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五”时期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研究
【摘要】: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研究是区域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主要采用量化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差异问题,具体分析我国目前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现状,讨论典型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特点。
本研究基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协调发展观、教育全面发展观理论,在我国现有教育发展指标及指标体系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通过该指标体系,测算“十五”期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发展水平,包括各省基础教育得分、中等职业教育得分、高等教育得分和教育总得分,考察我国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现状,并以陕西和浙江为案例,进一步认识我国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特征,揭示我国各省份间教育发展水平差异的变化过程与趋势,为“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研究结论表明:(1) 教育总得分呈逐年递增趋势,全国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不断提高;(2) 2000~2004年教育总得分的差异呈缩小趋势,各类教育变化趋势不同。其中,基础教育得分的绝对差异呈不断扩大趋势;中等职业教育得分的绝对差异仍呈现扩大趋势;高等教育得分的绝对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3) 研究具体分析了“陕西现象”和“浙江现象”。经济相对滞后的陕西省,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与落后的基础教育并存;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省,高等教育相对落后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不协调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