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MT的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自体内瘘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从湖州市某三级医院纳入自愿参与研究的82例使用自体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血透患者自体内瘘建立时间,应用Excel软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三个月,干预前后分别用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自体内瘘相关指标对其进行效果评价。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婚姻、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等,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病、肾移植、内瘘使用时间等,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两组自体内瘘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症状识别、症状管理、症状预防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干预组自体内瘘自我管理总分(71.10±2.79)及各维度症状识别(39.69±2.53)、症状管理(17.64±0.81)、症状预防(13.77±0.68)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自体内瘘自我管理总分差值(7.92±3.34)及各维度症状识别、症状管理、症状预防得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值(3.10±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效能得分(7.14±0.50)高于对照组得分(6.8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自我效能得分差值(0.77±0.56)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值(0.54±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干预组自体内瘘穿刺部位血肿、渗血、硬结以及透析低血压、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能力;2.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血透患者自我效能水平;3.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降低内瘘穿刺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透析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