统发展与展望[J];中国航天;2009年09期
17 李京;董奎义;;网络中心战中社会域的作用[J];国防科技;2009年06期
18 谢序;高晓光;;离散动态贝叶斯网络的递推算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年02期
19 周其焕;民机信息资源的扩展和利用[J];航空电子技术;2004年01期
20 李欣;;通用作战图——全球信息网格的态势感知窗口[J];测绘文摘;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胜军;;安全态势感知的关键是对安全的有效度量[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琳;刘福强;刘嵩;;面向业务的安全管理模型研究[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新辉;刘茂刚;;空情态势感知的模拟仿真[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吴振东;史殿习;丁博;王怀民;;上下文态势感知框架的研究与实现[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oral】[C];2011年
5 李海源;田畅;吴泽民;;战术互联网中态势感知信息及其发布的研究[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马国庆;王东霞;方兰;李津;;基于Eclipse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宋元;章新华;许林周;夏志军;;基于统计数据关联的空中目标飞行计划监控方法[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王娟;舒敏;傅翀;吴跃;;基于数据融合的宏观网络入侵感知[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尹洪;杨树强;韩伟红;;一种高效的OLAP最值查询算法[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10 李远征;韩伟红;张建锋;;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安全指标体系配置研究[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莹;基于拓扑·流量挖掘的网络态势感知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娟;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研究与系统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梁颖;面向服务的任务关键网络系统安全态势形式化建模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赵文涛;基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预警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李建平;面向异构数据源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赖积保;基于异构传感器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孟宇龙;基于本体的多源异构安全数据聚合[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效武;基于多源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量化感知与评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赵国生;任务关键系统可生存性增强的应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会川;轨道交通安全态势感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晓;具有安全检查和态势感知能力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燕厚仪;面向态势感知的桌面协作机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王强;恶意代码态势感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昊;配电网态势感知与可视化图形与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霄虹;基于PSO的网络态势感知系统模型的研究与改进[D];东北大学;2010年
7 单宇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王龙海;面向武警总队信息网的安全态势感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刘明;基于SNMP和协议分析的网络态势感知技术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10 郭剑;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态势要素获取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澄;未来太空对抗——未曾对抗先感知态势[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春燕;Comlux公司又添“挑战者”605[N];中国航空报;2009年
3 陆军中将 威廉姆斯·华莱士李震涛 蔡祖铭 编译;“网络:支持作战指挥”[N];解放军报;2007年
4 吴伟 陈琪 王利才;美军要为四大“糊涂账”埋单[N];中国国防报;2005年
5 罗荣华;值得高度关注的太空作战[N];战士报;2009年
6 孙强银;战场认知:决胜信息化战场的锁钥之一[N];中国国防报;2005年
7 刘逢安 姜坤英;从2009年军演看我军战斗力提升[N];学习时报;2010年
8 杨耀辉;唤醒“沉睡”的信息[N];中国国防报;2006年
9 王磊;浅析动员信息建设[N];中国国防报;2006年
10 [美]阿瑟?塞布罗夫斯基 周小宁 孟凡俊编译;信息时代新的制胜标准[N];解放军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