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绿茶粉酸奶的制造工艺研究
【摘要】:酸奶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品,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和营养功能。超微绿茶粉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茶叶原有的营养成分、药理成分和原料的天然本色,可广泛用于加工各种茶叶食品和添加于各类食品中,以强化其营养保健功效,并赋予各类食品的天然鲜绿色泽和特有的茶叶风味。将超微茶粉作为一种添加剂加入到酸奶中,制作成超微茶粉酸奶,既能保持酸奶原有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同时又具有茶叶的风味。
本论文通过对超微绿茶粉进行显微观察、显微测量以及对其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在研究其理化性质的基础上,寻求一条最佳的超微绿茶粉酸奶生产工艺。研究表明:经过超微粉碎的茶叶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主要内含成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本文研究超微绿茶粉酸奶的加工工艺,研究杀菌温度和时间对乳酸菌活菌数及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了杀菌工艺为95℃,5分钟;研究茶粉抑菌阈值,确定了茶粉的最大用量1%;研究鲜奶添加量对酸奶活菌数和凝固时间的影响,得出鲜奶的适宜添加量为85%;研究影响酸奶工艺的主要因子,从正交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A_2B_2C_1D_1为最佳组合,其中A为超微茶粉的添加量,B为砂糖的添加量,C为稳定剂的添加量,D为菌种添加量。对该组合进行酸奶制作,所得酸奶的活菌数为3.10×10~9个/ml。从试验结果还可看出,在制作超微茶粉酸奶的过程中,砂糖加入量对产品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菌种接种量>稳定剂添加量>茶粉添加量。结合正交试验的结果,同时考虑到酸奶的风味及感官品质,试验最后所得结论为:超微绿茶粉的添加量为0.50%,砂糖添加量为7%,变性淀粉的添加量为0.10%,菌种接种量为4%,该条件下进行酸奶制作,所得酸奶的活菌数为3.82×10~9个/ml。本试验还研究了贮藏期间酸奶的酸度、pH值及乳酸菌的变化,酸奶在贮藏初期酸度略有升高,随后又成下降趋势,没有产生过酸化的现象,贮藏期间超微绿茶粉酸奶的酸度变化与普通酸奶一致。
|
|
|
|
1 |
李支霞,孙慕芳,方世辉,王志耕;超微绿茶粉酸奶的研制[J];中国茶叶加工;2004年03期 |
2 |
贾杏年;茶叶香醇亦佳肴[J];食品与健康;1994年04期 |
3 |
徐德富;茶,也是调味品!——茶宴西湖十景——集萃[J];上海调味品;2001年01期 |
4 |
;可食用的茶叶问世[J];致富之友;1996年09期 |
5 |
张必正;超微绿茶粉加工新技术[J];中国农村科技;2005年09期 |
6 |
黄亚辉,陈晓阳,郑红发,曾贞;超微绿茶粉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研究[J];福建茶叶;2003年04期 |
7 |
本刊编辑部;;中秋国庆双团圆 茶粉月饼送祝福[J];中国茶叶加工;2009年03期 |
8 |
李阳波;;抹茶[J];中国食品;2011年04期 |
9 |
卢振辉;技术转让和技术合作[J];中国茶叶;1997年03期 |
10 |
;绿茶粉美容减肥有讲究[J];茶博览;2011年08期 |
11 |
刘自齐;;苗族的“茶粥”[J];茶叶通讯;1983年04期 |
12 |
金寿珍;;茶粉蛋糕加工技术的研究[J];贵州茶叶;1999年01期 |
13 |
刘秋萍;味香色美之茶菜(十五)[J];中国茶叶;2001年03期 |
14 |
夏丽飞,李家华;茶叶火腿月饼的研制[J];食品科技;2004年01期 |
15 |
皇甫萍;;时尚抹茶你今天试了没有?[J];温州瞭望;2007年08期 |
16 |
霜霜;;抹茶不是绿茶粉[J];茶博览;2009年06期 |
17 |
;柳浪闻莺(冷)[J];广东茶业;2002年Z1期 |
18 |
李琳;刘天一;李小雨;马莺;;超微茶粉的制备与性能[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年01期 |
19 |
黄媛媛,王煜,胡秋辉;抹茶冰淇淋,抹茶奶茶和抹茶面条的研制[J];食品科学;2004年04期 |
20 |
高飞虎;李中林;袁林颖;张玲;邓敏;;超微绿茶粉原料茶加工中的几个技术要点[J];茶叶;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