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晶体的自组装动力学以及光学性能研究
【摘要】:胶体系统作为一种很好的原子/分子体系的模拟系统,被广泛用于晶体的形核、相转变和缺陷生成等过程的动力学研究。一般而言,胶体体系在一定体积分数下的聚集可通过施加外加电场,磁场,毛细作用,重力等实现,因此外场可以作为改变聚集态(相变)的驱动力。其中,外加电场驱动由于其易于控制、使用范围广而被普遍采用。近年来,相关胶体的行为及结晶过程的理论很多,但是彼此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议,因此需要更多的实验结果加以确认。
另外尺度均一,尺寸可控的胶体颗粒的制备及其大面积有序化组装是目前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从以上两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其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具体归纳如下:
1.研究胶粒在可变交流电场下的运动模式:首先,构造出以一片ITO导电玻璃和另一片表面刻上负性光刻胶图案的ITO导电玻璃分别作为正负电极,硅胶片置于两电极之间作为中间层的封闭实验槽。然后将一定浓度的胶粒悬浮液加入到封闭的实验槽内,接入可变交流电信号,通过调节交流电场的频率来改变胶粒的运动状态,并且用光学显微镜对胶粒运动进行实时观察和记录。最后从力学的角度对胶粒的运动模式进行分析,对胶粒随着频率而变化的运动模式给出了较为完整的解释。
2.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高圆度,窄粒径分布,单分散,粒径可控的聚苯乙烯胶粒。通过改变引发剂的量制备出粒径为200 nm, 250 nm和285 nm的聚苯乙烯胶粒。利用扫描电镜对胶粒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统计分析,三种不同粒径的胶粒其粒径分布分别为1.2 %,1.6 %和0.7 %,均小于5 %,满足制备胶体晶体的粒径分布条件。
3.采用简单易行的倾斜沉积法获得三维胶体晶体薄膜。考察了环境温度,分散介质,胶粒粒径,胶粒浓度和添加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因素对胶体晶体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图和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图对胶体晶体的结构、形貌及光子带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确定出了制备胶体晶体的较优条件,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因素对胶体晶体的结构、形貌及光子带隙产生影响的原因。
|
|
|
|
1 |
快素兰,章俞之,胡行方;二氧化硅胶体晶体的制备及其光子带隙特性[J];无机材料学报;2002年01期 |
2 |
丁敬,高继宁,唐芳琼;胶体晶体自组装排列进展[J];化学进展;2004年03期 |
3 |
陈鑫,孙志强,陈志民,张恺,杨柏;双基片垂直沉积法制备稳定的胶体晶体晶片[J];科学通报;2005年04期 |
4 |
潘明祥,汪卫华,AliceP.Gast;胶体晶体结晶过程与人造三维周期性集团点阵材料[J];物理;2000年08期 |
5 |
丛海林,曹维孝;胶体晶体中的两种排列方式及堆积模式[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8期 |
6 |
汪静,李康,钱卫平,袁春伟;垂直沉积法制备二氧化硅胶体晶体及其表征[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7 |
闫晓红;陈福义;于子龙;介万奇;;单分散SiO_2微球的合成及胶体晶体的生长[J];功能材料;2008年11期 |
8 |
李会玲;王京霞;宋延林;;光子晶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J];自然杂志;2009年03期 |
9 |
李珩;王京霞;王荣明;宋延林;;三维胶体光子晶体对光的调控与应用研究[J];化学进展;2011年06期 |
10 |
喻平;欧红叶;;垂直沉积法自组装胶体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1 |
韩国志;孙立国;;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9年04期 |
12 |
刘立营;王秀峰;程冰;章春香;;NaCl改性SiO_2微球的制备及其自组装光子晶体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9年04期 |
13 |
宋娟;陈启明;严亚;;单分散PS微球的制备及其胶体晶体的组装[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14 |
郑怀文;蓝鼎;王育人;;胶体自组装过程中的形核与绕流影响[J];力学与实践;2011年02期 |
15 |
陈东,刘建树,高继宁,唐芳琼;垂直排列法组装胶体晶体的最新进展[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5年04期 |
16 |
郭红霞,范吉军,赵晓鹏;光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03年01期 |
17 |
韦中超;戴峭峰;汪河洲;;毛细管中柱对称类面心结构胶体晶体的光谱特性[J];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
18 |
刘蕾;徐升华;刘捷;段俐;孙祉伟;刘忍肖;董鹏;;带电胶体粒子结晶过程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6年11期 |
19 |
王玉莲;郭明;郑学仿;唐乾;高大彬;;凝胶光子晶体[J];化学进展;2007年10期 |
20 |
康凯;黄世华;冯颖;董力强;朱琳爱义;;金属Al薄膜基微池强制沉积胶体光子晶体的制备[J];化学学报;2008年1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