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诊辅助系统
【摘要】:传统中医包括“望、闻、问、切”四诊,而舌诊又是望诊的关键内容,属中医临床必察之项。在中医学理论中,人体被认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每个部分的变化都与整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正是如此,舌象被认为是人体生理病变的最直观反映,如气血津液、人之精气等内部脏腑的重要信息均可通过舌象获得。
中医舌诊的优势显而易见,无论人体内五脏六腑多么复杂的病理症状,均可直观、快捷地通过观测舌象得知原委,且舌诊也可以指导相关的处方用药以及病情预后。由此可见,中医舌诊最显著的特点是:无痛、无创伤。
然而中医舌诊也有其传统的弊端,它过于依赖中医师的主观观察,诊断结果通常也因人而异,且基本不具有可重复性,而这也极大的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针对这点,对于舌诊客观化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如果能很好的克服这一难题,不仅能够很好的迎合中医所提倡的标准化和定量化要求,而且可以更好的推动舌诊实际应用价值的提升。
所以,为了更好的推广中医舌诊,本文将针对舌诊客观化、系统化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图像分析技术,相关内容及创新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医舌诊客观化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指出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运用于传统中医舌诊研究中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意义。
第二章介绍基于Android系统的中医舌诊辅助系统框架的建立、常用的色彩模型、可变模型理论、Level Set理论、图像的特征提取以及图像识别理论。
第三章对比舌体图像的H、S、V分量的特点先采用阈值分割初步得到舌体的初始轮廓线;针对舌体颜色相对于皮肤颜色的边界模糊特点,再利用RGB色彩空间中G分量增强算法来显著增强舌体的弱边界;最后对传统的水平集算法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应用于舌体图像的分割。通过大量实验可以看出,改进的算法在改善传统的舌体弱边界对舌体分割带来的影响的同时,最终也得到了很好的分割效果。
第四章首先对分割的舌体依据脏腑反射区进行划分。然后以舌体中部(对应于脾胃)为例来研究中医五色识别分类方法在舌诊中的应用:提取量化颜色直方图特征来表征舌体块,并引入sLDA方法将该特征构建成一个舌色识别的模型,利用模型对舌色进行五色分类识别。
第五章基于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的舌象采集与舌诊辅助系统的测试及应用。展示并介绍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测试情况,分析其应用前景及后期在功能上的完善(本课题为1.0版本)。
第六章主要对论文研究课题作了总结和展望。首先总结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接着对中医舌诊客观化应用到移动平台进行展望。
|
|
|
|
1 |
;中医舌诊自动化[J];江苏中医药;1991年06期 |
2 |
;中医舌诊学──中医内科辨证论治舌鉴[J];中国电子出版;2000年02期 |
3 |
于秀珍,雷学勤,牟玉霞,郭辉;90例神经症中医舌诊临床对照观察[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
4 |
严惠芳;张玉平;马居里;王亚林;;对中医舌诊现代研究的几点思考[J];陕西中医;2006年08期 |
5 |
王盛花;李方玲;梁嵘;王召平;吴金飞;陈松鹤;李燕;;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患者的舌象特征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11期 |
6 |
华有德;郑景田;燕金寿;郭安贞;;中医舌诊的辨色客观指标研究——一组标准色列的配制与初步应用[J];贵州医药;1978年Z1期 |
7 |
;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中医视听教材目录[J];中国医刊;1992年04期 |
8 |
张志德,王凤文,刘岩;血液流变学检测与中医舌诊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微循环;1994年02期 |
9 |
高丽,令晓明;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进展[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S1期 |
10 |
王秀兰,杨长龙;200例高血压患者甲皱微循环与中医舌诊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中医;1995年01期 |
11 |
;中医舌诊诊断食管(贲门)癌的初步探讨[J];天津医药;1977年10期 |
12 |
;中医舌诊与肠镜对照在下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学报;1994年03期 |
13 |
邵加,程志清;中医舌诊CAI多媒体课件的研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1999年02期 |
14 |
严文娟;赵静;林凌;宋俊生;商铁成;李刚;;中医舌诊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医杂志;2010年12期 |
15 |
诸凯,马一太,李艳,魏璠,张伯礼,高秀梅,王怡;中医舌诊中的生物传热问题研究概况[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年02期 |
16 |
张岚;;从古代自然观和思维方式看中医舌诊的特殊性[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07期 |
17 |
张淑萍;靳国印;李旺;;中医舌诊的现代研究进展[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
18 |
康医师;;中医舌诊及其临床辨证意义——兼答安庆市读者田万珍的咨询[J];开心老年;2007年08期 |
19 |
冷辉林;吴快英;;以舌象变化揣急性脑血管病之预后及转归[J];辽宁中医杂志;2008年10期 |
20 |
公洁;程丽;;舌诊数字化培训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年2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