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沈锦玉  
【摘要】: 丝素蛋白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无毒性、无污染、无刺激作用、可生物降解,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丝素蛋白作为一种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近年来已成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的对象之一。本课题以医学应用为背景,选择对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的丝素蛋白作为有机相,尝试采用具有良好骨诱导性的β-硅酸钙作为无机相进行复合,制备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为拓展丝素蛋白多孔材料在人体骨修复等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做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和探讨。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结论如下: 1.通过控制条件采用共混-冷冻干燥法制备了高分子与无机材料复合的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 2.采用SEM、FTIR、XRD等分析手段表征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的表面形貌、多孔结构以及孔内壁的显微结构,探讨无机β-硅酸钙对丝素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如下: (1)SEM表明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材料,孔隙分布均匀,孔连通性较好,孔隙率为83~87%,孔径尺寸约为100~300μm,复合支架的结构保持完好,β-硅酸钙较好的分散在丝素中,形成无机粒子嵌入式有机/无机网络结构,在孔壁上呈均匀分散状态。 (2)由XRD、FTIR测试表明:无机β-硅酸钙的引入,有利于诱导丝素蛋白构象从Silk I(无规线团为主)向Silk II(β-折叠)转变。由于丝素蛋白分子中-COOH或-OH基团与β-硅酸钙在水溶液中形成的硅羟基形成强弱不等的分子间氢键,同时与β-硅酸钙在丝素溶液中释放出的微量Ca~(2+)形成络合结构,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丝素分子重排,使丝素分子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排列,促进了丝素蛋白的二级结构部分由无规向β折叠结构转变。 3.测试了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机械性能、热学性能、吸水率和亲水性能等,探讨了β-硅酸钙的加入,对复合支架性能的影响。结果如下: (1)机械性能测试表明:纯丝素支架材料机械性能较差,相比纯丝素支架,复合支架的抗压模量和抗压强度均有了明显提高,并且随β-硅酸钙复合质量比的增加而增大,显示了较好的机械性能。 (2)TGA和DTG热分析表明:不同比例复合支架的起始分解温度都比纯丝素支架有所提高,这主要是因为β-硅酸钙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复合支架中丝素蛋白构象转变和结晶行为,从而使得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支架的热稳定性增加。 (3)吸水率和亲水性能的测试表明: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的吸水率和亲水性均比纯丝素多孔支架好,复合多孔支架能较多地存储水分,持水性能得到了提高。由于具有良好亲水性能的β-硅酸钙在水溶液中形成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有着较好的结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复合多孔支架的吸水率和亲水性。 4.对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材料进行人体模拟体液(SBF)浸泡实验、Tris-HCl缓冲液体外降解和体外细胞培养试验,研究了其体外生物活性、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结果如下: (1)SBF体外生物活性实验表明:采用XRD、FESEM和EDS等手段表征后发现,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在SBF中浸泡1天后,就能快速诱导碳酸羟基磷灰石(CHA)在其支架表面沉积,浸泡3天后已有大量CHA颗粒层在支架表面沉积,这种磷灰石在形态上具有与天然骨中羟基磷灰石相似的结构。结果显示该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体外生物活性,改善了纯丝素支架生物活性较弱的缺点。 (2)Tris-HCl缓冲液降解实验表明: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支架材料在Tris-HCl缓冲液中浸泡10周后的降解率达41.64%,pH值保持为7.35,避免了纯丝素的酸性降解产物所导致的溶液pH值急剧降低的现象,表明了该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 (3)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成骨细胞在各种配比的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上表现出了比纯丝素支架更好的粘附、增殖效果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这可能是由于复合多孔支架中的β-硅酸钙在一定范围内对细胞的增殖分化产生促进作用。通过试验显示了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以上结果显示,本文采用共混-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的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具有较好的形态结构和机械性能、显示了良好的亲水性、降解性、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该复合多孔支架不仅可以调节力学性能使之与骨组织相匹配,而且还可以增强丝素蛋白与骨组织键合的能力,这为拓宽丝素蛋白在骨组织修复等生物医领域的应用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和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翼;周平;潘銮凤;谢尚喆;孙敏;李文婷;;丝素蛋白修饰改性的聚羟基脂肪酸酯支架上人体平滑肌细胞的生长[J];化学学报;2007年24期
2 陈玲;竺亚斌;李媛媛;刘玉新;俞珺瑶;;丝素蛋白在电纺丝法构建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3 吴小建;陈一心;;蚕丝丝素蛋白在骨科领域的应用进展[J];临床骨科杂志;2011年02期
4 储结根,张志成;丙烯腈与丝素蛋白均相辐射接枝共聚的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5 田保中;CaCO_3-丝素蛋白膜的动态粘弹谱[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1期
6 李苹,刘利萍,吴泽志,蔡绍皙;丝素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7期
7 曹阳;王伯初;迟少萍;张鋆;;基于丝素蛋白的药物缓释材料[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8期
8 徐卫袁;朱贤;田守敬;严飞;葛建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丝素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中的生物学行为观察[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05年04期
9 卢神州;李明忠;白伦;;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J];丝绸;2006年02期
10 田莉;闵思佳;;丝素蛋白在组织工程细胞支架方面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年06期
11 徐卫袁;朱贤;孙锋;严飞;王以进;;丝素蛋白/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新型组织工程骨脊柱融合的生物力学实验[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27期
12 牛林;邹蕊;石福乔;逯宜;陈治清;刘启达;;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类骨质复合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5期
13 孙启龙;狄传霞;;丝素蛋白材料与皮肤组织工程支架[J];国外丝绸;2007年03期
14 吴坚;严小莉;赵亚红;杨宇民;;人工神经移植物丝素蛋白导管的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15 卢神州;刘佳佳;闫书芹;刘建兵;李明忠;;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4期
16 侯春春;李圣春;张胡静;周婵;徐水;;丝素及其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J];丝绸;2011年03期
17 周旭光;姚金波;;一步法制备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材料的条件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8 张幼珠,王朝霞,丁悦,卢神州,徐帼英;丝素蛋白作为药物控制释放材料的研究[J];蚕业科学;1999年03期
19 沈宝甄;符新;王江;;HA/S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J];广东化工;2008年08期
20 赵珍;陈立艳;赵晓军;;原子力显微镜下丝素纤维及丝素蛋白的形态结构研究[J];四川动物;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海霖;吴斌伟;冯新星;陈建勇;;丝素蛋白/硅酸钙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2 张艳红;朱良均;姚菊明;;丝素蛋白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3 江芸;李延报;程新;;构建用于骨再生引导膜的多层丝素自增强复合膜[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丽斯;强琳辉;颜静;崔学军;王洪艳;;静电纺丝法制备丝素蛋白/聚乳酸纤维膜及其性能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郑海玲;胡智文;赵丰;吴子樱;周旸;黄小芳;张殿波;杨海亮;;丝素蛋白/戊二醛对脆弱丝绸织物加固的工艺条件研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滕超;王晓亮;薛奇;;丝素蛋白与蒙脱土复合体系的流变学表征[A];中国流变学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7 王琳婷;朱良均;闵思佳;张海萍;;丝素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8 董怡萱;温新国;董品;梁劲伟;吴传斌;;丝素蛋白作为脂质载体的表征和评价[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9 卢明;刘一萍;陈超;;丝素蛋白改性维纶的染色动力学研究[A];2010年全国针织物及纱线染色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汪琦翀;朱良均;闵思佳;张海萍;;丝素蛋白合成高吸水材料的研究基础和前景[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佘振定;基于丝素蛋白/壳聚糖的肝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张强;用于脊髓修复的丝素基定向多通道支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魏伟;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的干法纺丝及后处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刘洪涛;含丝素肽链的聚氨酯纤维与纤维膜[D];东华大学;2011年
5 王婷;生物大分子对碳酸钙结晶的调控及其机理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徐孝旭;无机纳米粒子/柞蚕丝素复合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王洪;丝素蛋白溶液的仿生纺丝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8 闫书芹;用于真皮重建的丝素/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共混支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范纯泉;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仿生制备及促进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曹正兵;丝素蛋白自组装行为及其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锦玉;丝素蛋白/β-硅酸钙复合多孔支架的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亚英;再生柞蚕丝丝素应用于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与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3 崔浩杰;丝素蛋白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唐圣奎;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复合超细纤维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董贵荣;丝素蛋白/明胶三维肝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蔡增晓;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用于皮肤组织工程[D];东华大学;2011年
7 查震源;丝素蛋白共聚改性聚L-乳酸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马新兰;丝素蛋白共混膜仿生制备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D];安徽大学;2010年
9 熊思勇;再生丝素蛋白结构转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赵青青;丝素蛋白纤维表层氨基酸对细胞粘附与生长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建勇;银离子改性丝素蛋白提高织物上染率[N];中国纺织报;2009年
2 吴徵宇;编织皮肤经纬[N];科技日报;2002年
3 记者 应洪舒;浙江大学皮肤再生材料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单泠 张乐;我国科学家用蚕丝研制出新型“人造皮肤”[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单泠 张乐;我科学家用蚕丝研制“人造皮肤”[N];工人日报;2006年
6 ;姚康德:仿生生物材料研究[N];科技日报;2003年
7 姚康德;让药物智能化[N];光明日报;2000年
8 段振离;话说珍珠养颜[N];甘肃经济日报;2001年
9 ;苏州制备出改性聚氨酯膜[N];今日信息报;2005年
10 单泠 张乐;我科学家用蚕丝研制出“人造皮肤”[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