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学习时间分配的词对位置效应及其与议程的关系

黄杰  
【摘要】:学习时间分配是反映学习者调节和控制学习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当前元记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由于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和不可逆转性,如何分配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有关学习时间分配的决策,将直接影响个体的学习效率和最终成绩。对学习时间分配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指导价值。 当前,国内外对学习时间分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因素以说明其内在机制。本研究通过实验方法旨在揭示词对位置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即学习时间分配的词对位置效应。并进一步探查学习时间分配的词对位置效应与基于议程调节模型的关系,以丰富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制研究结果,为开展学习时间分配的干预与指导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基于Metcalf的研究范式,设计三个实验来分别探讨被试在不同时间限制和不同学习目标条件下词对位置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整个研究运用实验法,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主要有项目难度、学习目标和词对位置,因变量主要有回忆成绩和学习时间分配。 本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果: (1)无时限条件下,优先项目选择和学习进程存在词对位置效应,在易-中-难词对位置下,学习者优先学习容易项目,其次为中等难度项目,最后为困难项目;在中-难-易词对位置下,学习者优先学习中等难度项目,其次为困难项目,最后为容易项目;在难-易-中词对位置下,学习者优先学习困难项目,其次为容易项目,最后为中等难度项目。而自定步调学习时间不存在词对位置效应。 (2)有时限条件下,优先项目选择、学习进程和自定步调学习时间均不存在词对位置效应。三种词对位置词对位置下,被试均优先学习容易项目,再学习中等难度项目,最后学习困难项目。 (3)高学习目标条件下,优先项目选择和学习进程存在词对位置效应,在易-中-难词对位置下,学习者优先学习容易项目,其次为中等难度项目,最后为困难项目;在中-难-易词对位置下,学习者优先学习中等难度项目,其次为困难项目,最后为容易项目;在难-易-中词对位置下,学习者优先学习困难项目,其次为容易项目,最后为中等难度项目。低学习目标下,优先项目选择、学习进程和自定步调学习时间均不存在的词对位置效应。 本研究发现,差异缩小模型和最近学习区模型在解释学习时间分配的内在机制方面均存在一定局限,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分配除了受项目难度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词对位置的影响。基于议程的调节模型将词对位置效应纳入模型的整体框架中更适合解释本研究的结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国建;略论学习过程中激情机制的创设[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S1期
2 朱肖川;以学习过程为中心,探索远程教学的系统结构[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3期
3 胡燕玲;教材建设应注重学习过程[J];科学课;2004年11期
4 眼镜阿姨;;玩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J];中国校园文学;2006年22期
5 王微微;坦然面对期待的目光[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04年09期
6 马晓梅;化学新旧学习过程类比[J];安徽教育;2005年04期
7 杨新淑;梳理·回忆·互测——浅谈学习过程中的复习[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06期
8 梁世民;学生学习过程的发现性质初探[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南学天;;谈学习[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言根;对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1年03期
11 张连和,张丽娴;学习过程的动态分析[J];教育科学;1990年04期
12 陈贵宏;把学习过程还给学生[J];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02期
13 奚秀云;;以美术学习过程为载体加强形成性评价[J];教育科研论坛;2005年11期
14 朱宝宸;学习过程的阶梯型规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6期
15 王爱勤;浅议参与意识与学习过程的关系[J];内蒙古教育;1994年08期
16 严奕峰;;体验学习圈:体验与学习发生的过程机制[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4期
17 钟祖荣;学习卡片[J];中小学管理;1995年10期
18 王小波;青出于蓝[J];今日中学生;2003年29期
19 全铭;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0期
20 ;数学问答[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凯敏;韩关德;;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疲劳现象分析与疏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秦启康;奚仲廉;;“开潜教育”的心理学研究[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路海东;;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述评[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陈绍清;;复习课中深入学生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结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 韦中超;王发强;梁瑞生;;双语教学中两种语言时间分配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杨丽霞;;重视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7 陈春兰;;自主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李权康;陈义明;;“活性评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方川;;自组织系统中“学习思维”品质的特征与培养[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水琴;吴晓敏;;小学语文课堂三个“不等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娟;促进教师观察了解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坤;在线核学习建模算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杜伟宇;复杂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覃姜维;迁移学习方法研究及其在跨领域数据分类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德品;基于迁移学习的跨领域排序学习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刘艳;期望价值、学习目地和学习行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8 王广斌;基于流形学习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吕佳;基于局部学习的半监督分类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吴本连;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杰;学习时间分配的词对位置效应及其与议程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彩姣;论学习的实践属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奚莹;欧洲先前学习认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刘自红;基于知识管理的高阶学习过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朝霞;图形组织器促进学习维度和理性思维发展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佳禾;由基于任务的学习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变革[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晨;中小学生学习状态及动力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娜;网络课程中学习过程评价的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肖文琴;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学习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广珍;学习方式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佳 编译;21世纪的学习什么样[N];中国教师报;2011年
2 剑河民族中学 刘明;刍议性格与学习的关系[N];贵州民族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茂 编译;学习也有新智慧[N];中国教师报;2010年
4 山东省临沭县白旄中学 张秀伟;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习惯[N];学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靳晓燕;哦,学习是能倒着来的[N];光明日报;2011年
6 李林 余承武;努力把基层学习抓实抓深[N];战士报;2011年
7 通讯员 黄慧文;吉隆全体党员开展“比学促学”活动[N];日喀则报;2008年
8 冀灵渊 朔城区四中;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N];朔州日报;2010年
9 民乐县逸夫小学 宋晓华;用爱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N];张掖日报;2005年
10 河北省邯郸县第6中学 王建彬;学习着,并快乐着[N];学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