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立体选择性环氧化物水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手性β受体阻滞剂的生物法制备
【摘要】:
在环氧化物水解酶产生菌的筛选过程中,本文主要以间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醚为底物,以高效液相为分析方法,获得一株具有高活力、高对映立体选择性的环氧化物水解酶产生菌。经过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megaterium ZJUZQ-002。
对Bacillus megaterium ZJUZQ-002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发现菌株生长过程中pH值和温度对菌体的产量与环氧化物水解酶活力有重要影响。当发酵pH值为7.2左右,温度为30℃时,菌体产量与酶活力均较好。底物诱导对该菌的酶活力也有重要的影响,当底物诱导量为6 mmol/L时,所得菌的酶活力最好,当底物诱导的浓度高于12 mmol/L时该菌基本不生长。
该菌产生环氧化物水解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蔗糖1.0 %,酵母膏1.0 %,NaCl 1.0 %, MgSO4·7H2O 5 mmol/L,K2HPO4·3H2O 0.3 %,KH2PO4 0.1 %,底物6 mmol/L,温度:30℃,pH 7.2;250 mL三角瓶装30 mL,转速200 r/min,时间30 h。在该条件下酶活可达58.5 U/L。
对Bacillus megaterium ZJUZQ-002进行拆分条件,包括温度、缓冲液pH、助溶剂类型、时间及催化剂与底物的质量比等进行研究,并确定其最佳的拆分条件。缓冲液为pH 8.0、浓度为0.1 M的磷酸钾(PKB),转化温度30℃,转化时间16 h,助溶剂为DMSO,冻干细胞/底物(g/g) = 9/1,底物浓度为20 mmol/L;在该条件下底物的e.e.值为99.9 %,其E值为37。
对底物特异性的研究,发现菌体对邻位和间位有甲基取代基的苯基缩水甘油醚类底物有较好的对映立体选择性,并催化水解(R)-型的环氧化物,保留(S)-型;而对于对位有甲基取代基的苯基缩水甘油醚类底物立体选择性稍差,且主要催化水解(S)-型的环氧化物,保留(R)-型;通过Docking研究已解释了这一现象。在最适的转化条件下,对反应体系进行了扩大化转化的研究,最终确定当体系放大到5倍时,对100 mmol的间甲基苯基缩水甘油醚进行转化,16 h后底物的e.e.值接近100 %,转化率为68.6 %;分离纯化后进一步胺解可得光学纯的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S)-型托利洛尔,e.e.值98 %,得率16.5 %。
|
|
|
|
1 |
王智,董桓,曹淑桂;手性拆分反应中酶立体选择性的调控[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
2 |
王夺元,张麟华;龙脑烯醛同单重态氧反应的立体选择性[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8年01期 |
3 |
刘兴平;潘鑫复;李裕林;梁晓天;;用~1H NMR法研究以CpTiCl_3-LiAlH_4为还原剂的Pinacol反应的立体选择性[J];有机化学;1988年02期 |
4 |
权茂;;钯(Ⅱ)催化的分子内交叉偶联反应立体选择性合成亚甲基吲哚酮的研究[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
5 |
杨忠华,姚善泾;有效控制活性酵母细胞催化β-羰基酯不对称还原反应立体选择性的研究[J];催化学报;2004年10期 |
6 |
李小六;王玮;李锐;张平竹;陈华;;微波促进立体选择性高效合成糖基α,β-不饱和酯类化合物[J];有机化学;2012年08期 |
7 |
王峥;周伟澄;;酶催化的立体选择性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年07期 |
8 |
曾苏,章立,沈向忠,王似菊,刘志强;人体中氧氟沙星的立体选择性代谢[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5年02期 |
9 |
曲智;李想;庞烜;段然龙;高波;陈学思;;席夫碱-铝配合物的合成及对丙交酯的立体选择性聚合[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3期 |
10 |
马大为,唐国志;立体选择性地合成α-取代和α,γ-二取代谷氨酸[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
11 |
邢维梅,法幼华;微生物酶的立体选择性反应[J];微生物学通报;1992年05期 |
12 |
聂尧;徐岩;;生物催化立体选择性氧化还原中存在问题及其发展策略[J];生物加工过程;2008年02期 |
13 |
汤晓玲;于洪巍;;通过定向进化策略提高酯酶立体选择性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
14 |
邵琳智;柏骥;刘文英;;西嗪伪麻缓释片中伪麻黄碱在人体内的立体选择性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7年13期 |
15 |
张金红,姚传义,俞耀庭,何朝辉,杨先芹,杨文博;用微生物法进行手性化合物立体选择性拆分的初步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16 |
杨频,靳兰,杨斌盛;三菲咯啉合铁手性配合物键合DNA的立体选择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12期 |
17 |
陈雪松;达世俊;许柏岩;谢志翔;李瀛;;Herbarumin Ⅲ的立体选择性全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11期 |
18 |
池正发;(i-Bu)_2Te催化下(2E、4E)-二烯酸酯的高立体选择性合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0年03期 |
19 |
王钟麒,姜立中,容士宏;猪去氧胆酸化学9.立体选择性合成25,26,27-三失碳-7β(α)-羟基胆固醇[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4年02期 |
20 |
赵刚
,唐雯霞
,戴安邦;三菲咯啉合铬键合DNA的立体选择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