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民俗变迁的影响
【摘要】:开展民俗旅游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为民俗风情,无论是历史性的,还是现在性的;二在民俗研究,既指民俗事象的抽象层面,也涵盖民俗生活的具体方向。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族群众多,造就了浩瀚的民俗,基于其上的民俗研究也创造了丰硕的成果。民俗学人以科学指导民俗变迁及应用,成就了民俗旅游今日的繁盛。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作为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现代商业模式。民俗旅游的开展必然使旅游开发地,即旅游目的地的民俗被发现、整理、转化和交换。伴随此一过程,旅游目的地民俗主体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进而在口头和行为模式上出现微妙的变化。此之外,民俗旅游的开展还在环境、经济等层面对旅游目的地形成影响。
论文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民俗主体的反应而作出的理论探求。不变的空间坐落,流逝的时间岁月,民俗主体怎样与时俱进地调适以应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在民俗文化,即文化性的符号及其转化上展示其适应当下旅游需要的变迁;从民俗生活,即民俗主体传承并享用的生活世界来展演其面对目下旅游发展的变迁。选取相对比较边缘的民俗旅游村落进行的案例考察,籍以反映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民俗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