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研究
【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党极端重要的铸魂工程,它决定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高校是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担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任。新媒体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筑牢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政治需要,是维护高校网络空间和谐的安全需要,也是高校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职责需要。尽管高校都普遍顺应新媒体的时代潮流,越来越重视并创新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但是在新媒体日趋明显的“双刃剑”效应的影响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也日益暴露出对工作的理念、内容、队伍、阵地、制度等环节认知、研究和落实不力的问题。因此,研究高校如何主动占据网络阵地,在党的领导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亦旨在这样的“问题意识”下,着眼于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厘清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努力探索在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实践路径。网络意识形态具有内容多样化、载体现代化、环境虚实结合、价值选择具有一定差异性等特征,并显示出强大的政权强化、教化约束、价值引领、力量整合等功能。高校要明晰其特征、重视其功能,坚持党的主导权来增强阵地意识、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来培育文明向善的网络文化,加强宣教形式和网络空间的管理来夯实阵地管理,建立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来增强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新媒体时代,高校在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接受媒介融合趋势给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开辟新空间、拓宽新平台、提升主体性、实现社会化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理念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欠缺,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育性失衡,队伍的专业性和协同性不足,阵地的管控力和引领力薄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客观影响、改革深化期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网络言论自由化下规范高校师生言行的制度落实的缺失以及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主体角色的弱化。面对诸多问题,高校在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时,要注意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线上与线下相联动、开放与管控相协调、主导与多元相统一、创新与固本相并重等四个原则。在具体的工作对策方面,本人认为要进行以下探索和尝试:第一,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理念,实现理念转型;第二,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网络道德和法治教育以及媒介素养教育,增强教育的教化功能;第三,重视思政课教师和网络辅导员、网络技术人才以及网络宣传人员的队伍建设,增强工作队伍的凝聚力;第四,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提升阵地管控力;第五,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落实制度保障。以此来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推进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净化高校网络空间环境,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