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PMT的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郭悦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自体内瘘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从湖州市某三级医院纳入自愿参与研究的82例使用自体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血透患者自体内瘘建立时间,应用Excel软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三个月,干预前后分别用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自体内瘘相关指标对其进行效果评价。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婚姻、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等,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病、肾移植、内瘘使用时间等,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两组自体内瘘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症状识别、症状管理、症状预防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干预组自体内瘘自我管理总分(71.10±2.79)及各维度症状识别(39.69±2.53)、症状管理(17.64±0.81)、症状预防(13.77±0.68)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自体内瘘自我管理总分差值(7.92±3.34)及各维度症状识别、症状管理、症状预防得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值(3.10±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效能得分(7.14±0.50)高于对照组得分(6.8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自我效能得分差值(0.77±0.56)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值(0.54±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干预组自体内瘘穿刺部位血肿、渗血、硬结以及透析低血压、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能力;2.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血透患者自我效能水平;3.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降低内瘘穿刺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透析并发症发生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意大利亚赛利纸业收购PMT公司[J];中华纸业;2020年19期
2 余志英;江笑琴;谯莎莎;;基于PMT的健康教育结合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年11期
3 张文超,王宇松,卢可义;光电倍增管(PMT)的有源偏置电路[J];生命科学仪器;2005年01期
4 林楠;;基于PMT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年33期
5 李秋菊;王铮;常劲帆;王佩良;贺翔;聂晶;;大亚湾中微子实验PMT触发判选电路的初步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6年06期
6 周华;刘立;吴洁如;;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0年06期
7 陈春香;黄雪芳;梁连卿;;血液透析时的护患沟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年07期
8 李蕾;吴新萍;刘林昊;;中药治疗血透患者便秘的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7年06期
9 李艳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研究——基于代理财富审查(PMT)的方法[J];经济问题;2013年02期
10 秦岩 ,李学旺 ,黄席珍;维持血透患者合并睡眠紊乱疾患情况调查[J];华中医学杂志;1998年06期
11 李伟;马浩歌;张庆辉;焦素敏;;基于FPGA的PMT弱信号检测控制系统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2 张川波;鄢志宏;;老年血透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3 徐琴;;浅谈经动静脉内瘘血透患者的健康教育[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年12期
14 盛伟;;老年血透患者并发低血压后护理干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26期
15 孙友文,陈友辉;中心静脉压及血浆胶体渗透压联合监测评估血透患者容量状态的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6 王胜辉;谢志新;刘鹏;詹振宇;;基于日盲PMT的绝缘子表面放电光信号检测系统[J];电测与仪表;2016年04期
17 周巧玲,邓柯,池田彻;老年血透患者生活质量有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年08期
18 季雯;;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血透患者家庭照顾者护理能力的影响[J];江苏预防医学;201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铮;王佩良;贺翔;李秋菊;常劲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PMT触发判选电路的初步设计[A];第十二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秋菊;王铮;严雄波;常劲帆;魏微;陆卫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PMT电荷与时间测量方案设计[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李秋菊;王铮;严雄波;常劲帆;魏微;陆卫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PMT电荷与时间测量方案设计[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1)[C];2008年
4 郭洪生;张德;杨高照;;门控光电倍增管(PMT)在α测量中的应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5 杨琼;;强化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护理的影响[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8年
6 何丽君;;血液透析中顽固性高血压的处理[A];全国第四届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平;郭华;;老年血透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法东;包国豪;王国柳;缪初升;陈建胜;;口服阿法骨化醇冲击治疗高龄血透患者继发性甲旁亢的疗效观察[A];2012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孟祥磊;李素波;;血液透析并发精神异常67例临床分析[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孟祥磊;李素波;;血液透析并发精神异常67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1 李琪;闵亚丽;晏晓英;陈松;;绳梯穿刺的发展及对血透患者的影响[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7年
12 陈正芳;;慢性血透患者的血压与心血管并发症风险[A];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C];2020年
13 骆瑾瑜;;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血透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A];2014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4 骆瑾瑜;;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血透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A];2014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青年医师论坛暨内科常见病规范化诊疗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4年
15 李洪艳;杨桂娥;商燕霞;王春芳;郭文英;孙晓红;;老年血透患者非言语行为的观察与护理[A];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6 黄洪锋;陈江华;蒋华;李恒;章维;张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在尿毒症血透患者中的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7 尤小寒;张周沧;汪延辉;刘毅;徐玉兰;;血透患者并发椎旁结核误诊1例分析[A];2014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18 阮启荣;;浅谈血透患者透析中突发心绞痛的防治体会[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9 梅长林;张彤;;要重视预防血透患者的突然死亡[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20 张东雷;;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A];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健康产业成果展示洽谈会学术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文奇;大亚湾中微子实验PMT读出电子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刘建峰;基于成形寻峰技术的大动态范围PMT读出ASIC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吴冀宁;胸部生物电阻抗法在血液透析患者血流动力参数监测中的应用及意义[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4 安子韩;血液透析用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5 柯应水;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血透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其诊断模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20年
6 邱模炎;调理脾胃灸法改善尿毒症血透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悦;基于PMT的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D];湖州师范学院;2021年
2 马吉宁;基于阵列PMT光子测量的时间刻度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8年
3 张军虎;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及其PMT毒素免疫原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侯艳玲;天仙子氮甲基腐胺转移酶(PMT)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西南大学;2016年
5 陈燕婷;Roy适应模式视角下老年血透患者的适应性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6 杨扬;应用自我管理对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质量影响初探[D];武汉轻工大学;2018年
7 赵文琪;基于PRT和PMT理论的行为定向广告回避形成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8 王青;基于TAM和PMT整合模型的电动汽车购买意向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金蕾;血透患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10 罗丽敏;基于循证构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合并动脉瘤的管理方案及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20年
11 王莉;TPB与PMT组合视角下的移动健康服务用户行为意愿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6年
12 俞兵;PMT距离选通变益探测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13 王曼丽;基于PMT的初中女生家长对HPV疫苗认知水平及接种决策意向研究[D];蚌埠医学院;2020年
14 陈傲然;PMT蛋白家族基因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作用机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15 邹波涛;不同方法治疗血透患者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肾性贫血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9年
16 王美芬;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南京农业大学;2018年
17 梁静静;SiPM位置灵敏探测器和日盲紫外PMT的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18 徐晓冰;光电倍增管(PMT)阴极均匀性对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系统(PET)的性能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19 孟令存;PMT内爆冲击波特性及防护装置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20年
20 冉恩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透析室 彭飞 特约记者 孙建国 整理;血透患者居家注意事项[N];健康报;2021年
2 曹牡华 胡之军 本报记者 刘维阳 夏想花;维护血透患者“生命线”[N];九江日报;2018年
3 本报武汉一线报道组 报道组成员 本报记者 蔡闯 晋浩天 章正 李盛明 张锐 王斯敏 安胜蓝 刘坤 张勇 陈怡 卢璐 姜奕名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季春红 蔡琳;坚守696个小时,为血透患者带来生的希望[N];光明日报;2020年
4 本报记者 沈汝发 邱冰清;69名血透患者感染丙肝警示了什么?[N];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
5 长江日报记者 伍伟 通讯员 江泓颖 陈舒;他们是血透患者的生命之舟[N];长江日报;2020年
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佘康;血透患者动脉瘤 别等“爆炸”才去看[N];健康报;2016年
7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 张宪生 尹杰;用新技术 维护血透患者的“生命线”[N];健康报;2017年
8 记者 徐雅金;江西为卫生院免费血透患者系上“安全带”[N];健康报;2012年
9 余志平;血透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提高生存率[N];中国医药报;2007年
10 记者  陈程;医保血透患者实行定点管理[N];哈尔滨日报;2006年
11 记者 贾立君;内蒙古11名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丙肝[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脏内科血液净化中心主任 高民 整理 王倩 程守勤;另辟蹊径 血液透析再次“有路可走”了[N];健康报;2020年
13 姬薇;中医药围血液透析产业发展委员会成立[N];工人日报;2018年
14 本报记者 张思玮;血液透析有望走近寻常百姓[N];中国科学报;2014年
15 本报记者 吴雪琴 通讯员 连雪娥 庄碰霞;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指导[N];中国食品报;2021年
16 阆中市人民医院 李跃昌;血液透析——延伸“生命通路”[N];医师报;2021年
17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教授 汤日宁 医学博士 李作林;血液透析需做哪些准备[N];家庭医生报;2019年
18 阆中市人民医院 杨全;血液透析的这些知识你了解吗[N];大众健康报;2020年
19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患者血液透析不再“闹心”[N];江门日报;2018年
20 本报记者 张斌;深耕血液透析市场 三鑫医疗业绩拐点将现[N];证券日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