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唐圣奎  
【摘要】: 本文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丝素蛋白超细纤维膜,并对其进行甲醇处理。甲醇处理后,纤维间发生粘连,丝素蛋白的构象主要为β折叠结构。处理后电纺丝素蛋白超细纤维膜的拉伸强度明显变大,但纤维膜变得更脆。同时,静电纺制备聚己内酯超细纤维,并采用热处理的方法使纤维间发生粘接,在55℃下对电纺聚己内酯超细纤维热处理30min、60min后,纤维间有明显的粘接。热处理没有改变电纺聚己内酯超细纤维的分子结构和晶型,但热处理后纤维的结晶度提高,纤维膜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 由于电纺丝素蛋白膜的脆性较大,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因此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共混复合超细纤维,以期改善丝素蛋白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复合超细纤维中聚己内酯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直径逐渐增大,纤维的结晶逐渐变好,但纤维中两组分的相容性逐渐变差;聚己内酯的加入改善了复合超细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与甲醇处理后电纺丝素蛋白超细纤维膜相比,甲醇处理后的复合超细纤维膜有更高的断裂伸长率和较低的杨氏模量,并且仍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体外细胞培养结果表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可以很好地在电纺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支架上生长增殖,电纺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支架对细胞无毒性,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在上述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共混复合超细纤维中引入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形成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共混复合超细纤维。结果表明,随着复合超细纤维中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纤维中聚己内酯的结晶逐渐变差;相比于电纺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膜,当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中羟基磷灰石质量分数达30%时,其力学性能仍没有明显下降;当复合纤维中羟基磷灰石的质量分数为30%时,随着复合纤维中聚己内酯含量的增加,复合超细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细胞培养结果表明,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支架对细胞无毒性,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可以在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支架上很好地黏附和增殖,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支架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并且电纺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支架能很好地促进骨组织细胞的分化。 通过同轴静电纺丝成功制备出核(聚己内酯)-壳(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和核(多壁碳纳米管/聚己内酯)-壳(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结构复合超细纤维。结果表明,在核-壳结构复合超细纤维中,核加入多壁碳纳米管后,电纺核-壳结构复合超细纤维的热稳定性提高;相比于核(聚己内酯)-壳(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超细纤维膜的软而韧,核(多壁碳纳米管/聚己内酯)-壳(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纤维膜显得硬而脆,但由于核层的多壁碳纳米管增强聚己内酯,使得电纺核(多壁碳纳米管/聚己内酯)-壳(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超细纤维膜具有更大的拉伸强度;体外细胞培养表明,MG63细胞可以在两种核-壳结构复合超细纤维支架上很好地黏附和增殖,并且两种核-壳结构复合超细纤维支架都可以很好地促进骨细胞的分化。相比而言,电纺核(聚己内酯)-壳(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超细纤维支架比电纺核(多壁碳纳米管/聚己内酯)-壳(纳米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超细支架更有利于MG63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玲;竺亚斌;李媛媛;刘玉新;俞珺瑶;;丝素蛋白在电纺丝法构建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2 ;丝素蛋白材料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9期
3 马新兰;汝玲;李荣;许戈文;黄毅萍;;丝素蛋白/聚丙烯酸共混膜仿生合成羟基磷灰石[J];化学世界;2011年07期
4 焦微;赵霞;陆艳;汪洋;文建川;卲正中;;Gro许旺细胞在不同孔径丝素蛋白支架上的生长(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5期
5 高勤卫;李明子;寇琴;吴国成;;丝素蛋白/聚D,L-乳酸共聚物的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1年03期
6 张艳红;姚菊明;朱良均;;载入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支架的细胞相容性研究[J];蚕业科学;2011年04期
7 裔婷婷;;动物丝蛋白及高聚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上的应用[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8 刘洋;赵彬;;牙周组织工程中壳聚糖-丝素蛋白-磷酸三钙复合物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年06期
9 吕银洁;张艳红;刘琳;朱良均;姚菊明;;Silk-RGD融合蛋白修饰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支架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04期
10 ;蚕丝素蛋白及其应用研究领域——著名专家介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9期
11 吕国忠;周红梅;赵朋;苗宗宁;钱海鑫;;体外培养表皮干细胞复合高分子支架原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研究[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年01期
12 陈梅;左保齐;;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综述[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13 杨磊;陈宇;朱良均;杨明英;张海萍;邓连霞;闵思佳;;一种新型丝素支架材料的体内降解试验[J];蚕业科学;2011年04期
14 赵文卓;樊廷俊;胡修忠;牛莹;;组织工程人角膜基质体外重建的研究进展[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8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群旺;熊杰;张红萍;谢军军;刘冠峰;;丝素蛋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超细纤维膜形貌和力学性能的研究[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上册)[C];2010年
2 郑海玲;胡智文;赵丰;吴子樱;周旸;黄小芳;张殿波;杨海亮;;丝素蛋白/戊二醛对脆弱丝绸织物加固的工艺条件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滕超;王晓亮;薛奇;;丝素蛋白与蒙脱土复合体系的流变学表征[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4 王琳婷;朱良均;闵思佳;张海萍;;丝素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5 张丽斯;强琳辉;颜静;崔学军;王洪艳;;静电纺丝法制备丝素蛋白/聚乳酸纤维膜及其性能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董怡萱;温新国;董品;梁劲伟;吴传斌;;丝素蛋白作为脂质载体的表征和评价[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7 卢明;刘一萍;陈超;;丝素蛋白改性维纶的染色动力学研究[A];2010年全国针织物及纱线染色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阎海波;张雨青;马永雷;周丽霞;;胰岛素-丝素纳米颗粒结合物的生物合成及作为药物缓释系统的体外评价(英文)[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9 汪琦翀;朱良均;闵思佳;张海萍;;丝素蛋白合成高吸水材料的研究基础和前景[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陶咏真;徐卫林;鄢芸;;丝素纳米微晶的制备及表征[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伟;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的干法纺丝及后处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刘洪涛;含丝素肽链的聚氨酯纤维与纤维膜[D];东华大学;2011年
3 佘振定;基于丝素蛋白/壳聚糖的肝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4 王婷;生物大分子对碳酸钙结晶的调控及其机理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徐孝旭;无机纳米粒子/柞蚕丝素复合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崔西栋;以丝素蛋白颗粒行声带注射填充喉成形术的初步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张强;用于脊髓修复的丝素基定向多通道支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王洪;丝素蛋白溶液的仿生纺丝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9 范纯泉;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仿生制备及促进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张贞;种植体表面电沉积法构建生物功能性高分子涂层[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圣奎;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亚英;再生柞蚕丝丝素应用于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与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3 崔浩杰;丝素蛋白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查震源;丝素蛋白共聚改性聚L-乳酸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马新兰;丝素蛋白共混膜仿生制备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D];安徽大学;2010年
6 熊思勇;再生丝素蛋白结构转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董贵荣;丝素蛋白/明胶三维肝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8 蔡增晓;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用于皮肤组织工程[D];东华大学;2011年
9 沈锦玉;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樊宏鑫;两种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江国;复合超细纤维技术问世[N];中国石化报;2000年
2 上海申美商品检测有限公司 高铭;抗菌超细纤维具有卓越功能[N];中国纺织报;2007年
3 李慧;盛虹化纤:自主创新 差异制胜[N];光明日报;2007年
4 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建勇;银离子改性丝素蛋白提高织物上染率[N];中国纺织报;2009年
5 吴徵宇;编织皮肤经纬[N];科技日报;2002年
6 吴云赞;盛氏两项目填补国内空白[N];苏州日报;2006年
7 本期嘉宾 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教授级高工 余英男;看国产面料发展的N多亮点[N];中国纺织报;2006年
8 ;实施名牌战略 促进企业发展[N];中国质量报;2006年
9 大连合成纤维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大生;建科研生产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努力为民族化纤工业发展进步做贡献[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10 彭会安 邓耀云;构建科研生产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