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同部件冷贮备可修复系统解的渐近稳定性
【摘要】:
本篇硕士论文我们研究了两相同部件冷贮备可修复系统解的渐近稳定性。
在第一章,我们简要回顾了可修复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简单介绍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在第二章,我们介绍了运用增补变量和概率论方法建立的两相同部件冷贮备可修复系统的微分-积分形式数学模型,并结合Volterra积分方程理论,证明了系统解的存在惟一性。
在第三章,我们根据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物理背景定义Banach空间,并在所定义的Banach空间中,适当定义系统算子,证明其生成的C_0半群是拟紧的;然后得出了系统算子谱点均位于复平面的左半平面,且在虚抽上除0外无谱的重要结论,从而得出了系统解的渐近稳定性。
在第四章,我们讨论作为系统可靠性重要指标之一的系统稳态可用度可以通过规范化系统的稳态解直接得到。
|
|
|
|
1 |
胡华平,汪浩;FMS的生产率可用度[J];系统工程;1994年05期 |
2 |
阳秀玲,刘瑞元;多部件组成的设备的可用度[J];青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
3 |
金星,洪延姬,文明,李俊美;服从任意分布的部件可用度快速计算方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2年05期 |
4 |
黄龙呈;洪延姬;金星;熊龙飞;许春明;;可修复部件可用度计算的积分方程方法[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年05期 |
5 |
段海玲;刘瑞元;;K/n系统在(n,r,r)维修策略下的可用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6 |
阳秀玲;刘瑞元;;修如新模型下设备的可用度[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03期 |
7 |
高崎,贾希胜;以可用度为目标的功能检测模型[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8 |
朱川曲,王卫军;综采工作面人-机-环境系统可靠性[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4期 |
9 |
涂一新,韩建中,龙红五;用马尔柯夫过程方法提高车载测图仪的可用度[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0 |
宋月,刘三阳,冯海林;连续k-out-of-m:G系统可用度的估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8期 |
11 |
杨军,于丹;修如旧模型中储存系统备件量的计算及其置信区间[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04期 |
12 |
胥秀珍,朱翼隽;空竭服务多级适应性休假Geom~X/G(Geom/G)/1可修排队系统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5年01期 |
13 |
吕燕;马尔科夫(Markov)过程在可修复系统可用度预计中的应用[J];质量与可靠性;2005年02期 |
14 |
张帼奋;武洪萍;;出现保障延误时间的可修系统稳态可用度的评定[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3期 |
15 |
史进渊;;机电产品可用度的增长模型[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3年02期 |
16 |
孙祝岭;系统可用度的验证试验方案[J];质量与可靠性;1996年02期 |
17 |
廖铭声;可靠性数学模型[J];机电设备;1999年01期 |
18 |
张帼奋,姜红燕;非参数可修系统可用度的评定[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4期 |
19 |
史进渊;;机械产品广义可靠性的验证试验方案[J];机械设计与制造;1991年05期 |
20 |
朱川曲,缪协兴,罗善明;高产高效矿井采运系统可靠性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