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政治关联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

臧林华  
【摘要】:自我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中国企业掀起了跨国并购的浪潮,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举世瞩目。近几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质性推进,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带来了新格局,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其中的中国企业也始终践行着做大做强以及国家转型升级的要求。但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所具有的特殊政治经济体制以及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使得中国企业的经济行为较易受到政府政策引导和国内外政治干预的影响,在跨国并购领域尤为显得明显。已有的研究已关注到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政治关联现象以及其对跨国并购绩效所产生的影响,但尚未得出一致结论。本文以手工搜集到的2008-2016年133个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案例作为研究样本,基于已有的“政治关联”概念,通过赋值法刻画出政治关联强度,以区分是否具有政治关联以及不同的政治关联强度将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产生何种影响。考虑到内部特征的影响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本文选取了本地区政府干预水平和与目标国双边政治关系作为外部非正式政治制度调节变量,以构建整体理论框架和数理研究模型,通过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运用STATA13和EXCEL等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长短期绩效影响进行研究。依据实证回归结果,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政治关联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短期市场反应具有较为显著的负向作用,而对于长期财务绩效则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政治关联对短期市场反应的负向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引入外部政治环境调节变量后,政治关联对短期市场反应的影响均变为正向但不显著,即政治关联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短期市场反应的影响有正有负,实际影响结果取决于外部政治环境。在政治关联一定的情况下,两国双边政治关系越好,企业跨国并购短期市场反应越佳;政府干预越强,企业跨国并购短期市场反应越差;(3)两国双边政治关系和政府干预对政治关联与跨国并购长期财务绩效无显著调节作用。最后,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1)审慎建立政治关联,综合权衡利弊并恰当处理政企关系;(2)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政治关系改善的契机;(3)转变外交战略,逐渐建立以经济交往为主要内容的外交政策;(4)加强构建良好的两国政治关系,着力建成良性互动的双边投资氛围和制度体系建设;(5)政府继续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财税支持,同时加强本地区市场化体制建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梁键锋;;“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研究[J];纳税;2019年34期
2 武勇;;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J];培正商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程佳琪;;浅谈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对策[J];西部皮革;2019年14期
4 宫一丁;陈岩;;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5 姜洪;;我国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研究[J];价值工程;2018年05期
6 蔡小倩;钟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与建议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12期
7 于欣鹭;;浅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及其控制[J];吉林金融研究;2018年08期
8 李泳威;;国有企业跨国并购安全审查探析[J];化工管理;2016年34期
9 张健;;中国大力推动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研究[J];全球化;2016年11期
10 冯洁;任锦群;彭新幸;;跨国并购的浙江路径——记第七届浙交会“浙江企业跨国并购发展论坛”[J];浙江经济;2016年22期
11 毕夫;;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全景推送[J];中关村;2017年01期
12 张娟;;政府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作用分析:基于“一带一路”的视角[J];国际贸易;2017年02期
13 程聪;贾良定;;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清晰集的定性比较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6年06期
14 张素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分析及展望[J];山东纺织经济;2017年03期
15 张娟;李培馨;陈晔婷;;地理距离对企业跨国并购行为是否失去了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7年05期
16 彭雅宁;;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7年11期
17 李依霖;;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的制胜之路[J];中外企业家;2017年14期
18 杜璇;;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纳税;201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恩海;王文松;;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模式研究——基于M企业境外并购案例分析[A];2013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4年
2 谢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研究[A];“决策论坛——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3 武常岐;谢宁铃;;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4 裴祖惠;彭红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金融支持体系的完善对策[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赵鹏;孙亚范;;中国制造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第十四届(2019)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9年
6 王铁栋;徐娴;;价值链全球布局的战略考量——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新视角[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7 贾凯慧;;“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分析——工商银行并购国际银行的案例研究[A];第十二届(2017)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7年
8 张雪荣;肖颖;周运兰;;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A];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胡明晨;吴国蔚;;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并购的策略分析及建议[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魏磊;;全球跨国并购形势分析及中国对策[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镜渝;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张党珠;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3 闵剑;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动态监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徐晓慧;市场负向需求冲击影响企业跨国并购的机理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6年
6 聂磊;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孙华鹏;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异质性特征生成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罗群;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机、控制权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里光年;发展中大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杨兴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价值创造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林华;政治关联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陈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长期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侯祥芝;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业内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4 毛佳祺;医药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管理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年
5 黄洁琦;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控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6 吴炜;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7 张祥华;基于重大资产重组的企业跨国并购交易财务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8 李婧;我国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和绩效研究[D];湖北经济学院;2019年
9 刘会芳;我国高技术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10 山启文;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东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 宿玉海;金融支持企业跨国并购[N];社会科学报;2015年
2 记者 刘雅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率达四成[N];中国化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杨舒;人才短板制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N];国际商报;2010年
4 中国银行总行研究员、北京国际金融论坛学术委员 王元龙;中国进入企业跨国并购新阶段[N];中国企业报;2009年
5 郑晓波;我国将助推大型企业跨国并购[N];中国矿业报;2009年
6 张宏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思维“误区”[N];中国保险报;2009年
7 吕福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渐成熟[N];常州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小兵吴芳兰;专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机遇来临[N];上海证券报;2008年
9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历程[N];国际商报;2008年
10 利元;中外化工企业跨国并购反差巨大[N];中国化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