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

杨玲  
【摘要】: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民众关注的核心,高等教育活动本身变得愈发重要,学者对高等教育的学术关注度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队伍日益壮大,高等教育学渐变成一门生机勃勃、日趋成熟的学科。高等教育处于整个教育层次的上位,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责任,其作用不言而喻。而博士处于研究生的上端,是国家精心培育的高层次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培养成果,同时还是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表现载体之一。它具有一定的学术性,不仅能够反映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科学研究能力、学术水平和科研学习态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学科的发展水平。 本文主要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简述本研究的缘起、文献述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研究设计;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探讨研究主题的现状、特点和问题;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探讨研究方法的现状、特点和问题;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论,主要探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特点,以及所得启示。 厦门大学是我国第一个成立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点的学校。本文以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1986-2010年143篇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研究主题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其学文论文研究主题特点是:研究主题同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和实践紧密联系;研究主题与国外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变化不同;研究主题在不断变化过程中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部分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国家委托的科研项目;研究主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重视高等教育理念研究;研究范围广。问题是忽视了对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研究。研究方法特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多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相统一;研究方法有新变化发生;研究方法的规范性日益增强。问题是个别研究方法的科学严谨性有待商榷;部分论文研究方法运用不规范。造成问题原因: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学学科本身缺乏独立的研究方法体系,借用教育学研究方法和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是作者本人研究习惯,重研究内容轻研究方法,对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认识如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导致其使用的不恰当。总体特征:研究日益规范,学术严谨,成绩斐然;研究视野开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相统一。本文力求如实反映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现状,了解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科研态度及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水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奎明;站在理论前沿,促进学科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孙炘,高虹 ,刘颖 ,赵伟 ,陈皓明;谈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方式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7期
3 王在华;;获奖感言[J];中国研究生;2005年02期
4 胡振敏;美国高等教育专业学博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1994年02期
5 胡振敏;美国高等教育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探索;1997年01期
6 ;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题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任向勤;;我希望做一个幸福快乐的入——访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林云锋[J];中国研究生;2009年02期
8 周应恒,耿献辉;预答辩制度在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3期
9 ;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J];中国研究生;2005年03期
10 何明娥,刘运成,关勋强;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测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1 丁雪梅;明确要求 切实加强博士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的管理[J];中国地质教育;1998年04期
12 柳百新;博士学位论文要以学术论文作牵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09期
13 刘凤朝;;撰写文科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12期
14 胡玲琳;刁承湘;顾云深;;构建合理的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标准[J];中国研究生;2006年04期
15 ;电气学院张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16 魏娴;李玲;陈德军;;超越自我,止于至善——访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钟文琪[J];中国研究生;2010年04期
17 于立;博士学位论文创作中的十诫[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18 刘国铮;;我热爱 我享受 我满足——访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戚学民[J];中国研究生;2007年07期
19 宋伟;;自由的逐梦者[J];中国研究生;2008年08期
20 杨秀;陈琳;袁梦倩;;真诚为学,超越自我——访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者圣凯[J];中国研究生;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克平;;国内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方面出版物简介(续Ⅴ)[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Ⅵ—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关于推荐2009年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通知[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关于推荐2009年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通知[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刘冰;;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引文分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陈俊钦;;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金武刚;;博士生人文精神群体性缺失与学术制度修正——基于博士学位论文“致谢”的内容分析[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7 刘献君;;21世纪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走向[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浅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职业教育[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9 殷屈娟;;试论现代传媒对高等教育的冲击[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文利;;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研究:回顾与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晓梅;转型时期中国社团功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高博;省域“文化馆”建筑计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邱秧琼;基于知识体的资历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胥秋;大学学科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罗敏;基于资源配置的研究生招生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庆东;中国学位授权体系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吴剑卿;新型高效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肺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8 王守林;人致癌物代谢酶及其自然变异体的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9 靳志和;考虑板厚效应或材料损伤的裂纹尖端场[D];清华大学;1988年
10 梁艳;桥梁造型质量评价[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艳;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专业认同度调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张姝;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婷;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时高;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吴弘萍;医学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产出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7 高瑞;2001-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苁蓉;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献计量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宋迎;评析中国十年跨文化交际博士论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徐汉成;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研究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红 记者 胥茜;论文无创新 一票能否决[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王握文周珞晶 吴丹;1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启示[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欧阳春艳;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揭晓[N];长江日报;2005年
4 本报特约通讯员  汤宏;播撒创新的种子[N];解放军报;2006年
5 学位办;研究生院奖励优秀博士学位论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6 徐宜军;哈工大博士学位论文实行匿名评议制度[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周玲玲;2007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王曼;充分利用院图书馆特色文献信息资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记者 王坤宁;国图馆藏博士学位论文陆续结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李大庆;中科院为今年留院博士启动研究工作[N];科技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