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击灵魂的乐音: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版本对比与研究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生于1873年,瘁于1943年,享年70岁。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4首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24首钢琴前奏曲》、《音画练习曲》,还有歌剧、管弦乐、交响曲及为数不少的声乐曲改编的钢琴曲。其中,《24首钢琴前奏曲》中包含了其成熟时期的创作风格及多样的曲式风格,并且具备了较难的技术技巧,是较为重要的一部作品,在拉赫的众多作品中也堪称精品。
许多钢琴演奏名家对拉赫的这套前奏曲作品集爱不释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音响资料。这些音响资料中也包括了拉赫本人的演奏版本,他也曾跟随名师进行过多年钢琴演奏研习,在钢琴演奏方面具备了极高的艺术造诣,所以拉赫的这个录音版本显得尤为珍贵,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范例。
本文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的《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为乐谱谱例,对著名演奏大师Sergei Tsesarevitch Rachmaninoff(拉赫玛尼诺夫)、Vladimir Ashkenazy(阿什肯纳齐)、Howard Shelley (谢利)、Alexis Rosenberg(威森伯格)、Dame Moura Lympany(穆拉)的五个音响版本进行研究对比。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分为选题缘由、可行性研究、国内外研究综述三大块;第二部分对一些相关资料进行介绍,包括拉赫玛尼诺夫在内的五位钢琴演奏家、五个音响版本资料的介绍;第三部分对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五个音响版本进行宏观分析研究,包括整体情绪风格与乐曲结构。第四部分对拉赫玛尼诺夫(24首钢琴前奏曲》五个音响版本进行微观对比研究,包括分句、旋律线、踏板、速度、力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第五部分则就以二、三部分为参照对五位演奏家的演奏特点进行进一步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