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背景下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自2014年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实施以来,为了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浙江大部分高中学校开始实施走班教学,至今历时将近3年。这些学校按照新高考改革相关精神,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立足学生自身实际,通过科学指导,积极引导,合理规划,探索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改革之路。在分类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学生面临选择权扩大带来的迷茫和困惑,学校师资配备和硬件设施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本论文从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出发对分类分层走班教学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差异教学理论、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等。第三部分则是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和成效,结合高中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实践经验,研究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过程,分析分类分层走班教学中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经验,并通过调查了解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初步成效。第四部分主要反思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的展望。第五部分阐述了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期望。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台州市第一中学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根据本校实际并借鉴部分先行改革学校的成功经验,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策略。实践证明,通过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都有所增强,这些都为深入贯彻新高考改革“选择性教育”理念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培养适应社会和时代需求的真正人才提供了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