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内部固液两相流动数值模拟与磨损特性研究
【摘要】:固液两相输送离心泵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广泛,但这类泵存在以下关键技术难题,一是由于存在固体物质导致效率低,二是由于磨损问题而导致的可靠性差,这两个问题一直制约着固液两相输送离心泵的研制和应用。
本文以固液输送流道式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力性能和磨损性能开展计算和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对固液两相流场中颗粒所受作用力进行分类和量级分析,确定了颗粒直径和所受作用力的关系,提出固液两相的流动和磨损计算模型;针对不同直径颗粒,分别采用Mixture模型和DPM模型结合UDF引入颗粒体积效应的影响,对不同体积分数的固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内部流动对性能的影响以及磨损规律分析;搭建固液两相实验台对流道式离心泵进行固液两相流动工况下的外特性实验研究;最后基于理论分析,推导出设计流量点固液混输工况的扬程下降率预测公式,可供实际工程使用。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具体如下:
1.确立了离心泵内部固液两相流场的流动和磨损计算模型。
首先根据液体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作用力进行分类;然后将各作用力与流动阻力进行量级对比分析,确定颗粒直径与作用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的两相流模型;考虑湍流扩散对颗粒的影响,建立基于随机游走方法的颗粒轨迹计算模型,并选择单颗粒磨损模型结合泰勒级数展开,确定颗粒碰撞磨损计算模型。
2.数值模拟并验证了离心泵内部的固液两相流场。
分别选择基于欧拉-欧拉方法的Mixture两相流模型和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DPM两相流模型对离心泵内部固液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将离心泵性能参数的计算值与文献中的实验值对比,发现根据颗粒直径选择相应的两相流模型进行计算可以准确模拟离心泵内部的固液两相流动。
3.得到了固液两相流场特性与水力性能和磨损性能的关系。
分析不同颗粒直径和体积分数工况下,全流道内部的液相压力、液相流线和蜗壳内部的固液两相速度差与颗粒直径和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不同工况下的泵流道内压力总体分布差不多,但是随着颗粒直径和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流道内的压力值呈减小趋势。
分析不同颗粒直径和体积分数工况下,流道内部不同部位的磨损速率、剪应力和颗粒分布与颗粒直径和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在叶轮和蜗壳流道的不同部位,磨损速率均随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蜗壳内磨损速率呈下降趋势,叶轮流道内部则随部位的变化不尽相同。
4.进行了离心泵的固液两相外特性实验研究。
与清水输送工况的性能相比,随着颗粒直径和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固液两相输送工况的扬程和效率基本呈缓慢下降趋势,仅在输送微小颗粒时,效率略有增加。效率总体下降幅值比扬程下降幅值小。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发现,实验曲线的变化趋势与计算曲线的趋势基本一致,实验值略小于计算值。
5.推导并验证了固液两相工况下的扬程下降率预测公式。
基于泵出口处固液两相速度相等的假设,进行理论分析与推导,得到设计流量工况下固液两相混合输送时的扬程下降率预测公式,该公式主要通过当地体积分数来体现固相对性能参数的影响,可以较为准确方便的对设计流量点固液混输工况的扬程下降率进行计算,但预测值略小于实验值。
|
|
|
|
1 |
傅旭东,王光谦;低浓度固液两相流中的粗颗粒浓度分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
2 |
戴江,吴玉林,孙自祥,梅祖彦;离心泵叶轮中固液两相紊流计算[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6年01期 |
3 |
白晓宁,胡寿根,张道方,蒋旭平,秦宏波;固液两相流管道输送实验台的系统设计与测试方法[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4 |
李仁年,蔚立华;水力机械中含沙水流的两流体数学模型[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5 |
秦勇;固液两相流设计渣浆泵[J];甘肃科技;1999年06期 |
6 |
王宏,王曾璇,马振宗,郭晚荣;水力机械转轮内固液两相流的三维贴体数值模拟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1998年03期 |
7 |
刘小兵,程良骏;固液两相流中K—ε双方程湍流模式及在水涡轮机械流场中的应用[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8 |
戴正兴;离心泵固液两相流理论简述[J];化工装备技术;1996年06期 |
9 |
周云龙,洪文鹏,孙斌;考虑含气量变化的浆体水击基本方程[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年05期 |
10 |
赵敬亭;双吸式离心泵的固液两相流设计探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5期 |
11 |
傅旭东,王光谦;低浓度固液两相流颗粒相本构关系的动理学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2 |
张凯钊;世界泵业文献题录[J];水泵技术;2005年03期 |
13 |
马胜利,席本强,梁冰;基于边界层理论的叶轮的仿真[J];排灌机械;2005年03期 |
14 |
魏建华,李健,项鹏;油田地面集输管道砂、油—水固液两相流流型的研究[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1年03期 |
15 |
徐萃萍,马延华,李莉,朱玉才;离心式固液两相流泵动量积分解[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6 |
张雪兰;孙西欢;李永业;郗夏楠;;浅析国内管道水力输送试验系统设计[J];山西水利;2011年02期 |
17 |
李仁年;王秋红;;固液两相流对螺旋离心泵流场影响的数值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8 |
陆斌斌;刘厚林;谈明高;刘琨;;双流道泵内非定常固液两相流的数值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9年05期 |
19 |
傅振英,田树义,赵永瑞,田爱民;大粒度两相流煤水泵水力设计[J];流体机械;1994年08期 |
20 |
彭维明,陈家远,程良骏,余波,曾庆川;水力机械固液两相流设计方法探讨[J];农业工程学报;199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