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分别携带GADD45α、GADD45γ基因的溶瘤腺病毒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席璐  
【摘要】:当今,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肿瘤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急剧增加着。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仍然于事无补,所以肿瘤的复发率和致死率仍然是肿瘤治疗的最大死穴。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要想得以发展已经寸步难行,现在人类迫切的需要寻找到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然而,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一步步认识的加深,人们对于克服并治疗肿瘤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方法,其中基因治疗和病毒治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肿瘤特异性增殖腺病毒(即溶瘤腺病毒),已经成为目前最具前景的靶向基因治疗载体之一。刘新垣院士于2001年首次正式提出了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的概念:通过溶瘤腺病毒载体携带一个或多个肿瘤治疗基因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有效杀伤,在肿瘤临床上拥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基因(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Gadd)又名DNA损伤诱导基因(DNA damage inducible transcript 1, DDIT1 )基因家族拥有Gadd45α、Gadd45β和Gadd45γ3个成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p53下游基因。其中,Gadd45α可由多种DNA损伤因素和生长阻滞因素作用于细胞通过不同的传导通路快速诱导产生,受p53和BRCA1的调节,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中有重要关系,从而抑制肿瘤的恶性发展。Gadd45β主要与p53和JNK的调控有关,从而参与抑制细胞生长及细胞凋亡的过程,在细胞周期控制、DNA损伤修复及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Gadd45γ在电离辐照、紫外线、多种DNA碱基损伤剂和诱变剂等刺激下诱导表达,它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对细胞生长发挥负向调控,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Gadd45蛋白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对细胞基因组稳定性的调节与细胞生存、凋亡、转化和肿瘤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基于癌症的靶向基因-病毒治疗的观点,在肿瘤特异性增殖病毒中加入抗癌基因,将肿瘤的基因治疗与病毒治疗结合起来。我们将Gadd45α和Gadd45γ基因分别插入到溶瘤腺病毒载体ZD55中,构建出重组病毒ZD55 -Gadd45α、ZD55-Gadd45γ。体外实验表明ZD55 -Gadd45α、ZD55- Gadd45γ对肿瘤细胞如肝癌,结肠癌具有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力很弱。Hoechest染色实验发现ZD55 -Gadd45α、ZD55- Gadd45γ引起细胞凋亡,所以实验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探讨Gadd45α、Gadd45γ所相关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的变化。说明携带Gadd45α、Gadd45γ基因的溶瘤腺病毒ZD55 -Gadd45α、ZD55- Gadd45γ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杀伤效果,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青;潘秋卫;蔡荣;钱程;;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调控RNA干扰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7年08期
2 姚玉亭;钱关祥;葛盛芳;;放疗联合溶瘤病毒治疗对肿瘤细胞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6期
3 吴明忠,赵振声;磁场和磁性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磁性材料及器件;1998年04期
4 过为,刘景晶;蛙皮素及其样肽与肿瘤的关系[J];药学进展;2005年10期
5 严海燕;陈梅;段朝晖;肖旺贤;李剑芳;刘小强;;肿瘤患者术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年03期
6 费小非;曹心珂;汤致强;丁平田;;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6年13期
7 龚鹏;;肿瘤治疗:从“战争模式”到“和平模式”——与著名肿瘤专家何裕民教授一席谈[J];健身科学;2007年03期
8 邸若虹;袁久林;李永健;;温阳法治疗肿瘤文献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7年02期
9 ;空军神鹰利剑斩癌魔——记空军广西南宁十里亭医院肿瘤治疗中心“百药线透杀癌疗法”创始人吕教授[J];鹃花;2007年08期
10 赵敏;夏志卿;;肿瘤病人化疗时护士的职业防护[J];全科护理;2008年29期
11 施伟杰;毕丽伟;许瑞安;;联合细胞穿膜肽的肿瘤靶向载体[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0年01期
12 孙婧;曾凡新;邓杰;;VEGF抑制剂治疗肿瘤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机制[J];中国药房;2011年06期
13 郭怿暄;;RNAi技术在人类肿瘤治疗中取得新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14 陈艳;钱其军;;携带溶瘤病毒细胞载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年03期
15 戴崇茂;酒精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J];实用癌症杂志;1986年03期
16 吴敏,王庆诚,张振范,唐思伦,臧人杰;蓖麻毒蛋白A链与Ia抗原单抗偶联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9年04期
17 陶泽璋;吴展元;;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多发性肿瘤[J];华中医学杂志;1991年04期
18 陈炳旗;;扶正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运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19 周华,翁定本,龚明华;中西药诱导细胞凋亡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浙江实用医学;1997年05期
20 郭随章;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忠言;;In-Beam PET的发展[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扬;裴晓华;;扶正培本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A];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史秋生;张灵巧;孙聚葆;张瑜凡;邢鲁奇;张青萍;;多电极射频肿瘤治疗的体外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党秉荣;李文建;马秋峰;李强;周光明;王菊芳;郝冀芳;;肿瘤治疗的重离子束物理性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下)[C];2004年
5 黄占文;陈跃;蔡亮;张莉;周贵虹;龙水清;;~(18)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A];第三届全国核素显像暨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姚运红;余健华;李飞虹;蔡琼珍;;姜黄素在体内外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李福军;曹海涛;杨涛;;新医学模式指导下的民生治癌策略[A];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新荣;仲寒冰;袁进;罗新根;林硕;;flk-GFP斑马鱼模型研究麦考酚酸的血管生成抑制机制[A];广东省药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应存;史正刚;王君;;王道坤教授在恶性肿瘤治疗中重视人文关怀浅探[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宫丽丽;王鹤尧;;药物基因组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A];合理用药及新药评价专题研讨会日程安排与论文摘要[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亮;1.腺病毒载体介导的肝癌基因治疗 2.肿瘤特异性增殖腺病毒表达靶向Apollon基因的shRNA治疗肿瘤细胞[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2 陈泽建;肝癌靶向性溶瘤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3 齐荣;携带XAF1的复制型溶瘤腺病毒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胡品良;ErbB2与其自身抑制因子的作用位点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5 范良志;串并联HIFU肿瘤治疗原型机的机构设计、运动控制和运动学参数标定[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郑伟;CDA-Ⅱ诱导分化乳腺癌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7 孙玉宁;靶向存活素的反义寡核苷酸抗肿瘤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8 严飞;PNAS-4基因的克隆,功能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杜丽;抗DNA-PKcs单链抗体的筛选鉴定及对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10 刘磊;氧依赖降解结构域调控HSV-tk基因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席璐;分别携带GADD45α、GADD45γ基因的溶瘤腺病毒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2 杜娟;白介素13与白喉毒素融合蛋白靶向治疗活性相关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罗敏;郁仁存教授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潘全;抗KDR抗体基因克隆及其Fab样基因工程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5 吴立顺;高强度聚焦超声焦域温度场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6 韩中博;肿瘤细胞自噬的诱导及其细胞周期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牛娜;携带掌叶半夏凝集素基因的溶瘤腺病毒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马智超;运动联合载药纳米粒靶向给药系统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探索性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9 冯志华;携带11R穿膜肽-P53融合蛋白基因的溶瘤腺病毒的抗肿瘤作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于琳;γH2AX检测指导肿瘤治疗作用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连;步长集团进军肿瘤治疗药领域取得成效[N];医药经济报;2005年
2 章必成;定期复查:肿瘤治疗后的“必修课”[N];家庭医生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罗刚;肿瘤治疗新进展一瞥[N];健康报;2010年
4 阳光;新型纳米材料用于肿瘤治疗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赵晴晴;医院化疗准入制度应尽快建立[N];健康时报;2006年
6 孙理;营养支持提升肿瘤治疗效果[N];大众卫生报;2008年
7 记者 王丹 张昊 杨秋兰;规范化个体化肿瘤治疗亟待“医药联手”[N];健康报;2010年
8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何裕民;GI4P模式改善肿瘤治疗[N];健康报;2010年
9 罗刚;肿瘤 不一定非除之而后快[N];健康报;2006年
10 胡凯文;肿瘤治疗的“六大传说”[N];健康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