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裂纹板条动态断裂参量的线弹簧有限元法研究
【摘要】:
本文将线弹簧模型与有限元软件ANSYS相结合,对弹性表面裂纹的动态断裂参量进行了研究,所进行的工作主要有:
将传统的用于静态表面裂纹分析的线弹簧模型推广用于动态断裂分析,导出了相应的线弹簧本构关系,并与有限元(ANSYS)相结合,建立了相应的求解技术。
对含内埋椭圆裂纹的板条进行了静态和瞬态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已有的解吻合良好,对影响瞬态响应的因素如裂纹形状、裂纹深度、板条长度、板条厚度做了分析比较。
在ANSYS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线弹簧单元用于表面裂纹分析,并分别用于表面裂纹静态与动态的分析,所得结果与已有解吻合良好,说明此单元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最后对影响表面裂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因素做了分析。
本文所建立的三维裂纹动态断裂参量的分析方法,较之全三维有限元法大大简化了前处理过程和节省了计算机时。同时,保证了一定的分析精度。因此,作为一种工程数值分析方法,是非常适合的。
|
|
|
|
1 |
宁杰;宇航压力容器表面裂纹的非线性线弹簧模型的摄动解[J];宇航学报;1984年02期 |
2 |
曾昭景,戴树和;分析表面裂纹的一种新方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3年08期 |
3 |
樊学军,余寿文;应力梯度不均匀时平板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J];应用力学学报;1992年01期 |
4 |
段静波;袁杰红;杨政;;残余应力平板表面裂纹的线弹簧模型[J];工程力学;2008年08期 |
5 |
罗学富,刘玉岚,余寿文;管节点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1994年01期 |
6 |
杨芳毓,王波;线弹簧模型法在含表面裂纹球壳中的应用[J];力学学报;1988年06期 |
7 |
唐国金,袁杰红;屈服后表面裂纹与穿透裂纹的等效裂纹长度换算[J];力学季刊;2000年03期 |
8 |
张端重,柳春图;含椭圆型表面裂纹板的复合型三维应力强度因子计算与分析[J];力学学报;1989年03期 |
9 |
林盛,柳春图;焊接接头热影响区表面裂纹疲劳扩展速率[J];力学与实践;2000年06期 |
10 |
周峰峦;高怡斐;;半椭圆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有限元计算分析[J];物理测试;2009年03期 |
11 |
;焊接球形贮罐的表面裂纹的断裂力学分析[J];力学进展;1976年03期 |
12 |
汤环球
,郦正能
,何庆芝;表面裂纹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
13 |
徐克明,钟伯明,魏嘉荃,陈抡元;拉伸圆杆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实验研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
14 |
陈道礼;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拟合估算[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3年03期 |
15 |
王伟;;基于ANSYS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J];建材世界;2010年02期 |
16 |
杨芳毓,霍洪举;SCOD法测定表面裂纹深度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1年S1期 |
17 |
崔振源;陈思一;卢智先;;LC4CS板材表面裂纹断裂韧性的试验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1987年04期 |
18 |
张永元,石伟;表面裂纹问题瞬态响应的边界元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1993年01期 |
19 |
冯西桥,何树延;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一种损伤力学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
20 |
李国义;郝丽丽;李箐泉;;抽油杆杆体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07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