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6/纳米Al_2O_3复合材料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摘要】:
采用挤出—注射成型工艺,选择平均粒径约为90nm的有机化处理后的纳米Al_2O_3粒子、未有机化处理的纳米Al_2O_3粒子以及平均粒径为2-5μm Al_2O_3粒子作为尼龙6的填充改性粒子,经双螺杆挤出机共混造粒,注塑制样而成。
通过对尼龙6/Al_2O_3复合材料的体系力学性能研究发现:经过有机化表面处理后的纳米Al_2O_3粒子在增加了尼龙6拉伸强度、拉伸模量的同时使冲击强度基本保持不变,而未处理的纳米Al_2O_3填充尼龙6在增加冲击强度的同时会大幅度降低尼龙6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另一方面,添加了有机化处理过的纳米Al_2O_3的尼龙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均比微米级Al_2O_3填充尼龙6的要高,但冲击强度不如添加了微米级Al_2O_3的PA6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高。这主要归因与填料Al_2O_3粒径的大小、在基体中的团聚状况以及填料Al_2O_3与基体树脂的相互作用状况。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有机化处理后的纳米Al_2O_3能够均匀地分散在PA6基体中,并且经过有机化处理后的纳米Al_2O_3可以与基体较好的结合,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硬度试验表明,随纳米Al_2O_3填充粒子量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呈现增加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纳米Al_2O_3在尼龙6中类似于“物理交联”、充当刚性支撑点作用,从而使尼龙6的硬度提高。
采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仪研究了尼龙6/Al_2O_3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发现:低载荷条件下,复合体系在分别与45~#钢与铜摩擦副对摩时,尼龙6/nano-Al_2O_3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尼龙6是一种粘弹性聚合物,在载荷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粘弹性形变,当载荷较低时,随着载荷的增加而摩擦系数减小,当载荷超过一定值时,由于滑动生热,造成材料软化变形,机械强度降低,承载能力下降,摩擦系数增大。对于铜摩擦副而言,尼龙6/nano-Al_2O_3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在载荷一定时,随纳米Al_2O_3填料粒子填充量的增加摩擦系数呈上升趋势,此变化规律对于复合材料与45~#钢对摩时则不明显。我们认为,聚合物材料的摩擦系数变化除了与材料本身性能有关外,还与摩擦副的硬度有关。
纳米Al_2O_3的加入,尼龙6的磨损量下降,但是对于尼龙6而言,存在一个最
浙江!‘业人学硕十学位论文
摘要
佳填充量,在试验配方中,当纳米A120:填充量为10 phr时,尼龙6的磨损量最低,
耐磨性最好。扫描电镜分析磨损表面:在相同放大倍数条件下,填充量为10 phr的
试样磨损表面形貌单一且较均匀,虽有犁沟存在,但犁沟数量较少,整个基体均匀
的连接在一起;填充量为sphr的试样磨损表面,犁沟数量较多且出现了少量裂缝;
填充量为20 phLr的试样磨损表面犁沟切削较为严重,将试样局部区域再放大至IJ 5000
倍时,发现试样表面犁沟较深并且出现了大量裂缝,这种距离很近的犁沟在以后的
滑动摩擦过程中会使突起部分数层一起被刮落,造成材料磨损量的急剧上升。另一
方面,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添加量为10 phr的试样中纳米A12O3粒子可以在尼龙6
基体中均匀的分散。当纳米粒子超过此填充量时,由于粒子的团聚会造成与基体尼
龙6的结合力下降,最终导致尼龙6复合材料磨损量上升;当纳米粒子少于此填充
量时,少量的粒子不能有效的链接大部分的基体组织,从而不能有效的降低材料的
磨损。
相同滑动试验条件下:填充了有机化处理过的纳米A12O3的复合材料较填充了
未有机化处理的纳米A1203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要好。因此,为了提高填充粒子与基
体的结合能力,有效的降低材料的磨损,对填充粒子作有机化处理是必要的。另外,
在相同滑动条件下,随着粒径的增大,尼龙6/ A120:复合材料的磨损量上升,纳米
级粒子填充的复合材料较微米粒子填充的复合材料耐磨性能要好。
尼龙6/ A12O: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研究表明:随着纳米A12O3的加入,复合材
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下降,纳米A12O3含量越大,下降越明显,即队6/ A12O3纳米复
合材料的加工性能越差;随着纳米A12O3的加入,复合材料的转矩和塑化时间都增
加,当含量小于巧phr时,队6复合材料的转矩增加幅度不大,当含量超过15phr
后,转矩急剧升高。因此,从加工性能来看,纳米A12O:在尼龙6复合材料中的含
量不宜大于15phr。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有机化处理的纳米A12O3改性尼龙6,纳米A12O3的最佳填
充量为lophr,此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最佳。
|
|
|
|
1 |
;尼龙66与尼龙6的物理改性[J];工程塑料应用;1980年02期 |
2 |
樊孝玉,孟大维,吴秀玲;工程塑料尼龙66的增韧改性研究状况[J];广州化工;2004年04期 |
3 |
林志勇,蒋婵杰,林金清,曾汉民;高含量碳纤维增强尼龙6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J];塑料工业;2002年05期 |
4 |
成煦,何其佳,张爱民;尼龙6/氯化钙复合材料受限结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6期 |
5 |
马广印,王建华;尼龙6/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J];合成纤维工业;2005年03期 |
6 |
潘玉珣 ,于中振,欧玉春,冯宇鹏;尼龙6/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学报;2001年01期 |
7 |
李家驹;复合材料的测试[J];工程塑料应用;1979年01期 |
8 |
小泉光惠
,浦部和顺
,姚忠凯;梯度功能复合材料[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0年03期 |
9 |
陈源,黄莉萍;气压烧结SiC_p/Si_3N_4基复合材料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3年01期 |
10 |
沈超,陈祥宝;PMR-15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材料工程;1994年11期 |
11 |
马宗义,宁小光,吕毓雄,毕敬;原位TiB_2/Ti_xAl_y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4年04期 |
12 |
陈浩然,息志臣,贺晓东;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热变形非线性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13 |
吴安平,邹健,黄尚廉;光纤自参考法探测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及其它方法的对比分析[J];功能材料;1994年01期 |
14 |
梅炳初,袁润章,杨振林;TiC-Al_2O_3复合材料的自蔓延高温合成和致密化[J];硅酸盐学报;1994年05期 |
15 |
薛儒;用以高速切削复合材料的陶瓷刀具及使用[J];航空工程与维修;1994年12期 |
16 |
赵渠森,王京城;QY8911-Ⅲ高韧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4年02期 |
17 |
胡廷永,李文晓,林冀松,阎里选;GF/PVC基体配方及加工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1994年05期 |
18 |
关键,张浩;填充自熄性聚丙烯复合材料[J];四川化工;1994年S2期 |
19 |
;印度研究燃烧合成MoSi_2基复杂复合材料[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5年02期 |
20 |
薛儒;复合材料的激光钻孔新工艺[J];工具技术;199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